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澳狙擊手用巴雷特重狙創2800米狙殺紀錄,中國何時能追上?

澳狙擊手用巴雷特重狙創2800米狙殺紀錄,中國何時能追上?

隨著精密光學工業、機械技工和化工水平上的不斷進步,包括瞄準鏡和彈藥在內的狙擊步槍在製造裝配精度和材料性能的不斷提升下,一次又一次刷新著實戰射程記錄。目前最新的記錄達到2800米,由澳大利亞的狙擊手在阿富汗創造。


一:2800米的實戰記錄是怎麼刷出來的?


優秀的狙擊水平永遠建立在槍、彈、鏡、人四大基礎支柱上。槍械與彈藥的組合,提供了最基本的射程與精度性能——說的極端一點,什麼樣的神槍手也不能用手槍這樣的小擼管去打1000米外的目標。而瞄準鏡的性能——包括它與槍械平台的結合方式精度、牢固性,則決定了射手的瞄準能有多精確,槍彈准卻瞄的不準,那同樣也是枉然。


澳狙擊手用巴雷特重狙創2800米狙殺紀錄,中國何時能追上?



圖:國家經濟發達帶來的較高程度教育普及、裝備水平優秀、高薪酬勞的職業化軍旅生涯,加上地廣人稀的國情,使得澳軍雖然規模很小,但擅長遠距離射擊的狙擊手卻很多,比例遠大於其他國家軍隊


有了好的裝備,還必須有優秀的射手才能發揮。而在這些基礎性的方面,澳大利亞軍隊都做的不錯。澳大利亞和軍事大國、強國都不怎麼搭的上邊,陸軍總共都不到2.6萬人。但它作為英聯邦體系下的發達國家,以及高度職業化的軍隊,在裝備(大量引進歐美先進型號)和訓練水平上都擔得起小而精的評價。

尤其是作為獨霸一整塊大陸(雖然是最小的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總人口才只有2400來萬;在每平方公里平均不到3個人的情況下,步兵技能訓練極為注重遠距離射擊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不過就算特殊的國情讓澳大利亞軍隊盛產遠距離上的神射手,那也得有合適的戰場來發揮。



澳狙擊手用巴雷特重狙創2800米狙殺紀錄,中國何時能追上?



圖:在阿富汗使用M81A1的西方狙擊手


阿富汗高原眾多,地形開闊植被稀少,遠距離上仍然擁有良好的觀察瞄準條件;尤其是稀薄的空氣密度,大大降低了子彈飛行中的速度損耗,彈道更平直、受橫向風力等外來因素的干擾程度更低。在阿富汗很多地方射擊1000米的目標,比在低海拔地區射擊7、800米距離上的目標的難度還要更低。這也是近年來2000米以上距離的狙殺記錄,大多數都來自阿富汗的關鍵原因。

當然,對於遠距離射擊這樣不可控因素極多的事情來說,極限記錄必然存在著很大的運氣成分,這毋庸置疑。要知道英語中「遠距離射擊」(long shot)的另一重意思,就是「希望渺茫、只能聽天由命」。


比如這次射擊中,子彈飛行時間長達6秒,而任何瞄準、修正都是建立在射手扣動扳機以前觀察到的情況基礎上;這期間只要目標動了幾步,或者一陣意外的風吹過,子彈都會落空。實際上兩名射手針對同一目標、同時開火,就是試圖提高命中概率的結果。


二:聞名遐邇的巴雷特重狙在同類中性能如何?


不過這兩名澳大利亞狙擊手運氣最好的表現,莫過於他們居然是用巴雷特M82A1狙擊步槍完成的2800米狙殺。老實說,這簡直就像一身最普通最爛大街裝備的兩個玩家,把一群渾身史詩裝備的高玩們長期干不倒的高級BOSS給硬推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不該輪到這把槍來刷新記錄。



澳狙擊手用巴雷特重狙創2800米狙殺紀錄,中國何時能追上?


圖:朗尼·巴雷特此前是美國田納西州的攝影師,愛好槍械但從未接受過專業的武器設計訓練。1981年,他想設計一支大口徑半自動步槍了,於是他就做了;不到1年時間,他拿出了樣槍,開起了公司,把產品賣到了全世界。很典型的美國夢劇情。


巴雷特M82系列之所以出名,是它恰好趕上了好時候;當時美國軍隊需要擴展1000米、以及更遠距離上的精確壓制、破壞火力。而世面上當時合適的12.7毫米半自動狙擊步槍可沒有今天這麼多,只有巴雷特M82系列比較靠譜;於是它順利的入選了陸戰隊、陸軍、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


隨著海灣戰爭爆發,M82A1狙擊步槍展現出來了非常優秀的實戰效能;這東西在遠距離的準確度,完全不是一二戰時期簡單加了瞄準鏡的大口徑反坦克槍能比的。於是很快英國等其他國家也紛紛採購M82A1;全世界都颳起了裝備、開發12.7毫米重型狙擊步槍的熱潮。


澳狙擊手用巴雷特重狙創2800米狙殺紀錄,中國何時能追上?



圖:在打槍和造槍這種事情上,英國AI公司的老闆庫帕,比巴雷特要強幾條街。講理論講專業,他是專業工程師;講履歷,他光是奧運會射擊金牌就拿了兩次,世界射擊紀錄十幾項;講產品,AI公司的槍械一向以精度優異著稱。然而商業市場不等人啊,AS50的銷量連巴雷特的零頭都遠遠不夠。


當然,由於巴雷特開發、佔領市場最早,結果就是一提起這個級別的武器,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M82A1。這使它的銷量在全球範圍內都佔據了壟斷地位——包括在今天都還是,這充分說明了在商業競爭中,具備前瞻性、快人一步是多麼重要。


但單純從技術角度來說,巴雷特公司和其他擅長開發狙擊步槍的老牌槍械企業相比,精度指標一直是他們的劣勢。放在今天來說,M82A1系列的精度性能在一眾西方產品里,說得好聽叫平庸,說的不好聽就是比較落後。狙殺距離的世界紀錄,被巴雷特公司打破實在太出乎人意料了。


但回過頭從歷史上看,軍事史上可以確認的、最初超過2000米的狙殺記錄,不僅不是由精度最好的狙擊步槍創造,甚至都不是用步槍創造的。相比之下,這次澳大利亞狙擊手的運氣,又變得沒那麼讓人驚訝了。畢竟就算是六合彩那麼低的幾率,總也還是有人會中獎的。


三:狙擊步槍的狙殺記錄從什麼時候開始突破2000米的?


1966年,美國海軍陸戰隊最出名的狙擊手,綽號「白羽毛」(因習慣在帽子上插一根白羽毛而得名)的海斯卡克,用自己改裝了高倍瞄準鏡的M2型12.7毫米重機槍,在2250米距離上擊斃了一名越南目標。這個記錄持續了35年。實際上這種做法是延續了美軍在50年代時的經驗。



澳狙擊手用巴雷特重狙創2800米狙殺紀錄,中國何時能追上?



圖:加裝瞄準鏡的M2機槍



澳狙擊手用巴雷特重狙創2800米狙殺紀錄,中國何時能追上?



圖:給M2機槍裝瞄準鏡,進行遠距離的半精確壓制射擊,一直被美軍運用到今天


按照美軍陸戰隊狙擊教官的記述,這種改裝、使用M2重機槍進行狙擊,雖然可以看作現代12.7毫米狙擊步槍發展的前身,但具體的實施和射擊方法完全不同。射手要首先要從一個步兵排的六到十挺M2機槍里,挑出槍況最好(尤其是帶有精確瞄準鎖定結構的三腳架,它的機械部件運轉配合情況要特別的好)、精度最高的一把。


然後射手必須進行非常細緻和繁瑣的調試,不僅包括安裝和調節瞄準鏡,還包括調節槍械的射速和彈底間隙等等狀態;每一步調節和測試的結果,都要記錄下詳細的數據。在嘗試進行最高精度的射擊時,子彈必須每一發都由射手進行手動裝填;而且在擊發時,僅有手指接觸槍械的扳機,連握把都不能握住——這就是所謂的「自由後坐射擊」。



澳狙擊手用巴雷特重狙創2800米狙殺紀錄,中國何時能追上?



圖:黑尖的穿甲彈


在當時並沒有為12.7x99毫米口徑開發專用狙擊彈的情況下,美軍狙擊手只能從塗成黑色尖頭的穿甲彈中,選擇同一個生產批次的彈藥。因為大量的射擊結果證明,這些穿甲彈的一致性和精確性比普通彈藥要好不少。


從精度上看,利用M2機槍在遠距離實施連續的半精確射擊時,能夠在900米左右的距離上用2-3發彈中目標,就已經算很理想的結果了。這和後來的12.7毫米狙擊步槍表現差之甚遠。尤其是M2機槍重達一百多斤,精確射擊時又必須用沙袋等牢牢固定在地上——每移動一次,都必須重新調校,根本無法靈活的隨步兵機動。


四:還有哪些比較出名的2000米以上狙殺記錄?


海斯卡克的記錄在35年以後,由加拿大狙擊手在阿富汗打破。射手使用的是麥克米蘭公司的TAC-50型栓動結構步槍,由於結構非常簡單、活動部件極少,因此精度比採用槍管後退自動原理的巴雷特M82A1要好很多。


當時加拿大狙擊手正參與「蟒蛇行動」,掩護美軍特種部隊行動;在2430米的距離上,射手對一名塔利班機槍手進行了射擊。在第一發射偏以後,射手進行連續修正射擊;第二發擊中機槍手的背包,第三發擊中軀幹。



澳狙擊手用巴雷特重狙創2800米狙殺紀錄,中國何時能追上?



圖:TAC-50狙擊步槍,同等技術難度下,栓動步槍精度比半自動做好要容易太多了


很快這個記錄又在2009年被英國狙擊手打破,地點仍然是在阿富汗。這名射手用的不是12.7毫米的重型狙擊步槍,而是更輕小、更靈活的.338口徑(8.6毫米)L115A3栓動步槍。這種口徑的彈藥,是在80年代以後專門為遠程狙擊開發的,強調遠距離彈道平直、精度出色。



澳狙擊手用巴雷特重狙創2800米狙殺紀錄,中國何時能追上?



圖:L115A3



澳狙擊手用巴雷特重狙創2800米狙殺紀錄,中國何時能追上?



圖:西方軍隊常用的口徑,從左至右:5.56北約彈、7.62北約彈、300溫徹斯特馬格努姆彈、.338拉普阿馬格努姆彈、12.7北約彈


由於設計年代差了好幾十年,因此雖然面對裝甲車等堅固目標,.338遠不如12.7毫米彈藥,但在對付士兵這樣的有生目標時,它的有效射程其實比12.7毫米彈藥還大——因為在1000米以外,它的命中率要高很多。


而在這一次,目標仍然是塔利班機槍手——而且是兩名;距離倒是相差不多,在2475米。但英軍狙擊手只用了兩槍,就擊斃了兩名目標。實際上從槍械性能來說,2002年和2009年的記錄里,運氣成分雖然依舊很大,但比1966年和今年的記錄又要小得多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候知健 的精彩文章:

漁民打撈美國浮標獲獎:採集水文數據可用於潛艇偷襲
巴基斯坦要服軟?單方面放棄核試驗,想和印度簽協議
為何國內近年戰機頻繁墜毀?高訓練強度增大墜毀幾率
體制問題:一煙頭幾乎燒廢尼米茲,起火一小時才發現

TAG:候知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