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精工產品:瑞士GDF系列35毫米高射炮

精工產品:瑞士GDF系列35毫米高射炮

原標題:精工產品:瑞士GDF系列35毫米高射炮



瑞士是當之無愧的「小口徑高炮王國」,曾經研製了GAI系列20毫米高炮系統、25毫米系列高炮系統、GCF-BM2式30毫米雙管高炮系統和GDF系列35毫米雙管高炮系統。其中,瑞士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現為德國萊茵金屬集團的子公司)研製的35毫米GDF系列高炮在世界上的影響最大,許多國家裝備的35毫米自行高炮都與它有「血緣」關係,如德國「獵豹」、荷蘭「凱撒」、曰本87式、波蘭「勞拉」和英國「神槍手」等。近年來,在需求的牽引和技術推動下,35毫米高炮「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又得到了新的發展。

發展歷程


1959年,瑞士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根據當時的作戰需求研製成功了GDF-001式35 毫米雙管高炮系統。隨後除瑞士外,芬蘭、奧地利、西班牙、曰本、埃及、希臘等10餘個國家的陸軍也陸續裝備了該系統。之後瑞士又根據作戰需求的變化和技術的發展對該系統進行了不斷改進。1961年,以GDF-001為基礎研製成功了GDF-002,主要改進是用「防空衛士」火控系統取代了「超蝙蝠」火控系統,並配用了GSA MK3瞄準具和新的校準光學系統。後來的GDF-003和GDF-004也是以GDF-001為基礎改進而來的。



GDF-005式35毫米雙管高炮系統是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在其GDF-003式35毫米雙管高炮系統的基礎上於1985年改進而成的。該公司生產了兩種成套翻改設備,即NDF-A和NDF-C。前者可將GDF-001和002改進為GDF-003,後者可將GDF-001、002和003改進為GDF-005。改進工作完成後即進入批量生產。目前加拿大陸軍裝備了20門(1988年首批交付),塞普勒斯陸軍裝備了30門(1988 年首批交付)。


與GDF-003相比,GDF-005主要有如下改進:用康特拉夫斯公司的「炮王」光電瞄準具取代了GSA MK3式光學瞄準具,使火炮具備了雷達和光電兩套火控系統,提高了射擊精度和命中精度,增強了抗干擾能力;用兩個自動輸彈裝置代替了兩個備用彈箱,使該炮攜彈量由238發增加到280發,炮上操作人員由3人減至1人;將火炮電源(重450公斤)與火炮組成一體,簡化了射擊準備過程,提高了戰術機動性;配用新的薄壁榴彈,使單發毀殲概率達到75 % ;偽裝系統固定在武器上。


由於採取了以上改進措施,同過去GDF系列35毫米牽引高炮相比,GDF-005的作戰效能得到了很大提高,操作和維修大大簡化,高炮獨立作戰能力大大加強。


獨特組合


瑞士35毫米高炮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速射轉膛炮與先進的彈藥技術創造性結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高炮的性能。

35/11000型35毫米速射轉膛炮 該炮是由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自行投資研製的,1994年研製出3門樣炮。1994年初對第一門樣炮進行了發射試驗,共發射了數千發35毫米彈藥。由於採用機械點火發射和無鏈供彈方式,該炮可以發射現役所有35毫米彈藥,包括新研製成功的「阿海德」預製破片編程引信子母彈和正在研製中的易碎脫殼穿甲彈。


35/1000型轉膛炮採用氣動操作,射速達1000發/分,通常採用20~24發的連發方式來對付一個典型的空中目標。火炮上安裝有四葯室鼓形彈匣、遙控自動待發裝置和雙彈鏈輸彈系統。它可以攜帶228發35毫米彈藥,通過無鏈供彈系統從右邊供彈,一次性彈藥裝載可以對付大約20個目標。全炮由電池供電進行自動操作,並安裝有傾角自動化電子修正裝置。火炮的上架為機械浮動式。


「阿海德」預製破片編程引信子母彈 這是一種非常先進的35毫米高炮彈藥,全稱為「先進命中效率與摧毀」(AHEAD)彈藥。「阿海德」為集束式預製破片編程引信子母彈。它能夠利用攜帶的大量預製破片,形成一個直接指向目標的高密度破片束,以攔截和毀傷空中目標。該彈藥不僅可以用於防禦巡航導彈、空對地導彈、攻擊機和無人機等空中目標,還能有效摧毀卡車,並且能夠壓制裝甲車輛的光學部件。目前,至少有6個國家購買了「阿海德」彈藥。



「阿海德」彈藥主要由彈體、152枚鎢金屬柱形子彈(亦稱破片)、拋射葯、可編程電子時間引信、數據接收線圈等部件構成。子彈占彈丸重量的67 % ;拋射藥用於終點處開艙;可編程電子時間引信位於彈尾部,根據裝定的時間信號控制彈丸開艙;數據接收線圈嵌在彈尾外側,用於接收引信數據。35/1000型轉膛炮的炮口處裝有3個線圈,前2個線圈測量彈丸的炮口速度,火控計算機根據該速度及雷達探測到的目標數據算出彈丸的最佳引爆時刻,並在彈丸通過炮口第3個線圈時將數據賦予彈丸的接收線圈,隨之完成電子引信的時間裝定。

彈丸根據裝定的時間在目標前方最佳位置炸開彈體,釋放出彈體內的152枚鎢金屬柱形子彈,形成一片子彈雲。子彈與來襲目標的相對速度可達1200米/秒,並以1000轉/秒的高速度旋轉以保持飛行穩定。火炮系統對目標完成一個點射,通常連續射出9~25發不等的彈丸,可在目標前方形成一堵任何目標都難以逃避的密集的「彈幕牆」,極大提高了火炮的命中精度,可有效地摧毀各種導彈、無人機和直升機等空中目標,其殺傷概率遠遠超過普通35毫米炮彈。


「阿海德」彈藥的作戰距離大約在4公里以內,對於速度較高的目標(如反輻射導彈),一個點射射出的25發彈丸足以使目標在1.5公里以外被毀傷或失去作戰能力,從而確保失靈導彈有較大的偏航距離,避免其慣性衝撞對被保衛目標造成破壞。


除「阿海德」集束式預製破片編程引信子母彈外,瑞士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還在研製另外一種新概念高炮彈藥——易碎脫殼穿甲彈(FAPDS)。這是一種兼有穿甲彈和殺爆彈功能的新型防空彈藥,飛行速度快,命中概率高。它不僅可以像常規穿甲彈那樣穿透防護裝甲,而且材料獨特的彈芯在與目標撞擊過程中破碎後形成的「破片能量雲」,能在目標內部產生二次殺傷效應,適用於對付武裝直升機和輕型裝甲車輛。


彈炮合一

為使35毫米高炮立於不敗之地,20世紀90年代以來,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一直在根據技術的發展和需求的變化對其不斷進行改進,研製成功了35/1000 型35毫米速射轉膛炮和該炮配用的「阿海德」子母彈藥。從此以後,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以35/1000型35毫米速射轉膛炮為基礎,綜合先進的導彈技術,走上了彈炮結合之路,先後研製出了「天盾」彈炮結合防空系統和「空中巡警」機動式彈炮結合防空系統。


「天盾」彈炮結合防空系統 該系統於1995年6月對外公開,1995年底完成研製工作,1996年6月開始進行打靶試驗。1997年底,「天盾」在西班牙成功地進行了打靶試驗。它不但可以對付飛機和直升機,還可以對付戰場上的其他許多目標,包括巡航導彈、無人機和精確制導炮彈等。目前該系統的研製試驗工作已全部完成,接到訂單後即可投入生產。和35毫米GDF高炮系統相比,「天盾」防空系統重量輕、體積小,生產費用也較低,且易於在用戶所在國進行生產。該系統所有主要裝置都裝在各自的基架上,基架都根據國際集裝箱標準(2.44米×3.00米)用角鐵和鎖扣固定,便於用吊網吊運。這樣,每個裝置都可以用叉車裝到卡車和火車上或運輸機內。該系統最重的部分僅3噸,可以用直升機快速部署到大樓、石油鑽探平台和其他重要的戰略目標頂部。兩輛6×6卡車(各裝備一個液壓起重機)可以對整套「天盾」防空系統進行快速遠程運輸。



「天盾」防空系統的反應時間極短,從目標探測到開火攻擊所需時間僅4.5秒。一個典型的「天盾」防空系統由兩門135毫米35/1000型速射轉膛炮、一部「阿達茨」(ADATS)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和一個新型模塊式火控裝置組成。35/l 000型速射轉膛炮用於對付4公里以內較近距離上的目標,4~10公里較遠距離上的目標則由「阿達茨」防空導彈進行防禦。「阿達茨」防空導彈發射裝置是加拿大厄利空宇航公司研製的一種無人操縱的導彈發射裝置,能攜帶8枚導彈。「阿達茨」防空導彈的最大飛行速度大於3馬赫,有效射程為10公里。發射裝置的頂部中間位置安裝有光電跟蹤雷達,用於單獨對目標進行被動式搜索和跟蹤。


「天盾」彈炮結合防空系統的火控系統由自動探測裝置和獨立指揮所兩部分組成,這樣組成的優點是在面對反輻射導彈的攻擊時,能提高操作手的生存能力。當探測裝置的搜索雷達將目標移交給指揮所後,指揮所就開始對目標進行自動跟蹤,或由指揮所里的導彈操作手使用電視或前視紅外感測器對目標進行人工跟蹤。編碼激光束對導彈進行自動制導、攻擊目標。指揮所里有兩名操作手負責整個指揮和控制操作,其中一位負責指揮和作戰,另一位負責目標跟蹤。指揮所里還有發電機、數據處理機和數據傳輸設備。如果需要,這些裝置可以從指揮所移出放置在建築物中。


探測裝置都裝在同一基架上,上部是X波段脈衝多普勒搜索雷達,下部是跟蹤雷達,跟蹤雷達右側是光電跟蹤裝置。搜索雷達和跟蹤雷達可以自動進行邊跟蹤邊掃描的目標探測報警和威脅評估,然後把結果交給光電跟蹤裝置。光電跟蹤裝置是一個電視/激光/前視紅外光電組件,具有高度的動態探測性能,可以對目標進行不受任何干擾的精確跟蹤。探測裝置還具有航向人工水平規正功能和傾角自動化電子修正功能,由於採用了雷達和光電綜合探測裝置,因而具有良好的抗電子干擾能力。


現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全球發起的所謂「反恐戰爭」為「天盾」系統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反恐城區作戰中,武裝分子躲藏在暗處發射的火箭彈、炮彈和迫擊炮彈(RAM)給美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如何有效地對付RAM威脅(C-RAM,意譯為「反炮火威脅」)成為美軍正在研究的重大課題。為了應付這類威脅,瑞士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目前正在對「天盾」系統進行改進,使其能夠有效地對付RAM威脅或使其喪失戰鬥力,包括改進「天盾」系統的探測與跟蹤雷達、對系統進行綜合比較評定研究,使火炮門數、發射速率和「阿海德」彈藥達到最佳匹配。在彈藥的改進上,該公司目前正在嘗試兩種方案:一種是在「阿海德」彈藥中裝填較多但重量較輕的子彈藥,以破壞迫擊炮彈的引信;另一種是在「阿海德」彈藥中裝填較少但重量較重的子彈藥,使其對整枚迫擊炮彈更具殺傷力。35/1000型轉膛炮的射速僅為200~1000發/分,這是由於較低的射速能夠將彈丸的散布降到最低。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目前正在研究採用什麼射速能夠達到防禦RAM威脅的最佳效果。該公司還將研究主動式指令散布控制技術,以對35/1000轉膛炮進行改進。


美國陸軍已於2004年購買了一套「天盾」系統。採用上述改進措施後,美國陸軍將在下一次遠征部隊演習中部署使用這套「天盾」系統,以檢驗其對付RAM威脅的能力。


「空中巡警」機動式防空系統 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於2004年在巴黎舉行的歐洲防務展上,展出了一種能夠快速部署的新型「空中巡警」(SKY RAANGER)機動式彈炮結合防空系統。該系統能夠滿足對付未來多種空中威脅對高機動性防空系統的需求,並能擔負地面防禦任務。展覽結束後,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的官員透露,該系統將繼續進行試驗,其整體研製和鑒定工作原計劃於2005年完成,2006年開始生產。


系統在研製伊始曾被稱為「斯帕茲」(SPADS,「自行防空系統」的縮寫)機動式地面防空系統。它主要由四部分組成:「空中巡警」高炮系統、「空中巡警」防空導彈發射系統、配有綜合控制申心的「空中巡警」雷達系統和指揮所,可由C-130運輸機空運。每部分都可安裝到裝甲人員輸送車底盤上,如廣泛使用的莫瓦格「皮蘭哈」III 8×8輕型裝甲車(展出的「空中巡警」高炮系統就安裝在該底群上)。「空中巡警」系統如何配置要根據任務而定,通常情況下是1部雷達、2門高炮和1部導彈發射裝置配合使用。在危機反應作戰中用於保護快速反應部隊時,一個典型的「空中巡警」系統應包括 1 輛雷達車、1~2輛導彈發射車、3輛高炮作戰軍,還很可能包括1輛指揮車。



「空中巡警」高炮系統是一種安裝在自行底盤上的遙控炮塔裝置,炮塔上裝備35毫米35/l000型轉膛炮。電力驅動的無人炮塔正面寬2.17米,兩邊長2.61米,重1.5~2噸。該炮塔外形低矮,僅高出載車頂部0.84米,光電探測裝置的高度為1.38米。炮塔底部直徑為1.43米,其連接部位在載車上所佔面積也非常小。該炮塔頂端裝備有獨立的光電探測裝置,用於對直視範圍內的目標進行識別和跟蹤。炮塔通過保密的無線電數據鏈從「空中形警」系統獲取空中目標數據,也可以從其它外部探測裝置獲取目標數據。炮塔上裝備的無源跟蹤系統包括紅外/TV攝像機和激光測距機。


「空中巡警」防空導彈發射系統將以德國STN阿特拉斯公司研製的近程防空導彈(ASRAD,亦音譯為「阿斯拉德」)發射架為基礎。這種攜帶4枚待發導彈的發射架能夠發射「火流星」、「針」、「西北風」、RBS70和「毒刺」等多種防空導彈。其中,「火流星」由瑞典薩伯-博福斯動力公司研製,是早期RBS 70系列導彈的後續型號,採用激光制導方式。


「空中巡警」自行式雷達系統是以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義大利分公司的新型X-TAR三維I波段(X波段)搜索與目標捕捉雷達為基礎進行研製的。X -TAR雷達為採用電子穩定的相控陣脈衝多普勒雷達,其最大作用距離為25公里,每分鐘轉數40轉,具有行進間搜索能力,高低掃描範圍70度。它可以探測、鎖定並跟蹤多種空中目標,進行分類和威脅評估後,將其分配給武器平台進行攻擊。在行軍中,雷達可以收起。該雷達具備目標分類、邊跟蹤邊掃描、抗電子干擾和一體化敵我識別能力。由於計劃為雷達配用紅外光電搜索與跟蹤探測裝置,所以該系統最終將具備更強勁的目標探測和跟蹤能力。


「空中巡警」系統的自行式戰術指揮所包括兩個操作人員工作站,其主要功能是計劃和協調該系統各組成部分之間的作戰行動,並將其與整體防空網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該指揮所一般裝備在旅或戰鬥群司令部一級。 


2005年下半年,土耳其FNSS公司與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達成一份協議,將購買「空中巡警」防空系統。如果土耳其陸軍司令部最終同意採用該系統,那麼FNSS公司將根據協議對該系統進行許可生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輕武器講堂 的精彩文章:

暴風雨式的打擊:俄羅斯9K58(BM-30)龍捲風式火箭炮系統
來看看印度「皮納卡」多管火箭炮
簡介美國M202式多發燃燒火箭彈發射器
造型犀利,口徑超大——克羅埃西亞RT-20反器材步槍

TAG:輕武器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