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赴日投資觀察:除了製造業,生活服務、ICT、技術應用也值得投

赴日投資觀察:除了製造業,生活服務、ICT、技術應用也值得投

日本作為成熟的巨大市場,在綜合成本,商業環境,品牌戰略等方面吸引著外國企業,而政府採取的改善投資環境的舉措也加速了這一進程。日本目前作為投資地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的關注,國內共享經濟和直播、遊戲等大娛樂領域也頻頻布局,那麼日本還有哪些投資機會?在投資日本時,哪些細節方面要特別注意?


海外投資有所降溫,「出海」剛需得到鼓勵

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自從2003年以來連續增長13年,2015年對外直接投資流出量達到約1,457億美元(同比增加18.3%),首次超過同年吸引外資金額,並首次成為資本凈輸出國,2016年更是達到約1,701億美元(同比增加44.1%)。

隨著2016年11月以來,中國政府強化海外併購等各項措施的陸續出台,電影等娛樂業、體育設施、房地產等領域的對外投資迅速降溫。2017年8月18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引導和規範境外投資方向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境外投資的鼓勵、限制、禁止三個類別,其中房地產、娛樂體育設施等投資項目列入限制類別;而「與境外高新技術和先進位造業企業的投資合作」及「在境外設立研發中心」等實業項目,被提升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國際產能合作、推動相關產業提質升級的高度。

這可以看做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與國外企業合作,力圖實現技術升級,與國內產生協同效應的、有「出海」剛需的企業,有望得到中國政府的鼓勵。紙尿褲創新企業「爸爸的選擇」的出海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公司於2017年5月份向外管局提交購匯申請,僅僅過了2個月,7月初就獲得了批准。2017年8月份,該公司在日本神戶註冊成立了研發中心,正式入駐位於日本神戶原寶潔大廈,註冊資本5000萬日元(約300萬元人民幣)。

日本作為投資地受到關注

據《中國對外投資合作發展報告2016》,流向中國香港、荷蘭、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百慕大群島的投資共計 1164.4 億美元,佔2015年流量總額的79.9%,而日本的佔比不到1%,但近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把投資的目光轉向了日本。

日本銀行等的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在日本的投資排名近幾年持續上升,2016年達到第14位。各類商務考察團絡繹不絕,希望在日本設立公司,或者在日本尋找合作夥伴,尋找合作項目等五花八門的需求,源源不斷地傳到日本的投資和貿易的促進機構、行業團體等機構。從事商學、遊學的中國公司,特別是接待企業高端考察團的公司,忙的不亦樂乎。

人們不免好奇,為什麼日本作為投資地,受到關注?據日本官方促進和協助赴日投資的機構——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的網站,日本作為投資地的魅力有5點。

Reason1: An Ever-growing Economy   取得進一步增長的日本

Reason2: A Sophisticated Market    成熟的巨大市場

Reason3: An Innovation Hub     創新中樞

Reason4: Business-Friendly Infrastructure  優異的商業基礎設施

Reason5: A Comfortable Living     快樂安全宜居的社會

那麼,事實到底怎麼樣呢?

日本經濟,經歷了長期的低迷,但從2012年12月以來,日本經濟總體來說保持了較高水準的增長。股市、企業的信心指數、就業率等等都有所改善。根據2016年4月OECD發布的《FDI Figures》,日本是排名靠前的12個國家當中,投資回報率綜合排名第三,服務業投資回報率最好的市場。

與此同時,日本作為成熟的巨大市場,吸引了很多有實力的外國企業。根據《JETRO對日投資報告2016》,超過40%的受訪外國企業家對日本的投資環境的改善給予了肯定,接近80%的受訪外國企業表示將會追加投資。

據一家北京中關村的科技企業領導透露,他們前幾年設立日本公司是基於以下理由:

公司運營和人員工資等綜合成本與國內相比不相上下,特別是高級人才的用人成本低於中國;

能夠近距離向原有客戶提供快速響應的服務;

能在第一時間接觸日本最新的科技信息,與更多的配套廠家進行接觸;

有利於作為一家日本公司,拓展日本和第三方國家的更多客戶。

而另外一家已經設立日本公司的中國企業領導則表示,日本企業的契約精神比較好。在日本設立公司後,基本上不用擔心拖欠貨款等問題,不用擔心各類檢查等,企業可以更加專註經營。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正在或已經採取的很多措施,包括放寬簽證條件,放寬包括農業、醫療、電力等領域在內的各類限制,各地政府提供各類優惠措施等積極的態度,可能也是吸引中國企業的一大原因。


悄然興起的共享經濟和直播出海

伴隨著摩拜單車(mobike)、ofo、小白單車等高調登陸日本,人們發現,我們身邊的共享經濟,竟然「出海」了。目前,多家共享單車公司各顯其能,試圖在日本這種停車限制多,停車空間有限,「最後一公里」的需求不那麼強烈的發達市場站穩腳跟。比如摩拜,在福岡和北海道頻頻接觸當地政府、各類超市等合作單位。ofo與軟銀開始了合作,小白單車則在幾個大學開始了試點。

與此同時,日本的民宿及眾多旅遊景點出現了這樣一家公司—Tourbike(途派)。他們通過Service to B to C 的模式,同旅遊業結合,與民宿、酒店、景點等共享收益來打開市場,為日本的共享經濟模式引發了更多想像空間。就在上周,中國移動出行平台「滴滴出行」與日本計程車龍頭企業「第一交通產業」合作,最快從2018年春季起以東京為起點,對訪日旅客提供叫車服務。

除此之外,有不少互聯網泛娛樂領域的企業,對日本投資非常感興趣,有的已經在日本布局,有的已經取得不俗的成績。比如,Stager Live這個主打音樂和遊戲內容的直播社交產品,從2016年進入日本,上線4個月達到日本App Store社交榜第四的成績,並長期保持在社交榜前十,一年內已覆蓋超過550萬日本用戶,目前是日本青少年群體中影響力較大的直播社交產品。

消息網站TechWave的總編增田真樹,曾經就摩拜單車進軍日本發表評論:「日本該怎麼做?日本的都市應緊跟世界潮流,讓自身升華到新的層次,和中國共享單車企業的合作,將成為是否能面向未來的試金石。」

這或許代表了一批認同中國企業走進日本的觀點,也應該理解為對中日合作共贏寄於的一種期望。


在日投資還有哪些機會?

在日華人的生活服務。2016年有600多萬中國人去日本旅遊,而這只是中國出境遊客總數的5%左右。隨著日本放寬簽證等手續,日本更多觀光資源的開發和宣傳,以及2020年東京奧運會相關的各類活動的開展,赴日旅遊人數會繼續增長,相關的航線、地接、旅館、wifi等服務,需求旺盛,這種針對遊客的生活類服務值得中國企業到日本布局。支付寶、滴滴、摩拜單車等積極進駐日本,就是從在日旅居的華人身上打市場的。

製造業方面。日本有豐富的研發人才和退休人才等資源,綜合成本跟中國不相上下,一些高端人才的成本甚至低於中國,配套廠家也多,服務也非常周到,可以加速製造業的研發以及商用化進程。因此吸引了華為、海爾、長城汽車等陸續在日本設立研發中心。而看重「Made in Japan」的品牌美譽度,以及日本研發實力的紙尿布、化妝品等廠家,也在積極尋找在日本布局的時機和方法,以便進行研究開發或OEM生產。

ICT領域。曾幾何時,中國公司陸續搶灘日本。比如,大連華信這家1996年成立的企業,早在1999年已在東京設立了日本公司,繼2015年在沖繩設立IT服務公司後,2016年10月又在京都設立了旨在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相關研發為主的日本公司。該公司在JETRO協助下,獲得了2016年度日本全球創新網點設立補助金,並享受了京都府、京都市的優惠措施。

產學研及技術的應用領域。中國企業相對於日本企業來說,特別是在各種技術的應用領域,「二次創新能力」比較豐富,憑藉這方面的優勢,在日本投資或開展合作,有一定的前景。

日本的產學研結合雖然很嚴密,在像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大阪大學等很多著名高校,各大實驗室有很多粗糙的新科技產品,但是由於日本沒有像美國那樣活躍的startup資本支撐或者成熟的孵化機制,讓這部分很有用的研究停留在研究室階段。

日本創投領域沒有國內這麼火熱,活躍的國內早期資本也沒有幾個,下圖是今年至今,鈦媒體Pro全球創投資料庫TMTBase收集的日本投融資情況。

投資日本的幾點建議

日本和中國屬於同一文化圈,但實際差異很大

中國和日本都屬於東亞國家,都使用漢字,認為日本和中國文化相近的人大有人在。但是,仔細觀察和思考會發現,日本和中國由於歷史、教育、自然和社會環境等的不同,雖然同樣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但差異很大。這一點,需要中國企業家充分認識到,而不要被誤導。

不要急於求成,欲速則不達

中國企業講究速度,決策快,敢想敢幹這些方面值得肯定。但同時,也應該尊重日本企業步步為營,比如,先調查論證,準備充足,再付諸實施等做法。日本的很多人工作認真負責,一板一眼,特別是他們在《報連相》(報告、聯絡、商量)這種上下級和同事之間的溝通方面,做的非常到位,值得中國企業學習和借鑒。如果過於著急,反而會招致反感,不利於事情的推進。

尊重規則,規範企業行為

有人說,中國的企業比較注重「先做起來,有問題再解決」的處事方式,而日本企業有極強的契約精神,更注重程序、規則。這種不允許試錯的制度雖然會影響一些突破常規的創新,甚至可能失去一些商業機會,但從長遠來看,日本企業的做法更加穩妥和長久。特別是日本企業非常注重合規方面,在日本,違規違法的成本非常高,甚至事關企業生死存亡。因此,中國企業應該借「出海」的機會,加強規則意識,規範企業的行為,或許這也會成為「走出去」的一大收穫。

注重細節

經常參加中日談判的企業家們都說,中國企業著裝很隨便,一般不帶企業介紹材料,也不帶紙和筆,很佩服他們的記憶力。而中國的企業家著裝比較隨便,這無可厚非。但是,一旦到日本去設立公司、成立分公司,接觸日本企業的合作夥伴們,建議中國企業領導能更加註重細節,多向日本企業學習細緻入微的精神和做法,一定會有利於改善國內企業的經營理念和企業行為。

重視展會

參加過日本Bigsight、幕張Messe等大型展會的中國企業可能有同感,很多願意與國外企業合作的日本企業大量雲集於此。強烈建議中國企業重視和多參加這類展會,認真地和參會企業溝通,以便於今後拜訪,甚至建立合作關係。上文提到的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就是一個專門介紹日本展會的網站(日本類似的促進經濟交流的會議、展會極其多),感興趣的企業可予以關注。

迅速融入當地「圈子」

在日本有幾十萬華人,他們活躍在各行各業;也有大量對中國友好的各類日本團體、企業以及個人,積極融入這些群體,迅速建立自己的人脈圈子,有助於中國企業打開局面,順利開展各項業務。

日本也有「維新派」

很多人認為,日本市場很獨特,日本人很保守,不願意變通。但是,近來了解到不少日本企業和部分地方政府,願意與中國企業合作,共同成長和發展。他們看中的是中國的大市場,以及中國企業的資本實力。比如,位於東京和名古屋中間的靜岡縣牧之原市,近幾年在推進「Made In Japan By China」(MIJBC,或來自中國的日本製造),這個旨在結合日本技術和中國資金,將共同品牌推廣至中國乃至國際市場的構想,不僅幫助中國公司在當地申請商標等瑣碎手續上開綠燈,也為正在考察的日本企業提供調研數據。

具有這種積極態度的日本企業和地方政府,今後或許會越來越多。相信有實力的中國企業能夠通過「走出去」,「引進來」,實現業務轉型和技術、服務的升級。

【鈦媒體作者:希凱捷,微信:jbbb201212】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周鴻禕回應借殼上市:重組非IPO,是綜合各方面考慮做出的選擇
博通欲千億美元併購高通,趁火打劫之心彰顯無遺
蘇寧200億元入股恆大,後者總估值達4252億元
鈦媒體Pro創投日報:11月6日收錄投融資項目16起
提前半年,如何能從數千隻股票中找到360借殼的江南嘉捷?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