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末代宰相楊涉:兩朝皆國相,為何戰戰兢兢?

唐朝末代宰相楊涉:兩朝皆國相,為何戰戰兢兢?

原標題:唐朝末代宰相楊涉:兩朝皆國相,為何戰戰兢兢?


唐朝是我國公認最強盛的時代之一,不僅享國289年之久,還湧現出了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女皇武則天等傑出帝王,深為後人仰慕。


然而,唐朝天寶十四年(755年),重兵在握的左僕射、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趁著唐玄宗李隆基晚年昏聵奢靡、政治腐敗、軍事空虛之機,與史思明等人發動叛亂,掀起了長達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最終雖然得以平息,但唐朝已是元氣大傷,從此由盛轉衰,宦官勢力和藩鎮割據,成為困擾皇權的致命威脅。


處在兩大勢力的夾縫中,不僅皇帝的日子很難過,昔日養優處尊的朝廷大員,更是斯文掃地:唐朝最後一任宰相楊涉的傳奇經歷,就是那段混亂時代的真實寫照。

家族根基深厚,年少入仕卻遭國亂


楊涉出身於官宦世家,他的父親楊嚴官至兵部侍郎,祖父楊遺直曾任濠州錄事參軍,而他的伯父楊收,則更是官運亨通,在咸通四年(863)時成為唐懿宗李漼朝的宰相。


楊涉自幼聰慧過人,在嚴格的詩書培養中,他進步迅速,不僅參透很多儒家經典,吟詩作文也頗有成效。


唐朝乾符二年(875年),年輕的楊涉一舉登進士第,領到了參與朝政的資格證。



然而,拜當時在位的天子唐僖宗李儇所賜,楊涉的仕途之路並不平坦。


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年僅12歲的唐僖宗在父皇唐懿宗李漼駕崩後,被大宦官田令孜、韓文約等人擁立登基,成為唐朝即位年齡最小的皇帝。


由於年幼的唐僖宗缺乏足夠的理政能力,朝政大權盡歸大宦官田令孜之手。唐僖宗不僅稱呼田令孜為「阿父」,還任命他為神策軍中尉,宦官勢力的進一步坐大,讓本就非常混亂的政局更加不堪。


另外,王仙芝、黃巢等人領導的反唐鬥爭,規模也日益壯大,逐步威脅到了唐朝的統治。


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黃巢率軍逼近長安,唐僖宗君臣束手無策,只能狼狽逃離京城,先逃往山南(漢中),又逃往四川。

唐僖宗成為繼安史之亂中的唐玄宗李隆基之後,又一位避難逃往四川的唐朝皇帝。

不久,黃巢進入長安,並於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


為了組織反撲,避居四川的唐僖宗放手給了義武鎮節度使王處存、河中節度使王重榮、出身沙陀族的河東太原李克用、鳳翔節度使鄭畋等藩鎮集團巨大的權力,使得這些武夫有了更多的資本。


中和二年(882)九月,黃巢的得力部將同州防禦使朱溫投降,大喜過望的唐僖宗為他賜名朱全忠。



在多重打擊之下,再加上自身的腐化及內部紛爭,黃巢被迫率部退出長安,最後力盡兵敗,黃巢於中和四年(884年)六月橫死,黃齊政權也不復存在了。


光啟元年(885)正月,唐僖宗自川中啟程,三月重返長安。然而,此時的唐朝已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朝廷所能夠控制的區域,不過河西、山南、劍南等數十州而已。


在如此動蕩的時期,初入官場的楊涉疲於奔命,沒有太多建樹。


昭宗致力復權,打擊宦官仕途起步

文德元年(888年)三月,27歲的唐僖宗李儇結束顛沛流離的心酸,在長安宮中的武德殿駕崩。


唐僖宗死後,他的弟弟壽王李曄被大宦官楊復恭擁立為皇帝,是為唐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



雖然唐昭宗李曄繼位時年僅22歲,但他的政治手腕卻比他哥哥唐僖宗強得多。


唐昭宗首先利用楊復恭和他的乾兒子李順節之間的矛盾,經過一系列鬥爭,將他們全部剷除,狠狠打擊了多年以來驕橫跋扈的宦官勢力,初步掌握了權力。


楊涉也開始仕途順暢,先後擔任吏部郎中、禮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官職。


朝廷不敵藩鎮,天子遭戲身世飄零


唐昭宗李曄在掃除了宦官勢力的干擾後,開始著手解決藩鎮割據的問題,但由於中央禁軍實力太過弱小,西川之役和河東之役兩次削藩戰爭,不僅沒有達到削弱強藩的目的,反而使得中央禁軍折損大半,西川落入野心家永平軍節度使、充行營諸軍都指揮使王建之手,東平王、檢校太尉、中書令朱溫則坐收漁翁之利,實力更加壯大。


唐昭宗的威望損失殆盡,逐漸淪落為地方諸侯隨意侮辱的對象,隴西郡王、鳳翔和隴右節度使李茂貞不僅出言不遜,還逼得唐昭宗離開長安,結果走到半路被李茂貞的盟友、華州刺史韓建追上,在華州幽禁了將近三年。


天復三年(903年),經過多番征戰後,已經成為中原最大軍閥的朱溫徹底打敗李茂貞,挾持唐昭宗回到長安。


從此,唐昭宗成了朱溫的傀儡,對他唯命是從。


不久,朱溫以宦官「大則構扇藩鎮,傾危國家;小則賣官鬻獄,蠹害朝政」為由,連殺第五可范等宦官700多人,宦官勢力受到了徹底的打擊,被唐昭宗加封為守太尉、兼中書令、宣武等軍節度使、諸道兵馬副元帥,進爵為梁王


天祐元年(904年),楊涉轉任左丞。


唐昭宗在朱溫的強迫下,不得不遷都洛陽,路上對近臣嘆道:「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


楊涉跟隨唐昭宗到達洛陽後,又被改任為吏部尚書。


朱溫弒君立幼,晉陞宰相立場爾爾


朱溫強迫唐昭宗李曄遷都洛陽後,河東李克用、鳳翔李茂貞、西川王建等軍閥組成聯盟對抗朱溫。朱溫擔心38歲的唐昭宗會趁機有所舉動,便於天祐元年(904年)八月,指使部將蔣玄暉、史太等人深夜來到皇宮,將唐昭宗弒殺。


唐昭宗死後,朱溫擁立他的第九子輝王李柷(zhù)為帝,是為唐哀帝。


唐哀帝李柷繼位時只有13歲,朝政完全落入了朱溫手中,楊涉此時被拜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

宰相可謂是位極人臣,但楊涉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他回到府中,就和家人一起抱頭痛哭,還說:「我不能逃離這個紛亂的朝廷,恐怕會帶來災難啊!」(吾不能脫此網羅,禍將至矣。


楊涉還一臉嚴肅地對兒子楊凝式說:「今天我被任命為宰相,就要給我們家族帶來不幸了,一定會連累到你的啊!」(此吾家之不幸也,必為汝累。


為什麼楊涉對宰相之尊避之不及呢?這就要說到唐哀帝時的政治形勢:「方賊臣陵慢,王室殘盪,賢人多罹患」,可謂十分險惡。



天祐二年(905年),朱溫先命手下蔣玄暉殺死德王李裕、棣王李祤、虔王李禊、沂王李禋、遂王李禕、景王李祕、祁王李祺、雅王李禛、瓊王李祥等唐哀帝的9個兄弟,接著又接受得力謀士李振的建議,在滑州白馬驛將左僕射裴樞、新除清海軍節度使獨孤損、右僕射崔遠等忠於李唐皇室的三十多名大臣全部殺害,投屍於黃河,史稱「白馬驛之禍」。


這麼多大臣慘遭殺戮,身為百官之首的宰相楊涉卻能全身而退,可見他已經不再盡忠唐朝,成為權臣朱溫的棋子。


白馬驛之禍後,唐朝完全失去了統治基礎,傀儡唐哀帝任命朱溫為相國,以宣武、宣義、天平、護國、天雄、武順、佑國、河陽、義武、昭義、保義、戎昭、武定、泰寧、平盧、忠武、匡國、鎮國、武寧、荊南等21道69州為魏國,進封朱溫為魏王,加九錫。


這時,朱溫的地位已經超過了漢初相國蕭何和漢末丞相曹操,實現了自兩漢以來權臣篡位的重現,其地位距離九五之尊已經只有一步之遙了。


朱溫建梁代唐,楊涉獻璽遭兒詰問


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溫逼迫17歲的唐哀帝李柷禪位,正式即皇帝位,更名為朱晃,改元開平,國號大梁,史稱後梁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

當時,身為唐朝宰相的楊涉作為唐哀帝的代表,要把象徵帝王權力的傳國玉璽獻給梁太祖朱溫。


楊涉的兒子楊凝式勸他說:「爸爸你在唐末混亂的局勢下,做宰相可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現在你要親手把唐朝天子的傳國玉璽獻給別人,雖然自己是保住了富貴,但千年之後人們會怎麼說你啊?我認為你應該馬上辭官回家,免了這趟遺臭萬年的差事。」(大人為宰相,而國家至此,不可謂之無過,而更手持天子印綬以付他人,保富貴,其如千載之後云云何?其宜辭免之。


楊涉聽了兒子的話,一下子驚慌失措,臉色煞白:「兒啊,你這是要滅亡我們的家族啊!」(汝滅吾族。



原來,後梁太祖朱溫對這些倖存的唐朝大臣並不放心,經常派出密探打聽他們的消息,「搢紳之士及禍甚眾」,楊涉每天過得本來就提心弔膽,兒子的一席話,沒有讓他慚愧,卻把他嚇得好多天都魂不守舍,惶惶不可終日。


楊涉的兒子楊凝式也是個聰明人,他擔心事發後對自己和家族不利,當天就開始裝瘋賣傻,被時人稱為「楊風子」。


不管悅友們服不服,悅史君是服了!


再為後梁宰相,碌碌無為默默去世


後梁太祖朱溫登基後,也沒有虧待楊涉這位前朝宰相,任命他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說,楊涉又成了後梁的宰相!


然而,朱溫作為篡立之皇帝,猜忌心很重,楊涉肚子里知道的太多,根本不敢有任何施展。

就這樣,當了三年的後梁宰相,楊涉一事無成,沒有什麼作為。



朱溫看不下去了,將楊涉降為左僕射,知貢舉,但楊涉還是過一天算一天。


就這樣,渾渾噩噩的又過了幾年,楊涉就逝世了。


也許,到了另一個世界,楊涉才終於解脫,可以說點自己想說的話,但已經陰陽相隔了。


悅史君點評:楊涉的一生主要在唐末,然而在那個混亂的時代,他雖然位極人臣,卻沒有做出應有的貢獻,朱溫建梁代唐後,又稱為新朝廷的高官,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北宋景文公、工部尚書宋祁曾評價楊涉:「然以謙靖,終免於禍。」認為楊涉因為人謙虛、處事低調,所以沒有和其他唐朝大臣一樣,遭到身死族滅的悲劇。


然而,悅史君對此不能苟同,而南宋魏郡開國文敏公、宰執洪邁的評價,還算一語中的:「此一楊涉也,方其且相,則對其子有不幸之語,及持國寶與逆賊,則駭其子勸止之請,一何前後之不相侔也?鄙夫患失,又懲白馬之禍,喪其良心,甘入『六臣』之列,其可羞亦甚矣!」


洪邁說的很直白,你楊涉在唐末流著眼淚當宰相,說明你還良心未泯;但你不顧兒子的勸阻,給建梁代唐的後梁太祖朱溫送傳國玉璽,就喪失了一個士大夫起碼的人格,前後的差距實在是看不過去。朱溫在白馬驛之禍中盡殺裴樞、獨孤損、崔遠等三十多位唐朝大臣,你楊涉卻能獨善其身,這顯然是有問題的,根本就脫不了干係。所以洪邁最後就說,你楊涉雖然活得久一點,而且還能繼續享受高官厚祿,但實在是過得「羞亦甚矣」。

作為大唐、後梁兩朝宰相,卻沒能做出讓歷史留下只言片字的貢獻,楊涉也是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建文帝愛敬,明成祖嚴防,大明最牛王卻半生凄苦?
宋太祖亂點鴛鴦譜,大宋第一公主嫁了個二婚男?!
五代十國最窩囊君王:好機會全浪費,落得受辱身死

TAG:漫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