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俄探險家盜掘中國古城揭秘一個古老王朝,掠數萬珍品至今未整理完

俄探險家盜掘中國古城揭秘一個古老王朝,掠數萬珍品至今未整理完

19世紀末20世紀初,已經處於封建社會末期的中國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但就在這一時期,在文物考古方面卻出現了幾個重大的發現,比如殷墟甲骨、敦煌古城、黑水城等。這其中有些是中國人自己的發現,還有一些是外國探險家出於文化侵略的目的對中國進行的文化掠奪。

1900年,俄國文物販子波塔寧、奧布魯切夫等就打聽到在中國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有一座古城遺址「哈拉浩特」(也叫黑水城),擁有大量寶藏。他們想通過當地人打聽去黑水城的路,都遭到拒絕或被引向歧路。1908年3月19日,俄國俄軍上校、俄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科茲洛夫奉彼得堡的命令,帶著4名同伴再次向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出發

俄探險家盜掘中國古城揭秘一個古老王朝,掠數萬珍品至今未整理完

科茲洛夫(右二)與其探險隊員

居住在巴丹吉林沙漠邊緣的是土爾扈特部的一支,科茲洛夫找到蒙古王爺巴登札薩克並用所帶的西洋新鮮玩意和鋥亮的左輪手槍獲得了他的好感,最終王爺指派一個叫做巴達的人作為嚮導,帶領他們前往「黑水城」。巴達心裡非常矛盾,因為在當地人傳說中,這個沙漠中的古城又被叫做「詛咒之城」,雖然埋藏著無數珍寶,但每個走進它的人,都會被厄運詛咒。

但有王爺的命令,巴達也無可奈何。巴達是個好的嚮導,他在毫無標記可循的沙漠中,準確無誤地帶領著探險隊一路行進。4月1日,「黑水城終於出現在這群探險家的面前,他們立即被這個巨大的遺址震撼了,狂叫著沖入城中。

俄探險家盜掘中國古城揭秘一個古老王朝,掠數萬珍品至今未整理完

黑水城遺址

這座廢棄的古城東西長434米,南北寬384米,周圍約1600米,官署、府第、倉敖、佛寺、佛塔、民居和街道遺迹仍依稀可辨,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約13米的覆缽式塔一座,西南角有伊斯蘭教拱北一座。科茲洛夫立即在古城遺址內進行發掘和搜集古物的活動。科茲洛夫抑制不住驚喜:「地層中或地表上發現的每件器物,都會引起大家的共同興奮之情。我用鐵鏟挖掘幾下就發現一幅繪在畫布上的佛像,那種驚喜充滿心的感覺,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4月1日到13日,科茲洛夫在城內到處亂挖亂掘,僅在城西南的一座佛塔中就挖出了3本西夏文書本和30本西夏文小冊子,佛塑、麻布和絹質佛畫、錢幣、金屬碗、婦女飾物、日用器具、佛事用品以及波斯文殘卷、伊斯蘭教寫經和西夏文抄本殘卷等物品,一下子裝滿了10個大箱子。在王爺的幫助下,這批文物通過蒙古郵驛分批經由庫倫運往聖彼得堡。

俄探險家盜掘中國古城揭秘一個古老王朝,掠數萬珍品至今未整理完

西夏絕世孤品《雙頭佛像》,俄羅斯埃爾米塔什博物館藏

當這批珍貴的包裹被俄國皇家地理學會一一打開的時候,歷史、地理學家們被驚呆了,他們給科茲洛夫的發現賦予了更大的意義:這個廢墟屬於一個中國古代神秘的民族政權——西夏王朝。這個延續了數百年、在中國古書中被記載了無數次的古國,驚動了整個西方。

這個地區在古代被稱為居延海,在西夏建國以前,這一帶就已有大量党項居民,西夏建國後,為了加強這一地區的管理,派重軍駐守,黑水城逐漸變成一座經濟、文化很發達的繁榮城市。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領大軍攻克了黑水城,並由此南下滅亡西夏。直到明朝初年,大將徐達在這裡和蒙古人發生了一場血戰,黑水城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同時,因為額濟納河的河水越來越少,水源漸漸枯竭,在西夏王朝輝煌一時的黑水城,逐漸被漫漫黃沙掩蓋,但卻留下了大量寶藏。

俄國命令科茲洛夫繼續挖掘,他於1909年6月重返黑水城,30多座佛塔塔身和塔基都被一一刨開,80%的佛塔毀於一旦。尤其在6月12日,位於西城牆的一座佛塔被科茲洛夫掘開,裡面遍布神像,塑像的尺碼與真人一樣,疊放著大量的書籍、簿冊和經卷、佛畫。科茲洛夫等人用了9天時間,才把裡面的文物搬空。

俄探險家盜掘中國古城揭秘一個古老王朝,掠數萬珍品至今未整理完

俄國掠走的黑水城文物之一

經過9天的掠奪式挖掘後,科茲洛夫帶著從數量到質量都比第一次挖掘更為豐厚的文物,他用40頭駱駝才把這些文獻從沙漠深處運出。還有一部分文獻、文物無法運走,科茲洛夫把他們藏在一個秘密的地方掩埋起來。但由於流沙的影響,他這次掩埋的寶藏至今也沒有被找到。1926年,科茲洛夫又來了第三次,至於帶走了多少物品,至今不詳。

科茲洛夫從黑城盜掘的文獻有舉世聞名的西夏文刊本和寫本達8000餘種,還有大量的漢文、藏文、回鶻文、蒙古文等書籍和經卷2萬多卷,以及鐵器、織品、雕塑品和繪畫等珍貴文物,其中《番漢合時掌中珠》、彩繪雙頭佛和元代紙幣等舉世無雙。這些文物文獻數量很大,版本大都完整,是研究西夏王朝甚至於和西夏王朝同時的宋、遼、金王朝,還有元朝歷史的「無價之寶」。

俄探險家盜掘中國古城揭秘一個古老王朝,掠數萬珍品至今未整理完

俄國掠走的黑水城文物之一

本來西夏文已經是一種死文字,但這次發現的《番漢合時掌中珠》是一本西夏人編撰的西夏文中文雙語字典,是翻譯西夏文的依據,是一把能打開西夏文獻寶庫的「鑰匙」,這一發現轟動了當時的國際漢學界。黑水城西夏文書,也因此成為繼殷墟甲骨、敦煌遺書之後的中國第三大考古文獻發現。

繼科茲洛夫之後,英美等國考察隊也紛紛來到黑水城,但是他們收穫不多,因為俄國人已經把黑水城幾乎掏空了。俄國學者不惜代價,直到1996年才逐步完成文獻初步整理工作,前後花費時間約一個世紀,可見這批文獻數量之浩繁。目前俄國的文獻整理工作仍在繼續進行中。截止到今天俄國方面出版文獻13冊,僅是價值相對較小的一部分,大量珍貴文獻俄國至今尚未出版。

這些重要的文獻典籍大量流失到海外,除俄國外,還有一部分保存於英、法等國的研究所或者圖書館中,中國的研究者們需要遠涉重洋,到外國的圖書館中去查找、抄錄。「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日本,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黑水城西夏文獻。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磨坊 的精彩文章:

北魏制度「立子殺母」,但此女寧死也要生子,終權傾天下導致亡國
隋煬帝逼死哥哥楊勇,1400年後他的墓被挖開,挖的人也叫楊勇
宋軍進攻路上發現幾個盒子,打開一看全軍覆滅,至今白骨盈野
盜「司馬懿墓」卻發現墓主另有其人,墓誌記載此人輝煌又悲慘一生
名將:你個斜眼瘸子給我當侍從?瘸子:別以貌取人!最終也成名將

TAG:歷史磨坊 |

您可能感興趣

此古城曾誕生中國一個輝煌王朝,卻被俄羅斯人盜掘,如今面目全非
他是中國最完美皇帝,陵墓卻葬在爛泥灘下,數千年來無一人盜掘
史上四大牛人盜掘「千古第一陵」秦始皇陵,引發一系列大謎團
中國最傳奇的陵墓,裡面住著一個女人,至今唯一未被盜掘帝陵
遼代帝王陵被古今賊人盜掘調查,省領導之子組織百人「濾坑」
這位皇帝為何深受漢朝老百姓的愛戴,他的陵墓至今未被盜掘
為何中國只有元朝皇帝的墓沒被盜掘?只因為蒙古人特殊的喪葬制度
一三百年王朝的開國皇帝,死後卻被葬屍麥地,千年來任人踐踏盜掘
揭秘:宋朝陵寢被盜 盜掘皇帝頭骨竟制尿壺
中國有一座皇陵裡面珍寶無數,由於一場自然災害,至今從未被盜掘
大清朝唯一未被盜掘的皇帝陵墓,四點原因無人願盜
日本盜掘了中國無數古墓,為什麼不敢挖自己家的?
實拍被孫殿英盜掘的慈禧陵墓現狀:曾經珍寶無數,如今只剩下棺槨
日本人到底盜掘了多少座中國古墓?古遺址成日本菜園子,想挖就挖
江西一老闆從破廟中盜掘到幾罐子金銀財寶,對外謊稱中福彩大獎
日本人不考古?可是他們曾盜掘了一座明朝古墓
孫殿英為何盜掘慈禧陵墓?他說了一條理由三個好處
孫殿英盜掘慈禧和乾隆陵墓的珍寶都去哪了?一部分被此人黑吃黑了
清朝至今唯一未被盜掘皇陵 讓盜墓賊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