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立冬養生從「睡懶覺」開始

立冬養生從「睡懶覺」開始

立冬,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在每年陽曆11月7日前後。立冬時節,北方冷空氣已具有較強勢力,頻頻南侵,有時形成大風、降溫並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氣。

一、立冬有三候

【一候:水始冰】一過立冬,我國就進入了寒冷的季節,此時的北方水已經能結成冰;

【二候:地始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立冬之時,便是冰凍之始,此時,北方的秋收早已結束,空曠的原野上裸露出一片片紅黃的土地,一場雨下來,經過霜凍,泥土的表層往往出現一層薄冰;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雉是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就變成大蛤了,這樣的說法充滿想像而富戲劇性。

二、立冬時節,各地有哪些習俗?

1.北方吃餃子

在食俗方面,立冬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立冬時,到市場買倭瓜,已很少見。這種倭瓜是夏天買的,存在小屋裡或窗台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做餃子餡,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蘸醋加蒜吃,才算別有一番滋味。立冬為什麼吃餃子?因我國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同時,古代認為瓜代表結實,所以《禮記》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說法。

2.南方吃雞鴨魚

而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台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3.民間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肴,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4.立冬遊泳

現在有些地方慶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創新,在黑龍江哈爾濱、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漢等地立冬之日,冬泳愛好者們就曾用冬泳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冬泳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是冬季人們喜愛的一種鍛煉身體的方式。

三、立冬時節養生提示

隨著立冬節氣的到來,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也要在這個時節做好養生防病工作,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

1.身體保暖

低氣溫環境容易誘發冠心病、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關節炎等疾病。不少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病人到了秋冬季病情就會逐漸加重,遇寒冷空氣的刺激會誘發急性發作。出門記得戴帽子,系好圍巾,勿穿短裙,膝蓋部位不要受涼,尤其要注意背、足的保暖,平時可多活動腳部,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每晚睡前用熱水泡腳,能消除疲勞,禦寒防凍,促進睡眠。此外,冬天晒晒太陽,使人周身舒適,也是很好的保健良方。

2.飲食溫熱

立冬以後寒意漸濃,人體生理活動需要更多的熱能來維持。冬令進補能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體內,滋養五臟。醫生建議,立冬過後,飲食上可選擇羊肉燉蘿蔔,多吃一些肉類。此外,龍眼、山藥、大棗等溫熱之品,可抵禦寒冷。還可適當補充一些中藥,如黃芪、党參等,都是比較溫和的藥材,可用來燉湯。當然,也別忘了補充蔬菜,如胡蘿蔔、韭菜等。

3.早睡晚起

秋冬養生強調「無擾乎陽,早睡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早睡晚起,使得第二天精力充沛。上班族晚起可能很困難,但可盡量早睡、不熬夜,清晨寒冷刺激會引起血壓明顯升高,易誘發心梗、腦溢血等疾病,因此提醒老年人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再進行晨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立冬 的精彩文章:

今日立冬,立冬習俗盤點,立冬補冬吃什麼?
二十四節氣灸立冬:祛寒護陽,養好腎氣
今日立冬——養生指南,助你健康過冬!
欸?到底是立冬吃餃子還是冬至吃餃子?
「葯補不如食補」立冬節氣送您「兩菜一粥」

TAG:立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