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媒稱北約將強化軍力應對俄羅斯 後者或強硬對抗

美媒稱北約將強化軍力應對俄羅斯 後者或強硬對抗

原標題:美媒稱北約將強化軍力應對俄羅斯 後者或強硬對抗


  參考消息網11月7日報道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0月25日報道稱,俄羅斯資深議員譴責了最近北約謀求擴大其軍事基礎設施的報道,他威脅說俄羅斯將採取相應對策。


俄羅斯議會下院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尤里·什維特金對北約的行動作出回應,報道稱,北約考慮整頓其組織結構,加入2個新的司令部,旨在加強它在歐洲的機動能力,並增強它在北極的兵力。俄羅斯也在更多地著眼於北極地區。什維特金鼓吹俄羅斯的軍力強大,並表示俄羅斯將以新的部署保衛其西部邊境。


據俄羅斯新聞社稱,什維特金說:「所有人都知道,俄羅斯沒有侵略任何國家。俄羅斯擁有全球最強大的軍隊,但我們不會在西方或任何其他方向創建任何另外的派系。」


他還說:「如果真是這樣,我們的反應肯定是在西部地區加強我們的軍力。」

報道稱,北約官員說,這兩個新的司令部是為了應對俄羅斯日益增強的軍事實力而計劃成立的,以為北約成員國提供更大程度的保護傘,美國《華爾街日報》率先報道了這一消息。自俄羅斯在2014年3月吞併前烏克蘭領土克里米亞以來,北約一直在謀求增強實力。去年,它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波蘭部署作戰力量。


外媒稱,俄羅斯將此舉以及美國在歐洲大規模部署導彈防禦系統,視為西方打算包圍並破壞俄羅斯的防禦系統的行動。俄羅斯加強了它在加里寧格勒的力量,在那裡部署了「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並正在對其武裝部隊進行現代化改革。北約和俄羅斯幾乎不停地在各自境內進行各種軍事演習。


在全球軍事實力方面,俄羅斯通常被認為僅次於美國位居第二,但是俄羅斯武裝部隊的重大改革和革新,使得美軍對一旦爆發衝突時其戰備狀態感到十分擔憂。這種不安因美國與俄羅斯動蕩的關係而進一步加劇。儘管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此前他被預計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親密盟友。


報道稱,德國《明鏡》周刊泄露的一份北約秘密報告也表達了這種擔憂。回溯到6月的這一機密文件詳述了北約組織的焦慮,以及它應對俄羅斯可能的攻擊的能力。報告說,自冷戰結束以來,北約的軍事實力一直在萎縮。報告的作者甚至對在爆發大規模衝突時快速反應部隊能否作出充分的反應缺乏信心。


儘管從人數上、武器數量上以及開支上,北約都很容易勝過俄羅斯,但報告還說,北約指揮體系的現有組織結構「充其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適用於其目的,雖然這尚未經過檢驗,如果面對『北約層面的野心』,將會迅速落敗」。「北約層面的野心」據稱指的是與俄羅斯全面開戰。

圖中可見俄軍的登陸艦,兩棲輪式步兵戰車,登陸艇和武裝直升機在兩棲作戰訓練時進行戰術協同。

在俄軍的兩棲登陸作戰演習想定中,俄軍首先使用隸屬於艦隊航空兵的蘇-24戰鬥轟炸機對假想敵防禦的岸灘及縱深防禦設施進行火力打擊。圖為執行火力打擊任務的蘇-24戰鬥轟炸機。

在固定翼飛機完成空中打擊任務後,隨伴登陸艦隊的米-24武裝直升機對假想敵岸灘陣地進行火力壓制,並且將海軍特種部隊機降至灘頭以協同登陸兵的作戰。

圖為俄軍米-24武裝直升機正在執行對地火力壓制和掩護任務。

在俄軍兩棲作戰演習中扮演假想敵角色的是由1個摩托化步兵營配屬1個坦克連,1個自行火炮連和1個防空連組成的混成單位固守海岸防禦陣地。

在完成對假想敵陣地的火力準備後,俄軍登陸部隊在瀕臨海岸的淺近水域駛出坦克登陸艦,向岸灘陣地發起衝擊。

圖為抵達岸灘的俄軍BTR-82輪式步兵戰車群向假想敵縱深地域挺進。

圖為俄軍水陸兩棲車運載登陸兵上岸。

在俄軍登陸部隊爭奪灘頭陣地時,1架卡-27直升機運載俄海軍陸戰隊工兵分隊抵達岸灘地區以協作登陸部隊清除障礙物。

圖為俄軍工兵分隊在灘頭機降。

圖為1輛俄軍輪式保障車車正在執行保障任務。

圖為俄軍登陸兵徒步穿越障礙。

圖為1輛俄軍T-72坦克在快速敷設的岸灘陣地上向假想敵射擊。

俄國防部官網稱,此次演習成功的完成了對假想敵預設沿海防禦陣地進行立體兩棲登陸作戰的任務。而在臨近北約國家的加里寧格勒地區舉行此類的俄軍,則意在以此顯示俄羅斯的攻擊和威懾能力。


(2017-08-16 08:47:12)

圖為參演的美軍「斯特賴克」輪式步兵戰車。(新華社 塔穆娜 攝)

圖為參演的美軍M1A2主戰坦克和喬治亞陸軍BMP-2步戰車。(新華社 塔穆娜 攝)

(2017-08-10 09:07: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36小時內就會被消滅!北約對抵禦俄羅斯進攻沒信心
普京就十月革命100周年表態:強調對待歷史應客觀尊重
中國新型太空無人機意義非凡!美媒:美國拿什麼來抗衡?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