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星座 > 「文藝女神」拍了一部電影,田壯壯李雪健王志文都成了她的演員!

「文藝女神」拍了一部電影,田壯壯李雪健王志文都成了她的演員!

原標題:「文藝女神」拍了一部電影,田壯壯李雪健王志文都成了她的演員!


《相愛相親》此次共獲金馬獎7項大獎提名,這一提名也為張艾嘉個人書寫了新紀錄,令她成為首位入圍四項大獎的女性,分別是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女主角。


這是張艾嘉第一次來內地拍一個完完全全發生在內地的故事。電影圍繞一家人展開,為了拍出現代社會最真實的中國家庭,張艾嘉特意選在鄭州和洛陽拍攝。


在做海報的時候,張艾嘉要求一定要把「愛」的「心」加回來,寫回了繁體字。「內地這幾十年來發展得這麼快,人們都好像在奔跑,特別是愛人、親人之間有些東西就跑掉了。」


作為兩岸三地幾代人心目中的「文藝女神」,張艾嘉早已看淡身上的種種標籤與符號, 「其實不要講什麼女權主義,我也沒有什麼女權主義,我真的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女人而已。」

攝影丨解飛



今年十一月三日,張艾嘉最新的作品《相愛相親》在內地開畫。電影宣傳期間,她上了許知遠的談話節目,聽到恭維說「你幾乎是每一個時代的介入者。」張艾嘉撇撇嘴,「你是說我在這個舞台上太久了。」的確,自從19歲進入嘉禾成為名利場上的新星,她飾演過《紅樓夢》里多愁多病身的林黛玉;台灣民謠步入黃金時代之際,李宗盛為她寫就的《愛的代價》更是傳唱至今。然而,與很多藝人偶或演而優則導不同,盛年之後張艾嘉更願意以「作者」的身份執導電影。


之於這位兩岸三地幾代人的「文藝女神」而言,《相愛相親》的導演、編劇、女主角皆由她一人擔綱——這在張艾嘉華麗的個人履歷上並不鮮見:1986年,她自導、自演的《最愛》便一舉拿下九座金馬大獎,而在這之後由她編劇、執導的《少女小魚》、《心動》、《20 30 40》等片皆取得了不俗的反響。


之於眼下這部《相愛相親》雖不是張艾嘉第一次在內地拍片,卻是她第一次來拍一個完完全全發生在內地的故事。影片特輯中,談及影片探討愛的話題,張艾嘉自問自答道:「你為什麼愛,你能解釋得很清楚嗎?很多很深的情感,你沒有辦法完全解釋清楚。」她表示自己此次想拍人們常常忘記的愛的方式和愛的表達。對於影片中的愛情,飾演女兒的郎月婷認為年輕人對愛的態度是「不懼將來」,「就是對感情不會特別地深思熟慮」;飾演母親的張艾嘉則認為中年夫妻要「相依相守」,「不要去講什麼大富大貴的事情」;而姥姥吳彥姝代表「從一而終」的堅守之情,「守一個諾言,守了一輩子」。



電影《相愛相親》是一個完完全全發生在內地的故事,全片探討愛的話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影中同張艾嘉CP感十足的「丈夫」,由中國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的田壯壯出演,並且正是由於此次出色演繹,讓他獲得了本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對於片中這位相處幾十年的老公人選,張艾嘉說,完成劇本後第一個就想到了田壯壯,「我相信我年輕的時候一定會愛上他。這麼驚人的想法,我都不太敢和他講。」而此番結緣的前塵往事,在田壯壯看來則是因著二人十年前的情義,「我請她來《吳清源》演戲,雖然只有兩三場,還要飛日本,但她二話沒說就來了。我就覺得她很有情義。所以這次她找我,我就來了,也可以說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電影中同張艾嘉CP感十足的「丈夫」,由中國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的田壯壯出演

這樣一則都市情感故事,總要找個承載的城市來拍。張艾嘉把電影《相愛相親》的故事圍繞一家人展開,為了拍出現代社會最真實的中國家庭,張艾嘉特意選在鄭州和洛陽拍攝,「我要講到的是一個鄉村到城市的變化,而不是特定的某個地方,北京、成都還是上海?到底是北方還是南方,南方和北方肯定會有某一些細節的不一樣。鄭州正好不南不北,它是一個極速發展中的城市又處在中原,蠻能代表中國人成長的過程」。


「十·一」當天傳來消息, 《相愛相親》此次共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在內的7項大獎提名,這一提名也為張艾嘉個人書寫了新紀錄,令她成為首位入圍金馬獎四項大獎的女性(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女主角)。



2016 年11月26日,張艾嘉出席第53屆台灣金馬獎。今年,《相愛相親》獲得7項金馬提名


談及入圍感想,作為金馬獎常客的張艾嘉使命感滿滿地表示:「請大家不要忘記文藝片的重要,也希望上映時能獲得影院和觀眾的支持。」編劇游曉穎也表示感謝:「感謝提名,感謝與《相愛相親》這一段美麗的遇見,好好寫字,繼續做夢,願更多的人間故事,在我們的銀幕上綻放,溫暖的,殘酷的,不拘一格,都是我們勇敢的姿態。」


據悉電影片名早先曾為《陌上花開》,取自中國古代那句千古傳頌的情話「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但慮及用典偏冷還是改成了《相愛相親》。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張艾嘉直言知道今年內地票房井噴的情狀,但要她對自己當前這部新作的票房做一預測,還是連連擺手道,「我不敢有期望。」儘管《陌上花開》最終沒有被用作片名,但依舊被用作電影主題曲歌名,由內地歌手譚維維傾情演繹。


提名當日,《陌上花開》亦入圍了最佳原創歌曲,譚維維非常開心:「之前拿過一次金馬獎最佳歌曲,覺得和金馬很有緣,也特別感謝艾嘉導演能讓我觸電和給我演唱主題曲的機會。」



譚維維為《相愛相親》獻聲,演唱主題曲《陌上花開》


回首往昔,2013年年底第50屆金馬獎落幕,張艾嘉從前任金馬獎執委會主席侯孝賢接棒,繼續引領金馬奔騰……四年倏忽而過,今年也到了她任期的尾聲。談及自己作為執委會主席的履職,張艾嘉很是動情,她介紹說金馬獎創立於1962年,「當時的初衷是來自於希望鼓勵台灣的電影工作者,作為一種認可和鼓勵。之後慢慢加入了來自香港、內地的片子,直到今天完全開放於所有的華語片,獎項本身也慢慢演變得更加多元。」而談及評審過程,張艾嘉還是用到了兩個詞:公正、公道。她介紹說作為主席本來每次都會請評審們一起吃頓飯,「因為這個工作(評審)太辛苦了,但自從去年有了《念念》入圍後,我就不能和他們見面了。我還是做自己該做的事,每一年作為主席我們開好幾次會,討論金馬哪些地方有失誤,可以做哪些轉變,服務性可以有更好的地方。現在我們還是希望有一個宗旨,希望商業和藝術可以結合,不希望它只是單單於小眾的人可以看到,因為一個影展要能生存長久的話,必然是大多數人可以喜愛的。不能刻意討觀眾歡喜,去做商業的行為,而是找到兩者可以結合的片子,這是我們鼓勵電影工作者去做的。」


金馬獎獎盃


「我想用這麼一個故事來寫整個社會的變化」


對話張艾嘉


(Q=《北京青年》周刊 A=張艾嘉)


Q:作為導演和編劇,這是你第一次在內地拍戲且拍的也完全是反映內地生活的故事,可否回憶下劇本創作的源起?為什麼會在自己花甲之年要去拍這樣一部電影?


A:因為這三個年紀我都幾乎經歷了嘛,當然,當姥姥的年紀我還有一段距離(笑)。我可以切身感受到儘管每一代人都有他們那一代的困擾,但是大家內心對愛,對親情、愛情的關注依舊是最人性,最基本的東西。


關於劇本,另一個編劇游曉穎是來自於成都的,所以她寫了很多自己的經歷與見聞,比如戲裡遷墳這件事就是她自己家的經歷。起初我看這個本子,表面上看起來這是幾個女人的故事,可是從幾個女人的變化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的變化,整個中國很多的鄉村,為什麼當初男人結了婚就要跑出去?因為窮,因為要找工作。比如我和壯壯那一段,壯壯要去當兵,這些都是當年真實的事,直到現在我們還是會看到很多孩子往外跑,北漂啊,大家都懷揣著個夢想,都在動。我會注意到這個社會在轉變,進步也好變化也好,每個人如何處理他同別人的關係,同自己的關係?這些東西值得被探討與關注,於是我才想去用這麼一個故事來寫整個社會的變化。



電影《相愛相親》是一個完完全全發生在內地的故事,全片探討愛的話題

Q: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內地的家庭和港台以及海外華人的家庭,思維方式、言談舉止還是會有一些微妙的不一樣。通過這次拍戲,你有何感受和發現,進而在影像細節上予以表現?


A:因為曉穎是內地的女孩,在討論劇本時我都會問她很多的問題。比如慧英是位老師,55歲是內地退休的年紀,可對於我們來說,55歲還是挺年輕嘛,我也在內地問了一些女人,她們很多人都講,55歲退休挺好的,於是就專門有了教師之間的對話。我飾演的慧英這個人,當時媽媽死了,女兒走了,同丈夫的交流也有隔膜,工作如果再退休了,她內心會多麼空虛苦悶。那麼這些原因帶出來的便是戲一開頭,她就是執意要為父親遷墳,這完全是個自私的動機,那便是她要有一件事情來寄託感情。



電影《相愛相親》劇照


Q:在你的過往的電影中展示由於代溝,而在家庭關係間造成的隔閡,在這部作品中也有體現。現實生活中不知道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A:我希望說年輕的一代要多了解父母的感情,我們現在來講都是關注孩子們在想什麼、孩子們的需求,特別是我們這一代賺了很多錢以後更希望讓孩子們過得好,給孩子們最好的寵愛。但我還好,在培養我兒子的時候就非常強烈意識到這些問題,比如我發現我媽媽特別疼他,你知道在東方社會隔代間更容易出現特別的溺愛,但那反而會造成一種困擾,做父母的會很難辦,因為孩子是不懂得到底誰對誰錯的,會在大家庭間引起一些混亂的狀況。


Q:你過往的作品中涉及內地人物命運的呈現,最早可以追溯到《夢醒時分》,鞏俐飾演一位從北京去香港的姑娘,那是 1993 年的事情。這二十多年來,發生了很多變化,比如港人北上,種種的融合。能不能談談你的一些觀察,這些觀察有沒有投射到此次電影里?


A:上世紀90年代之前,我們常常喝下午茶,在酒店喝茶的時候你會聽到四周說話的聲音要麼就是廣東話,要麼就是英語居多。但1997年以後,我們身邊突然間聽到了更多普通話、上海話,或者是內地的各種方言。我們就會去觀察這些人,他們怎麼那麼有錢啊(笑),然後我們也有進來(內地),我對崔健火起來的時代非常熟悉,他早期在這邊做搖滾的時候我都有關注,幫他們帶吉他進來,去看他們的演唱會,非常震撼,他的爆發力是很強的。



《夢醒時分》中的鞏俐

Q:所以電影里你也選了一首《花房姑娘》?


A:《花房姑娘》對崔健來講,乃至對那個年代而言都是很少見的,突然出現那麼柔情的一首歌。所以我一直強調一件事,愛是非常本能的一件事,只是因為環境,大家表達方式可能很不一樣。曾幾何時,內地那麼喜歡鄧麗君,因為那是溫柔的,那個時代大家熟悉的都是激昂的進行曲,但那個時代的女人就不溫柔嗎 ? 是有的,可是環境限制了這種表達。


「一定要把『愛』的『心』找回來」


Q:所以這次片名蠻值得玩味,一般我們說「相親相愛」,這是一個正常語序,但你片名里定的是「相愛相親」,另外英文love education《愛的教育》,請談談這兩個片名。


A:本來電影的片名叫《陌上花開》,就是主題曲的名字,但很多電影圈的人告訴我講這個名字太文藝,影響票房(笑),那我就很無奈,改成《相愛相親》,乍一聽蠻俗的,但後來我覺得越叫越好聽。


至於英文片名,就是我想強調的話題,愛是我們天生具有的,但要怎麼去表達愛,怎麼去愛才能親近彼此,則是需要被生活教育的,需要去學習的。特別的,我這次在做海報的時候,我要求一定要把「愛」的「心」加回來,寫回了繁體字。內地這幾十年來發展得這麼快,人們都好像在奔跑,特別是愛人、親人之間有些東西就跑掉了,這份「心」要找回來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的。


Q:此次田壯壯導演在戲中出演你的丈夫,而且已經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說明飾演的非常成功。畢竟他是第五代資深導演出身,在片場給他說戲,你們會不會有一些碰撞?


A:我其實不太會跟演員說太多戲,我希望演員帶東西給我,因為我做演員就希望帶東西給導演,不然我做演員幹嘛,我並不只是一個工具,我是有靈魂的。除非我演了一遍之後導演說這不是我想要的,可能他腦子裡已經固定有了東西的話,我就得


做調整。所以我給演員的也是這種空間。跟壯壯一


起演戲的時候,我發現他自帶一種節奏,很生活的節奏,那我就隨著他的那個節奏走,那天拍完以後我就知道我這個戲的調定了。所以我很感謝他,給了我們這個戲一個演戲的定調,是一種非常生活化的方式,我們大家都沿著這個方式走。拍戲的時候,我說我不要玩任何花哨的東西,不需要有特效,完全真真實實地拍一些東西。片中有展現我在恍惚中幻想的煙囪,真的是在鄭州看景的時候找到的。一個大煙囪,別說台灣,就是在內地很多地方也找不見了,好奇怪哦,它就撲楞出現在我眼前。

攝影丨解飛



Q:和壯壯導演對戲最過癮的是哪場戲?


A:讓我記憶最強烈的,當然就是我和壯壯最後在車子上那段。拍的時候如果鏡頭隔著車窗玻璃,那是外面的人窺視的視角,我希望觀眾感覺到也和我們在裡面,偷看到,聽到我們的講話。所以我和壯壯就是用背影,頂多是個側臉在演戲,車窗外是落日餘暉,也有隱喻的東西在,那個狀態很美的。這些天來我帶著電影去了很多大學去放,很多學生也是看到這一段就哭了,很多男孩子也會哭。


Q:電影中幾位配角也非常出彩,李雪健、王志文都是影帝級的人物,在片場他們都是一遍過的嗎?


A:一遍兩遍他們也無所謂啦。因為雪健和我是老朋友,我們在1987年的時候演過一個戲叫《幻影》,那是早期台灣和內地合作。王志文老師是因為,我本來不認得他,因為他和壯壯是非常好的朋友。壯壯就說,志文說要來探班,你就給他預備一個角色吧。因為王志文有個心愿是要和壯壯在同一個鏡頭裡出現,這一次我達成了他的願望,所以他們兩個來都是非常開心的。


Q:這麼多年演電影、導電影,很多文章寫到你都會提到一個關鍵詞,「女性主義」,這似乎也是你的一個標籤。結合這部戲,如果從這個角度去開掘,你有什麼新的想法?


A:像女書,我本來戲裡面想講更多一點關於女書,但我試寫了很多次,覺得不是很適合,所以這裡只是讓姥姥用手寫了她的名字。本來我是想讓在最後用女書唱一段東西,用獨特的語言來抒發自己壓抑的感情。電影里的貞節牌坊,最後我們看到村裡的孩子在上面爬上爬下,我想說的是什麼呢?下一代已經對這些不再有儀式感和指向性了。最近我也迷上了甲骨文,你看中國早期的文字,寫一個「女」字(象形)的時候都是跪著的,女人就是一個奉獻的角色。因為那個時候女人是沒有受教育以選擇生活的權力,慢慢地演變到現在(有了改觀)。其實不要講什麼女權主義,我也沒有什麼女權主義,我真的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女人而已。



張艾嘉在《相愛相親》拍攝現場。在這部電影中她身兼導演、編劇、女主角,盛年之後她更願以「作者」身份參與電影

Q:都說藝術家是雙重性別的,尤其是像你這麼優秀的創作人,肯定會兼而有之。只是,你覺得自己內心哪種性別傾向更多一些?


A:就像你說的,是不是兩性都會有一點,必然會有的。我就覺得在男人身體裡面也有,我最近意識到其實男人的更年期可能更嚴重,真的會更嚴重,只是他不相信,他不認為。可男人有的時候不認為的事情是會在他們身上發生的。所以兩性在一體裡面是很自然的事情。只是在年輕的時候你某種荷爾蒙更多的時候,你會是這樣子。到我們年紀大的時候,荷爾蒙一定是慢慢在減低,必然會產生一定的變化。像我的聲音也是,年輕時一定是更女性的,我現在感覺聲音越來越沉,越來越男性化。這都是生理變化以後必然會產生的狀態。我不太刻意去強調一些事情,我只是說我還是蠻喜歡男女有分別,因為我相信異性相吸的感覺是快樂的,是美好的。所以到了年紀大了,夫妻兩個人相處久了,那個情感必然會演變成另外的情感,不管是家人也好,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定的名詞去形容,甚至是一種習慣吧。


文丨王諍


編輯丨劉淼


攝影丨解飛


劇照提供丨電影《相愛相親》劇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青年周刊 的精彩文章:

「時光隧道」的入口,可能就藏在這幾座荷蘭北部的小城 | 人間指南
大佬背後的大佬,來聽聽他和雷軍徐小平的故事!
你對北京這些大都市的初印象,可能都離不開他!
喚醒自己的身體,他們比你領先了一步!

TAG:北京青年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