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星座 > 你對北京這些大都市的初印象,可能都離不開他!

你對北京這些大都市的初印象,可能都離不開他!

原標題:你對北京這些大都市的初印象,可能都離不開他!


「人與人需要交流,人與城市需要感受。但對於每一個城市人來說,很少有人會主動感受城市,更少有人懂得如何去感受。」這正是劉泓志希望讓更多人了解的地方。


「不是只有漂亮的形象才可以形容美。」這是劉泓志對城市美學理念的理解。


「設計將庇護所轉化為家,將住宅轉化為社區,將城鎮轉化為機遇的磁石。」這是印度著名建築師巴克里斯納·多西說過的一句話也與劉泓志的設計理念不謀而合。


正文開始前, 先戳視頻,一起認識劉泓志


AECOM亞太區高級副總裁, 大中華區戰略與發展負責人,美國哈佛大學城市及建築設計碩士。在近三十年的專業生涯中他高度關注城市公共空間的創造與改造,致力於創新性的跨界整合設計方法,遍及全球的項目閱歷與深度的實務經驗使他精於掌握城市發展的關鍵課題,並能通過國際視野與本土經驗為城市環境與社區生活創造可持續的文化品質。他在城市設計中持續推進的創新領域包括城市文化與品牌規劃、基礎設施導向整合設計、城市核心競爭力與韌性指標評估體系、 公共空間更新活化、城市行動策略等。他是上海市2040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的諮詢專家, 並參與上海2040新一輪浦東新區整體規劃。同時,劉泓志也是北京未來城市設計高精尖創新中心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北京城市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綜合方案副總規劃師之一


在華貿寫字樓24層,一個可以俯瞰北京大望路商圈的落地窗前,我們見到了匆忙趕回來的劉泓志——他剛剛結束了一次緊急召開的臨時會議。《南方日報》曾這樣介紹他的身份:AECOM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劉泓志有著26年的規劃設計實踐,他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工作綜合方案副總規劃師之一、上海市2040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的諮詢專家,積累了大量在中國及北美洲的城市發展經驗。但是在和他的談話中,並沒有很多生硬的名詞,他更願意談情感。


「人與人需要交流,人與城市需要感受。但對於每一個城市人來說,很少有人會主動感受城市,更少有人懂得如何去感受。」這正是劉泓志希望讓更多人了解的地方,「城市規劃師這個行業在創造或是賦予城市新意義,同樣,城市也在做出反饋,這就像是一次看似靜默、實則歡暢的交流。我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對自己的城市有所要求,有所期待。」俯瞰著窗外霧氣氤氳的都市,劉泓志的故事如捲軸一樣徐徐展開。


攝影丨韓碩



與城市戀愛


在歐洲存在這樣一個小鎮,生活著100多位阿爾茲海默症的老人。走進小鎮,映入眼帘的是郵局、雜貨店、銀行、美髮店等等店鋪招牌,一眼看上去和普通小鎮沒有什麼不同。但是細看就會發現,所有店面都設計得十分簡陋,大多只是掛了個招牌而已,店員由一些看護人員扮演。實際上這個小鎮是一個專門照顧失憶症患者的養老院,這些店鋪的存在目的,只是讓這些老人感覺生活在一個正常運作的城市中,而非困守在單調的養老院里。劉泓志深深地被這個小鎮觸動,這裡打破了他曾經的美學理念,「我忽然明白不是只有『漂亮』和『酷』才可以形容美,嚴謹和精緻的設計才能表達空間的美,體會一座用心關愛與照顧人群的城市,於是我開始尋找城市美學理念更深層次的意義。」


每次造訪英國倫敦,劉泓志都會從一座教堂走上千禧步行大橋,大橋的另一端穿過全球知名的泰德美術館,美術館的後面便是居住社區。跨過泰晤士河的步行路徑把人流直接引進美術館,美術館的地面層是不收門票的公共空間,讓居民與遊客在自然行動間都能感受這座城市豐富的文化與藝術。


倫敦千禧步行大橋


美術館成為了行人的必經之路,也成為了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使人文和藝術真正結合在了一起。這樣的體驗讓劉泓志相信生活與人文應該相互融合的道理,一個城市的設計者應該可以讓居民的生活成為滋養文化甚至發展文化的動力,城市文化不造假地標不走高步調,這樣自然的結合才能煥發城市真正的美。


「三種方法」指的是變換三種不同的身份去走街串巷。第一種是遊客身份,用新奇的眼光和好奇的視角去發掘城市的與眾不同;第二種是將自己當作城市居民,想像在這個城市中日常生活的場景與需求如何得到滿足;第三種是作為城市規劃者或決策者,體驗城市環境的氛圍和品質,設想規劃設計的初衷與問題,思考這個城市需要被如何運營與管理。


「五種感官」指的是回歸人性基本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去多面向感知城市。城市外貌形態和建築風格,街頭的聲音與人群的交流,商場的光影與地鐵的味道,沿路販賣的食物,以及站在高處俯瞰城市的質感。


設計一座城的過程,就如同與這城市談了一場戀愛。其間有歡欣雀躍,也有苦思冥想,由最初的懵懂到熟悉,最後彷彿與它融為一體。劉泓志對於城市的種種體驗已經轉化成了他對於城市之美的感悟與理解,而這也必將在他催生的每一座城市設計方案中成為繼續追求的理想與情懷。


故鄉情,美國夢與中國結


台灣城市的道路兩側多為騎樓建築,劉泓志出生的桃園縣中壢市,至今還充滿了許多紅磚搭建的騎樓拱廊。在他的記憶中,這種騎樓多為單層建築,騎樓下附加一個半層的閣樓。沿街騎樓下通常是商鋪,台灣濕熱多雨,騎樓為居民,行人,和消費活動提供一種連續的遮陽和避雨的半公共空間。這也是劉泓志童年與鄰家孩子一起嬉戲的領域。騎樓的一端有棵大榕樹,爬上這棵樹可以瞭望房子後方成片的稻田。騎樓和大榕樹,在劉泓志幼時的心中綿延,紮根,給了他獨特的安全感與歸屬感。這裡便是幼時的劉泓志與兒時玩伴們生活的領地,是他童年記憶中不變的場景,一個專屬於劉泓志的「百草園」。


直到有一天,連排的紅磚騎樓房子被推倒重建,大榕樹被連根拔起……家人滿心歡喜地住進寬敞高大的新樓房,劉泓志和他的玩伴們卻默默追念消失的百草園。就在那一刻,劉泓志心中萌生了一個理想:維護城市記憶和溫度。於是在大學期間他選擇了進入建築系研讀。


攝影丨韓碩


28歲時,劉泓志把這個故事寫進了美國哈佛大學的申請書,這是他選擇這個職業的初衷。學校老師看了他的故事覺得很有感觸,積極建議本來想申請建築系的他堅持城市設計道路。當時對城市設計還一知半解的劉泓志,至今清楚地記著老師鼓勵他的話,「城市設計會幫助你在更早的機遇里做更多可以更大程度改變人們生活的事。」


1992年劉泓志開始在美國哈佛大學進修城市設計,這段時間的學習是劉泓志從鑽研建築到理解城市,從熱衷個人創意到結合公共利益的轉型期,同樣也是新的成長起點。來自同窗多元的文化衝擊和價值觀念,重新打開了劉泓志設計的思維大門,讓他強迫自己放下已經建立的知識與技術,接受並且探索新的價值與理念,成為他「破」而後「立」的見證。


碩士兩年的學習後,劉泓志進入了美國一家國際公司工作,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他就開始走訪世界各地。這樣的機會讓他在最短的時間內積累了大量的實際城市觀察和項目經驗,開拓視野的同時也形成他對世界各個國家文化的認識、尊重和敏感度。「城市經驗對於一個設計師來講是十分重要的,這意味著這位設計師的背後有各式各樣的城市經驗作為設計思考的資料庫,成為了他實踐設計理念的儲備力量。」


攝影丨韓碩



在美國發展得順風順水的劉泓志,2006年卻決定來到北京工作。如今看來,這是劉泓志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有著兩重意義,一個之於自己的成長,另一個是為了更多城市發展的受益者。他說:「回到內地,對我自己來說是一種情感和文化上的歸屬。我有一個很長的成長過程,當我覺得自己有些能力的時候,我希望可以將自己的經驗在跟自己有情感連結的土地上得到實踐。我投入城市設計的初心,就是希望有更多的機會與能力把人的價值和生活的情感重新放回城市發展的優先位置上,尤其是經濟利益主導的高速發展城市。」除此之外,城市設計規劃專業的受眾是很龐大的,會影響到許許多多的人,劉泓志感嘆,在中國這個發展如此快速的國家,他在美國花費十天工作能起到的影響,不如他在中國專註投入的一個小時。


故鄉情、美國夢和中國結,這三種交織的旋律在劉泓志身上都有了相應的詮釋,形成了這位規劃設計師身上獨有的魅力。



無序之中 有序自成


土地是資源,空間也是資源。好比城市街道佔用了很大一部分土地資源來提供機動車交通需要,但在整個城市絕大部分時間裡,只有一小部分汽車是在使用中,大量土地資源浪費在汽車的閑置與空轉。「一樣的土地資源可以在空間與時段上有不同的利用,讓街道能被更多行人的活動來利用——例如綠化帶與人行道,這都需要新的創意與政策來支持,讓有限的土地資源創造出更多的空間資源。」在離開台灣很久之後,劉泓志反觀台灣的城市,忽然發現了一種很有趣的現象,他將其描述為「在無序的自行建設之中,顯現出了有序的人本城市。」這又恰巧成為劉泓志心中城市設計的積極參考。

台灣是一個非常重視個體差異性的地方,不論生活形態還是城市文化都是自下而上形成的。最讓人詫異的是,城市最終形成了高度混合,看似無序的狀態竟然是人們有序的生活其中,所有居民的需求都得到了最大滿足。劉泓志說:「不論是本地居民還是旅行者,都會有類似的觀察或感受,就是大多數人居住的環境里,樓下就是餐廳、書店、洗衣店或小診所,走幾步路就到街角的便利超商或公車站牌。晚上出來也可以看見街道與小公園上還是活躍著談天或散步的人們。其實,大家在追求個體差異的同時又都形成了一個整體的風貌。」


在談論城市環境與空間特質時,可以看出在街道,建築和公共空間三個方面,劉泓志都有著自己的思考與見解。首先,在規劃城市道路方面,劉泓志介紹了「共享街道」的概念,也就是讓車道回歸街道,讓街道成為城市居民樂於參與的活力公共空間。這跟近年來中國內地城市開始接受與認同的「小街道密路網」有很多共性。如果你曾經行走在波士頓,舊金山以及很多歐洲城市之中,都會對這個概念有切身體會。


攝影丨韓碩



所謂的小街道密路網就是選擇在有限的區域里,合理的將總道路面積和總車道數部分拆解成更多的窄道或支路。街道從寬變窄,同一個方向的一條街道拆成兩條甚至是三條。從交通規劃來說,城市的南北向與東西向車流基本是被滿足的。從街區角度來說,過大的封閉小區有機會形成小街坊進而向街面開放。從人行角度來講,窄街道與小街區更方便行人通行。


而劉泓志提出的「共享街道」理念,是在小街道密路網的概念上強調這些街道的尺度與界面設計,要讓更多的功能在不同的時間段得到更高效的利用並保障人的安全,街道成為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街道不再分割社區而是增加了城市的親密度,拉近了人與城市的距離。「人的最基本的出行方式就是走路,然後才是依賴交通工具,如果說連人的最基本的走路需求都不能滿足,那就不是一個人本的設計。」劉泓志說道。



其次,在建築規劃方面劉泓志提倡「城市建築」的理念。主要的訴求就是,建築應該具備公共性不同程度的為城市生活服務,是城市形態與風貌的一部分,不應單考慮內部功能或獨立角色。多功能建築,尤其是融合城市功能的建築應該被重視與鼓勵。一度,許多老百姓被傳統觀念左右形成了「住宅就是住宅,商業就是商業」的概念。實際上,在選擇適當地區的情況下,部分區域用做混合性住宅會增添人們生活的便捷度。十多年前,以劉泓志為主要設計師的天津泰達生活居住區規劃項目中,他就致力將地面層沿街型商業結合到居住區,形成一種創新的住宅形式,打造具有生活性與鼓勵交流的街道空間,讓住宅更有生活便捷性,讓居住區更像是有凝聚力的社區。


第三是公共空間規劃。劉泓志主張「打破傳統大型綠地的常規化設計,改為具有各種尺度、形式與質地的公共空間設計」。「簡單的把綠化或開放區域當成公共空間是狹窄或偏差的想法。城市需要提供市民休閑、運動、交流、寧靜或互動的空間,讓大家方便到達,感覺安全,並且通過這些真正提供公共活動的領域把不同的社區結合成一座整體的城市。」劉泓志表示,大量規劃的綠地範圍都屬於交通或基礎設施邊緣的緩衝綠地,空間與視野開放,但是,這些地域嚴格意義來講又不算是公共空間,它們只是物理空間上的開放,並沒有有效的提供人活動的區域,只是消極的城市邊緣空間或剩餘空間。他還認為:「城市公共空間的弱化與退化,是助長大量封閉式小區的原因也是結果。我們要關注的不止是綠地,還有市場、街道、地鐵站、口袋公園或鄰里公園、各類文化場館或圖書館等,都是重要的公共空間基礎,值得用心設計讓他們發揮更大的價值。」


保留與開創 連接城市的未來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法國總統密特朗決定改建世界著名藝術寶庫盧浮宮,以適應現代都市的生活需要。貝聿銘設計用現代建築材料在盧浮宮的拿破崙庭院內建造了一座玻璃金字塔。此事一經公布就在法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樣會破壞具有八百年歷史的古建築風格。還是密特朗力排眾議落實了貝聿銘的方案,才有了今天巴黎標誌性的建築。



巴黎盧浮宮玻璃金字塔


劉泓志講述完這個故事後,意味深長地說:「城市的現在與未來存在一個微妙的連接。城市應該在時間的長河裡以不同的形式積澱每個時代重要的思考與印記。所以城市規劃設計師就要去做兩件事,一個是保留,另一個就是開創。」


對於北京,劉泓志最深刻地感覺是,它是一個處處透露著文化自信和歷史厚重感的地方。豐富的微地域文化造就的北京城,在東西南北面向上發展出的空間與人文都有強烈的辨識度,這是專屬於北京城的獨特魅力。同時,北京的層級感十分清晰,城市的中心、軸線和城市圈層分化得很清楚,「秩序感與儀式性好像是這個城市表達大國首都格局的重要訴求。」同時他也覺得有些惋惜:過去的街坊鄰里被一塊塊封閉小區取代,人行巷弄改成了寬大的車道,分隔行車道的白欄杆在每一條道路上層疊綿延的矗立著,人為設施割裂的不止是空間也是社會肌理。「城市在迅速發展,也在支付巨大的代價,時間積累出的城市特質也被時間沖刷而逐漸消失。保留並開創一個城市的人文特質,是我作為一名城市規劃設計者最希望通過不懈的設計行動去達成的。」



據《北京日報》報道:目前,規劃部門已經基本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


面對中國城市的未來,劉泓志在規劃設計的工作中尤其重視城市在三方面的實踐:為城市細節設計,為社會公平設計,為城市未來設計。所謂的城市細節包含兩方面的意思,第一種「細節」是關於物理空間與環境質量的設計細節設計,包含體貼市民出行的設施,過街的時間和距離,公共空間的休息場所,垃圾的收集處理,與陽光、空氣、水等自然環境和諧的人性化設施等滿足居民需求的設計。第二種「細節」是關於如何使用城市資源與創造居民生活機會的政策細節,尤其在城市建設與發展的快節奏下不忘對生活的各類需求做更周到的考慮,引導設計的目標與方向。


關於為社會公平而設計,劉泓志認為:「一個健康有競爭力的城市不應該只為金字塔頂層的人群服務,而是能給各式各樣的人以公平生活的機會,把城市的優質資源普惠到不同收入與年齡層的社群。落實到生活中,需要考慮的是例如提供老人和年輕人等不同人群的居住戶型與配套設施,全民都能接觸到和享用到的公園綠地與服務設施,公平取得的醫療與教育資源,為殘障及弱勢群體考慮的公共服務設施等等。」


在天津CBD規劃項目中,劉泓志為主要設計師。


劉泓志特別重視現在的設計如何為更好的城市未來而鋪墊。「城市無可避免的要不斷面對與適應新科技、新市場、新形態的需求與挑戰」劉泓志說:「簡單的設計圖紙無法解決城市多面向的問題,也無法全面應對未來發生的情況,因此一個積極的城市設計方案不應該是一套僵硬的施工藍圖,更應該是引領一套面向未來的行動計劃。」劉泓志相信,用城市設計去引導城市有效的建設行動與策略,讓現在的投資為城市的未來創造紅利,是城市規劃設計者的時代責任。


這三方面的實踐正反映了中國城市發展過程中迫切需要關注的問題。解決這些城市問題是有兩種動力存在的,一方面是公共部門已經開始行動,北京市的公交車和地鐵的站點設置已經更加重視人性的接駁,在共享經濟趨勢下越來越多人的出行不會依賴私家車,而是選擇公共交通。綠色出行的價值將會逐步取代私家車代表的優勢社會群體,道路資源有更高的比例將轉嫁給行人或慢行系統來使用,我們的公共空間會愈發受到百姓的需要與重視,街道更強調親切的尺度和安全的環境,人性化的服務設施也愈加普遍和細緻,原來粗放式的規劃建設應該會在日益提升的生活標準和國際視野中消失或淘汰。


第二個動力就是市場化動力,這是城市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動力源頭。私人開發商會更加重視消費的潛力也就是人的需求,個人與社區也開始重視他們生活或工作環境的品質與差異性,引領出自下而上的力量。規劃設計者需要去完成的正是將由上向下和自下而上這兩種力量,通過優質的設計方案來產生撞擊與融合。


「設計將庇護所轉化為家,將住宅轉化為社區,將城鎮轉化為機遇的磁石。」這是印度知名建築師巴克里斯納·多西說過的一句話。這句話與劉泓志的設計理念不謀而合,以至於他看了一遍就能銘記於心。在劉泓志看來,城市的磁石既是個人對於城市的記憶與歸屬,也是城市對於個人的潛力激發,這也正是劉泓志心中規劃設計的源動力。



據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雄安新區規劃範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


對話劉泓志


(Q=《北京青年》周刊 A=劉泓志)


Q1

城市規劃與城市設計有什麼異同點呢?


A: 城市規劃是城市的決策者、執行者和管理者對城市怎麼產生,怎麼運營,達到怎麼樣的目的而形成的清晰藍圖。就像是制定一個城市發展遊戲規則,也像是城市說明書。而城市設計是一種手段與工具,通過具體方案去實現或檢驗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過程和目的。


在規劃者把這樣的一個建設發展目標設定好之後,如何去制定能夠契合規劃要求的具體方案就是城市設計要做的事情。不同的人設計會產生不同的空間方案,但是都應該達到同樣的規劃目的。但規劃與設計不是簡單上下游的流程關係,正是仰賴他們高度的相互融合與來回檢驗,為城市建設提供具體可操作的行動。


Q2


請你預測一下在城市規劃這個行業,未來有哪些新的趨勢是完全會實現的?


A:首先,無疑新技術的發展會對城市規劃設計行業產生一波巨大的變革。這會直接影響規劃設計者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實現目的的路徑。落實在現實中就是新技術力量如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3D列印、視覺模擬、無人車等為工作方式與流程重新洗牌,釋放更多的創意或效益。


第二,規劃設計專業要接受非專業和跨專業的挑戰,掌握多專業的技術接駁點與跨專業整合能力將成為規劃設計的基本要求。例如設計與工程的融合成為新學科,設計與實施管理得到更多的重視與提升。


第三,當大量知識與技術被新的科技手段取代,規劃設計行業的專業核心會向創造人文和生態價值與滿足人本需求轉移。新技術與跨專業最後將回歸對人性與文化的重視才得以繼續發展,脫離人本的方法或成果將被淘汰。


攝影丨韓碩


Q3


Q: 在美國學習期間,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什麼?


A: 我記得修了一學期很熱門的傢具製作課,教學目的是訓練學生從人體與空間需求出發,探討各種材料特性,學期末要應用材料特性親自設計與製作出一件傢具,表達個人對於建築的理解。通過以往的建築訓練,我自以為很了解建築並知道如何去展示設計。所以,當時我就自信的直接利用橡木與鋁板的搭配,準備製作一個造型炫酷的桌子。可是,我的一個法國女同學只帶了幾個氣球來課堂,大家都很不解甚至是暗自懷疑她的水平。一直到期末,她拿出了一件作品並展示了她的思考與製作過程,那份驚艷,我到現在依然覺得十分震動。


首先,她用很多螺栓穿過氣球兩側加圓形墊圈拴住,墊圈之間留有寬度,然後她將測試過強度並拌好的混凝土灌入氣球里,氣球受重力影響向下凹陷,自然形成了一個碗的形狀,經過幾周的風乾固化。讓我驚訝的是,當她把氣球扯破螺栓抽掉後,一個個圓形墊圈就渾然天成的鑲嵌在一隻碗的里外兩側中間透空,優雅動人。她的作品充分表現了材料特性,用粗獷簡單尋常的建築材料製作了一件精緻的器具,而這個過程,不是機器的不停敲打而是時間的等待。這堂課,教導我的不是教授或教材,而是思想的衝擊,我學會的不是傢具製作而是懂得放下自己的條框,學會破而後立。


Q4


Q: 有沒有對你影響十分深刻的人?


A: 我的職業生涯中有三位導師對我的影響深刻而長遠。在我剛畢業踏入這個行業,我遇到的第一位導師,他告訴我當我一心想要把工作做細、設計磨好、線條畫美的時候,要多退幾步看大形勢,畫出大格局。


在我已經有能力獨立執行設計的時候,我遇到第二位導師,是無論我做出什麼樣滿意的成果,他都能找到一個錯誤或是問出一個值得我重新來過的問題。到現在為止,每當我完成一件設計工作,我還會想像他站在我身後,以他的視角審視自己的作品的不足,找到改善自己的方法。


在我積累了經驗準備離開美國回到中國發展的時候,帶領我的第三位導師用三句話為我送行:要在利益主導的環境里保持自己選擇的能力,要在求快的環境里懂得放慢與反省,要在不夠專業的工作環境里做好其他年輕人的導師。


文 / 王雅靜


編輯 / 劉淼


攝影 / 韓碩


(部分圖片採訪對象提供


部分圖片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青年周刊 的精彩文章:

喚醒自己的身體,他們比你領先了一步!
想當年老狼高曉松身邊的那個姑娘,再戰江湖!
葡總統見證 首都航空榮獲「企業優異獎」
星座運勢早知道 金牛滿月,餘波未平

TAG:北京青年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