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臧洪小傳:硬漢》第七節 聯盟瓦解

《臧洪小傳:硬漢》第七節 聯盟瓦解

「反董卓聯盟」成立之後,各路諸侯出於種種考慮,並未達成一致意見,遲遲不發兵,曹操義憤填膺,決定單獨行動、舉兵西進。為此,張邈又分出三千人,歸衛茲節制,協同作戰,同時,袁紹帳下的周喁前來參戰。諸侯之中,鮑信最為看好曹操,成為直接參与汴水之戰的最高級別將領。

曹操及其盟軍行至滎陽汴水,與董卓的部將徐榮遭遇,徐榮見盟軍勢大,決定軍隊後撤,以避鋒芒。盟軍主動出擊,向徐榮的陣地逼近,而曹操自然也在其中,他率領五千人,拚死力戰。徐榮絕地反擊,使得盟軍進攻受挫、軍心大亂,衛茲、鮑韜(鮑信的弟弟)戰死,鮑信受傷,而曹操本人也被亂箭射中。

曹操回到酸棗(今河南延津縣西南)後,見聯軍雖有十多萬人,但每日都只在設宴聚會,不圖進取,曹操十分不滿,便向他們進計:只要袁紹領河內兵到孟津;酸棗將領進駐成皋,佔據敖倉,在轘轅、太谷建立營塞,控制險要;袁術則由南陽到丹、析,入武關偷襲關中,如此天下形勢便可大定,又認為如果在此不圖進取,只會失去天下名望,招來恥辱。但是,張邈等人就是不接受曹操和建議。萬般無奈的曹操便帶夏侯惇、曹洪等人到揚州募兵,屯兵河內,轉而投靠袁紹。

另一方面,孫堅由長沙北上,一度擊退呂布,攻入洛陽。雖然孫堅攻進了洛陽,但聯軍中的各群雄相互之間結下仇怨、挑起內部起訌,兗州刺史劉岱殺了東郡太守橋瑁。由一齊對抗董卓的聯軍,轉為開拓自己的領土的軍閥。

關東聯軍在董卓討伐戰中,沒有取得較大的成果下,便告匆匆結束。初平元年(190)三月之後,關東聯軍在酸棗解散,諸侯各歸原來的轄區。而此時關東諸侯們不再管董卓不董卓了,拯救漢室已成了過去時,昔日戰友變成今日敵人,漢末軍閥混戰就此開始。

【讀史隨筆?核心意識】為什麼袁紹領導的關東聯軍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土崩瓦解。有人說,首先是軍事方面的原因。與強悍的涼州軍隊相比,關東聯軍雖然人數眾多,但戰鬥力卻相去甚遠;其次是政治方面的原因。各路諸侯都已經開始著手發展個人勢力,欲趁亂世稱霸一方。因此,誰都不願在討董的戰鬥中消耗自己的實力,更不希望潛在的政治對手比自己強大。這種分析有其合理的地方,但我認為,關東聯軍缺乏「核心意識」,沒有形成「核心力量」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袁紹雖然被推舉為「盟主」,事實上他沒有能力且他自己也不願意履行「盟主」的義務。曹操西進進攻董卓時,袁紹正在打冀州的主意;與張邈不和就要曹操殺了他,如此種種,袁紹為首的「聯軍」其實就是一盤散沙。現在常說,團結就是力量,核心才是保證。沒有核心意識,沒有形成核心力量的「結盟」註定是要失敗。鄧小平說過,「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這是對核心意識最通俗易懂的解釋。

【背景知識?孫堅其人】吳始祖武烈皇帝孫堅(155年-191年),字文台,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後裔。東漢末年將領、軍閥,三國中吳國的奠基人。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曾參與討伐黃巾軍的戰役以及討伐董卓的戰役。後與劉表作戰時陣亡。因官至破虜將軍,又稱「孫破虜」。其子孫權即為孫吳的開國皇帝。孫權稱帝後,追謚孫堅為武烈皇帝。(本節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余記 的精彩文章:

《田疇小傳:誓言》第四節 謁祭劉虞
《袁渙小傳:浩然正氣》第四節 袁術敬重
《袁渙小傳:浩然正氣》第一節 優良門風
《曹洪小傳:為了誰》第十四節 子廉之「廉」
《曹洪小傳:為了誰》第十一節 借絹風波

TAG:三國余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