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的「灰身滅智」究竟是什麼意思?

佛教的「灰身滅智」究竟是什麼意思?

佛教的「灰身滅智」究竟是什麼意思?



灰身滅智,又稱「焚身灰智」「無餘灰斷」,簡稱「灰滅」「灰斷」,意即證入無餘涅槃,燒毀所依色身、滅絕心智。

關於灰身滅智,在諸多經論註疏中都有詳細解釋。


如《肇論》云:「所以至人灰身滅智、捐形絕慮,內無機照之勤,外息大患之本。」


《金剛仙論》卷九:「小乘人斷三界煩惱,盡分段生死,灰身滅智,入無餘涅槃,善惡因果一切俱舍。」


《維摩詰經玄疏》卷五:「若入無餘解脫,灰身滅智,猶如虛空無所施為。」

《摩訶止觀》卷五:「灰身滅智,乃是有作四諦。」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灰身故無身,滅智故無智。」


《金光明經玄義》卷上:「若三界煩惱盡,證有餘涅槃;焚身灰智,入無餘涅槃。」


由此可見,二乘人斷三界煩惱之後,便入於火光三昧中,燒身滅心,而歸於空寂無為的涅槃境界,這也是二乘行者的最終目的。


所以灰身滅智,就是將肉身焚燒成灰、將心智滅除之意。小乘佛教認為這才是真涅槃,但大乘佛教認為只是方便施設的化城,須歷經無量數劫的長久時間,在方便有餘土開講《法華經》時眾生才得都成佛道(即入無餘涅槃)。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怎麼樣才能做到不住於相
念佛的時候,也不要忘了講戒
一個「行」字濃縮佛法精華
修行時要善用其心,不要辜負光陰
撇不幹凈,臨命終時就是障礙

TAG:南普陀寺 |

您可能感興趣

頭頂爺爺灰身披酷紋身,這位37歲大叔帥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