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太祖亂點鴛鴦譜,大宋第一公主嫁了個二婚男?!

宋太祖亂點鴛鴦譜,大宋第一公主嫁了個二婚男?!

原標題:宋太祖亂點鴛鴦譜,大宋第一公主嫁了個二婚男?!


遙看宋朝那段歷史,就會感慨她雖然脫胎於紛紛擾擾的五代十國,卻是一派太平盛世,讓人心生嚮往。


然而,作為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的嫡長女魏國大長公主趙氏,儘管貴為大宋第一公主,人生卻充滿了無奈:

先是在青春年華被父皇宋太祖亂點鴛鴦譜,嫁給了一個二婚男人;身後多年還被宋徽宗趙佶強行改謚,成了「賢肅大長帝姬」這麼個不倫不類的名號。

作為當事人,史書中沒有留下魏國大長公主隻言片語的回應,不過悅史君卻分明聽到了那聲聲嘆息……

生於將門,母親早逝才貌初成


魏國大長公主趙氏是宋太祖趙匡胤和結髮妻子孝惠皇后賀氏的嫡長女,由於趙匡胤長期身在軍旅,她主要由母親賀氏照顧成長。


為了行文準確,在趙匡胤稱帝之前,悅史君將魏國大長公主趙氏稱呼為趙姑娘。


賀氏雖然一直身體不太好,但她懂禮節,識大體,趙姑娘在母親的教育下,也慢慢出落成一個大家閨秀。


後周顯德三年(956年),時任殿前都虞候、嚴州刺史的趙匡胤,因功被後周世宗柴榮晉封為殿前都指揮使、定國軍節度使,賀氏也很快妻憑夫貴,被封為會稽郡夫人。


趙姑娘沒有因家境的步步高升,而養出一身大小姐的蠻橫無禮,反而越發表現地落落大方。



顯德五年(958年)正月,30歲的賀氏因病情加重去世,趙姑娘失去了最可親可敬的母親。


不過,擦乾眼淚之後,趙姑娘已經完美地繼承了母親賀氏的一切良善,長大了很多。


賀氏去世後,趙匡胤迎娶後周巢國公、檢校太尉王饒的女兒王氏為繼室,後周世宗賜王氏冠帔,封為琅邪郡夫人。

王氏為人謙和有禮,趙姑娘也沒有排斥繼母的到來,兩人相處地非常愉快。


陳橋兵變,父親稱帝身份躍升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六月,39歲的後周世宗柴榮駕崩,上謚曰睿武孝文皇帝,廟號世宗。


隨後,後周世宗的皇長子梁王、特進左衛上將軍柴宗訓即位,是為後周恭帝。


當時,後周恭帝柴宗訓只有7歲,由宰相范質、王溥輔政,軍權則掌握在趙姑娘的父親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趙匡胤手中。


主少國疑,一些忠於後周的大臣,認為手握重兵的趙匡胤可能會出問題,提出要削減他的兵權,甚至有人主張儘早除掉趙匡胤。但後周恭帝和輔政大臣們並沒有下定決心,只是改任趙匡胤為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


趙匡胤和他的親信們自然不願坐以待斃,加緊了更大的謀劃。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趙匡胤假借契丹和北漢聯兵南下的煙霧彈,統率大軍離開都城,很快在距離開封東北20公里的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發動「陳橋兵變」,被部下擁立為皇帝。


趙匡胤隨後率兵變的軍隊回師開封,守備都城的主要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人,都是趙匡胤過去的「鐵哥們」,直接便打開城門接應。

就這樣,趙匡胤幾乎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後周的都城開封。


於是,趙匡胤宣布後周恭帝禪位,正式登皇帝位,改封后周恭帝為鄭王。

由於趙匡胤在後周任歸德軍節度使的藩鎮所在地是宋州(今河南商丘),就以宋為國號,還是定都開封,改元「建隆」,是為宋太祖。

宋太祖趙匡胤開國後,趙姑娘的身份也進一步躍升,成為皇長女。


父皇指婚,駙馬竟是二婚男人


北宋開寶三年(970年),趙姑娘被父皇宋太祖趙匡胤封為昭慶公主


此時,已經出落成大姑娘的昭慶公主趙氏,婚姻大事被提上了日程,不過,宋太祖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


那麼,宋太祖眼中的乘龍快婿,是哪家的公子呢?答案很快由宋太祖親自揭曉,幸運兒是時年19歲的內殿供奉官都知王承衍


消息一經傳出,整個朝野內外都沸騰了:王承衍已經有妻子樂氏,昭慶公主就這麼嫁過去,豈不是要做小?


宋太祖當然不答應,直接下詔命王承衍與樂氏離婚,之後迎娶昭慶公主為妻。


說到這,可能不少悅友對宋太祖要犯嘀咕了:大宋人才濟濟,不缺的就是青年才俊、文人雅士,自己的皇長女昭慶公主,怎麼忍心讓她嫁一個二婚的男人呢?


其實,這背後是宋太祖對王承衍的父親忠武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審琦的一個承諾。


前面在講到「陳橋兵變」時,悅史君提過,當時為宋太祖率領的兵變軍隊打開京師城門接應的後周將領中,就有時任殿前都虞候、睦州防禦使的王審琦。


原本王審琦和宋太祖就是交往多年的「鐵哥們」,再加上這次「翊戴之勛」,宋太祖開國後,對王審琦也是倍加恩寵,升他為殿前都指揮使、泰寧軍節度使。


不過,宋太祖對王審琦等舊將的兵權很忌憚,於是在建隆二年(961年),就通過「杯酒釋兵權」,解除了王審琦的兵權,讓他出京擔任忠正軍節度使。


為了讓王審琦能夠安心,同時也彌補他失去兵權的落差,宋太祖召見他,表達了自己想要兒女聯姻的意圖,王審琦當然求之不得。


於是,昭慶公主和王承衍的結合也就成了必然。宋太祖將王承衍提升為右衛將軍、駙馬都尉,還把他的妻子樂氏厚資改嫁,免掉他的後顧之憂。


做完這一切之後,宋太祖單獨召見駙馬王承衍,對他說了這麼一句話:

汝父可以安矣。

現在看出來了吧,這就是一樁典型的政治聯姻。


不過,好在王承衍也算是一表人才,昭慶公主沒有什麼抱怨,小兩口過得很不錯。


家人多逝,無力多言閉門守拙


北宋開寶七年(974年),昭慶公主的公公王審琦去世,宋太祖趙匡胤親自哭悼他,贈賜中書令,追封為琅琊郡王,後來又加封秦王,謚號「正懿」。


開寶九年(976年)十月,50歲的宋太祖暴死,謚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


宋太祖死後,他的次子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趙德昭和四子檢校太保、貴州防禦使趙德芳都沒能繼位,而是三弟晉王、東都留守趙光義登上皇位,是為宋太宗。



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將侄女昭慶公主進封為鄭國昭慶公主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時為武功郡王、檢校太尉的趙德昭,在遭到宋太宗的一次無端訓斥後,自刎而死,年僅29歲。


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時為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檢校太尉的趙德芳病逝,年僅23歲。

應該說,短短5年時間,父皇和兩位兄弟的離世,不能不給鄭國昭慶公主以極大的震撼,但她卻也無能為力,閉門守拙反而成為上策。


夫妻同晉,名正言順更在無礙


北宋雍熙年間(986年左右),鄭國昭慶公主的駙馬王承衍被宋太宗趙光義委派出知天雄軍府,兼都部署。


端拱初年(988年),王承衍被改任為永清軍節度使,並再次出知天雄軍。


王承衍為官清正有方,被地方官民一致擁戴,也因此受到了宋太宗的專旨嘉獎。


淳化元年(990年),鄭國昭慶公主被宋太宗改封為秦國昭慶公主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59歲的宋太宗於東京皇宮萬歲殿去世,群臣上尊謚曰神功聖德文武皇帝,廟號太宗。


宋太宗死後,他的第三子皇太子趙恆登基為帝,是為宋真宗。


宋真宗趙恆即位後,秦國昭慶公主以他堂姐的身份,被進封為秦國昭慶長公主

與此同時,駙馬王承衍被改封為護國軍節度使,加檢校太尉,晉封燕國公。


應該說,秦國昭慶長公主一家在宋太宗和宋真宗統治期間,不僅沒有遭到排斥,反而地位上升。為什麼會如此?


悅史君認為,蓋因秦國昭慶長公主無礙帝位之傳承罷了。


駙馬離世,兒子驕縱黯然香消


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秦國昭慶長公主的駙馬王承衍去世,享年52歲。


宋真宗趙恆追贈堂姐夫王承衍為中書令,謚號「恭肅」。


駙馬的去世,讓秦國昭慶長公主很是神傷,但讓她更頭疼的,卻是自己的兒子王世隆。


王承衍有王世安、王世隆、王世雄、王世融等兒子,其中,王世隆是他和秦國昭慶長公主所生。


由於身份尊崇,王世隆很快就被任命為如京副使,還歷任洛苑、六宅二使,領平州刺史。


王世隆也很清楚自己的特殊身份,為人傲慢無禮,不僅沒有把幾位兄弟放在眼裡,對王承干、王承偓等叔叔們也保持高姿態,這讓當時的名流很是看低。


秦國昭慶長公主對兒子極差的風評自然也有耳聞,但她也沒能過多地提點,因為她的身體也在每況愈下。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秦國昭慶長公主逝世,宋真宗為堂姐賜謚賢肅。


謚號多變,徽宗出奇高宗終定


北宋元符年間(1098年-1100年),宋哲宗趙煦將秦國昭慶長公主改封為魏國大長公主


政和三年(1113年),因魯國公、宰相蔡京的建議,宋徽宗趙佶決定仿照周代的「王姬」稱號,宣布一律稱「公主」為「帝姬」,魏國大長公主也因此被改謚賢肅大長帝姬


靖康之難後,宋朝皇室南遷,宋高宗趙構於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恢復舊制,「帝姬」再次變為「公主」,賢肅大長帝姬又被改謚為魏國大長公主。


由於趙氏的第一個封號是昭慶公主,最後一個封號是魏國大長公主,因此,這兩個封號成為她最常見的代稱,尤以後者為多。

悅史君點評:生逢易鼎之世和非常規傳位之年,魏國大長公主趙氏作為一個弱女子,能做的恐怕也只有閉門守拙,為紅顏悲苦增加註腳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五代十國最窩囊君王:好機會全浪費,落得受辱身死
父親多次反叛,兒子攔截皇帝靈柩,這是鬧哪樣?!
聖穆皇后柴氏:本是前朝廢妃,改嫁成就兩位帝王!
建文皇弟之死:朱棣的眼中釘,皇兄的替罪羊?
唐朝月半天子:三生三世修得皇位,就怕汾陽郭子儀!

TAG:漫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