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聞一多兒子的畫里,長滿了父親的骨頭和鮮血,基因好強大

聞一多兒子的畫里,長滿了父親的骨頭和鮮血,基因好強大

關注「陳洪標寫字說畫」給你更精彩

你是否還記得油畫作品《紅燭頌》中的聞一多先生?畫面中,成千上萬支正在燃燒的紅燭和熊熊烈火構成了一個悲壯的場面,展現出聞一多先生大無畏的革命情懷,令人過目難忘,成為了中國革命歷史畫中的經典之作。這幅作品是由聞一多先生之子聞立鵬創作,現收藏於中國美術館。

不僅是《紅燭頌》,父親聞一多特殊的命運軌跡,直接給了聞立鵬很深的心靈影響。他多數作品的顏色是濃烈的,這是一種熱血的激情。紅色的塗抹,黑白的反差,大悲憫與大情懷相互融合,造成一種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無論是革命題材人物畫還是風景畫,崇高壯美可以說是聞立鵬作品的真實寫照。

如同畫面中的激情澎湃,86歲高齡的聞立鵬依舊精神健碩。聞立鵬的回答直接、樸實,如同他的作品一樣,令人感受到一種真摯的情感,往事就此一幕幕浮現……

【藝術家聞立鵬簡介】

聞立鵬,1931年生,湖北浠水人。受家庭影響從小喜歡藝術,1947年入晉冀魯豫解放區的北方大學文藝學院美術系學習,受教於羅工柳、王式廓等先生,1958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196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班並留校任教。曾任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顧問、研究員。

談藝術啟蒙:父親影響我一生,王式廓、羅工柳帶我「入門」

藝術家的藝術面貌總是孕育於他所處的時代之中,並受其時代和經歷的影響。聞立鵬的油畫作品與他的家庭和人生經歷是分不開的,他用真摯的情感去表達繪畫對象,追求崇高壯美的藝術境界。

「幾乎每次接受採訪的時候,都會被問到我父親,確實,父親對我的影響很大,而且是一輩子的。當年得知父親被暗殺的消息後,對我的震撼很大。如果說之前和其他同齡的孩子一樣比較貪玩,在那之後,我開始真正去思考一些事情了。」

《激情歲月》

聞一多先生被暗殺之後,聞立鵬和家裡人一起去了解放區,由於年紀還小,組織上安排他到晉冀魯豫邊區的北方大學學習。「我哥哥喜歡畫畫,我父親經常也會畫一些速寫,我看了之後覺得十分有趣,可以算說從小就受到了他們的影響。」於是,聞立鵬在北方大學文藝學院美術系邁出了自己繪畫人生的第一步。

當時的院長是光未然,美術系教學主要由王式廓、羅工柳負責。雖然都是名師,但是聞立鵬在學校進行專業學習的時間並不多。「當時進入學校沒幾天,就和其他同學一起去農村參加了『土地改革』,一去就是半年。當時大學教學是解放戰爭時期,學校倡導在革命實踐中進行鍛煉和學習。在專業上只是畫了一些速寫,了解了一些繪畫的基礎知識。」

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後,北方大學併入了華北大學,美術系屬於華北大學三部。同年,華北大學三部又和徐悲鴻擔任校長的國立北平藝專進行了合併,成立了中央美術學院。「我在中央美院是邊學習邊工作,負責學院的團委工作。我是想多學習啊,但是要服從大局,當時新中國剛成立,美術幹部比較缺乏。」

《交響紅白黑》

工作一段時間後,經過聞立鵬的申請,組織同意他進入中央美院油畫系本科班學習。「我是插班生,從二年級開始學的,一直到1958年畢業。那個時期對我影響最大的是王式廓先生,他在素描上帶我『入門』了。」通過系統學習,聞立鵬在素描造型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為他今後的藝術創作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聞立鵬於1961年至1963年繼續在中央美院油畫研究班學習,在他看來,那是他油畫學習中最重要的階段。油畫研究班由文化部主辦,教學點設在中央美院,教學由從蘇聯進修回國的羅工柳主要負責。「通過在油畫研究班的學習,羅工柳先生在油畫色彩上帶我『入門』了,我真正明白了該如何用油畫的藝術語言和觀念去表達對象,明白了該如何用色。」

通過王式廓、羅工柳的言傳身教,聞立鵬找到了油畫語言中的奧妙。「這時候才算真正進入了油畫這扇門,於是自己開始創作,開始思考,以前都是用素描觀念在畫油畫。」

談油畫創作:《紅燭頌》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和朱乃正在青海的一次相聚

為了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1978年的時候,聞立鵬開始構思《紅燭頌》的創作。「其實自己學了繪畫以後,就一直想畫我父親,但是總覺得自己的火候和功力還不夠,這時候,我覺得時機差不多成熟了。」

1978年,聞立鵬到青海去深入生活,進行採風寫生,專程去看望了自己的同班同學朱乃正,當時朱乃正在青海工作。由於青海的電力不足,經常停電,每天晚上都要點蠟燭。有一天,在朱乃正家裡,聞立鵬坐在桌前,看著後面燃燒的紅燭,突然來了創作靈感。「當時那個蠟燭不是特別好,還沒燒多久,就全化了,很多蠟往下流,我當時覺得蠟燭的造型非常好,感覺就像在流淚一樣。」回到北京之後,聞立鵬用了兩周時間,一氣呵成,完成了這幅他一直想畫的作品,充滿著熾熱情感的作品。

《紅燭頌》

「畫中聞一多的形象源於我父親生前最喜歡的一張照片。當年在昆明的時候和學生一起去旅行,學生給他拍的,一直掛在家裡牆上,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張。」於是,聞立鵬就將這個經典的聞一多形象和紅燭燃燒的意象融入到了畫面中。作品名字叫做《紅燭頌》,則是因為聞一多先生有一首詩叫做《紅燭》,聞立鵬說畫這張畫的時候反覆在讀這首詩。「紅燭啊!這樣紅的燭!詩人啊,吐出你的心來比比,可是一般顏色?……」時隔多年,在和記者的交流的時候,聞立鵬又動情地背起了這首詩。「我覺得這首詩最能代表我父親的革命心境和人格,詩的內容也特別好。所以,我盡量把他的文學意境轉變成繪畫意境。我把紅燭和大火兩個意象融合在一塊,加上這個經典的形象,形成了這張作品。」

從情感上來說,聞立鵬畫烈士題材比一般人感觸更深,有了情感畫面才有生命力。從1963年中央美院油畫研究班的畢業作品《國際歌》,到上世紀70年代末《紅燭頌》和《大地的女兒》相繼創作問世,再到80年代之後將繪畫投向大自然,聞立鵬不僅在繪畫形式上不斷追求,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藝術風格,同時不斷追求崇高壯美的藝術境界。「我畫風景也是當成人來畫的,風景畫如果你看到什麼畫什麼,那是照相機,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引起人們的共鳴。」

談油畫發展:不忘初心,年輕畫家一定要堅定自己的藝術追求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油畫創作思路相對比較窄,所有人都是用寫實主義的手法畫相近的題材。雖然大家都在用心去畫,也誕生了一批好作品,但從藝術角度來看,缺乏多樣化,藝術創作被封閉在一個小圈子裡。」

1984年,第六屆全國美展油畫展在瀋陽召開,雖然當時已經開始改革開放,但文化思想還沒有完全解禁,不論是藝術風格探索、藝術觀念更新,還是創作自由,都有一定的框框。同時舉辦的研討會上,作者發言也小心謹慎。「當時這些創作者只注重主題,但是對於如何用合適的形式來表達這個主題則不夠重視,所有的作品基本都一樣,概念化、公式化,千人一面,這是第六屆全國美展油畫展最大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油畫界舉行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學術活動——黃山會議,聞立鵬在會上圍繞藝術個性化問題進行了發言。「會議非常熱烈,大家各抒己見,效果非常好,吳冠中更是語驚四座。」回憶起那段歷史,聞立鵬記憶猶新,「在那之後,情況馬上就得到了改變,之後各個大展中的作品開始變得多元化了,漸漸有了個人不同的藝術風格。」

《胡楊系列之一》

「現在很多畫家就是為了畫而畫,單純追求油畫技術的本身,缺乏一些深度的思考,用油畫的技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十分重要,畫家要有自己的藝術追求。」在聞立鵬看來,一張好的畫一定能體現出作者的創作激情。「現在很多畫就像工廠生產的產品一樣,按照色彩規律機械地畫,沒有感情,看不出作者的激情點在哪裡,無法讓觀者產生共鳴。現在的商業化對年輕畫家衝擊很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希望年輕畫家要保持初心,要堅定自己的藝術追求,不能說是為了作品的商業價值而去繪畫,一味迎合市場。如果畫家有自己的藝術追求,能讓市場來迎合你,那是好事。」

相比於現在很多人退休之後的不習慣,聞立鵬覺得自己退休之後,反而更忙了。「我從中央美院退休後和詹建俊先生等一起在做中國油畫學會的工作,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平台推動中國油畫的發展,盡自己的綿薄之力。我們幾個人沒有私心沒有矛盾,同心同德在朝著一個目標共同努力。」

未來,聞立鵬還想繼續畫一些革命歷史題材畫,包括江姐、方誌敏、李大釗等。「看了很多書,他們的事迹非常感動我,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構思,希望能一張張畫出來。」雖已耄耋之年,但是聞立鵬對於油畫藝術的追求卻是初心不改,孜孜不倦。

文 | 夏超 | 美術報

關注「陳洪標寫字說畫」給你更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洪標寫字說畫 的精彩文章:

一位中文系漂亮女生玩自媒體,成為獲獎專業戶的四個小故事
俄羅斯油畫巨匠莫伊謝延科代表作,寫實的戰爭題材油畫你喜歡嗎?
俄羅斯油畫巨匠莫伊謝延科代表作,寫實的戰爭題材你喜歡嗎?
陳凌廣:讓中國畫呈現出一種新的圖式和意境表達
中國書法史上最長草書長卷,黃庭堅21米《廉頗藺相如列傳》太絕了

TAG:陳洪標寫字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