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梅花已映關山月,簫聲猶繞鳳凰台

梅花已映關山月,簫聲猶繞鳳凰台

《憶秦娥》

【唐】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上述李白《憶秦娥》的頭兩句記述的是《列仙傳》中的一個故事:

「蕭史,秦穆公時人,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子妻下焉。日教弄玉作鳳鳴。居數年,吹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公為作鳳台,夫婦止其上。一旦皆隨鳳凰飛去。」

秦穆公是春秋時期秦國的國君,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可以想見簫的歷史是多麼悠久。

簫是中國最常見的民族樂器,歷來為古來文人雅士鍾愛,用來寄託情思,抒發胸懷。

春秋戰國時期所說的簫,大多是指排簫,當時單管直吹的樂器,有管、篪等。據《宋書?樂志》說:「前世有洞簫,其器今亡。」其實自秦漢以來,竹製的單管多孔的吹奏樂器,主要是指橫吹的篪和豎吹的簫,當時都叫作笛。東漢時馬融作《長笛賦》說:

「近世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龍鳴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當簻便易持。易京君明識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後出,是謂商聲五音畢。」

這裡所描述的,應該是簫而不是笛。它源同羌笛,可見是豎吹樂器,本四孔,東漢學者京房以為沒有商音,所以加了一孔,而且是加在背面,與現代的簫已經很相似。到了西晉時,荀勗改進笛律,他的笛有六個按音孔,五個在前,一個在後,與今天的簫已經完全一樣了。

唐宋時期,橫吹的笛和豎吹的簫才完全分開稱呼,橫吹的笛稱笛,豎吹的笛稱簫。簫又被稱作「秦簫」、「鳳簫」,因其無底,又稱「洞簫」。唐代還出現了一種叫「尺八」的氣鳴樂器,與簫非常相似,只是它是用竹的根部所制,比一般的簫粗一些,而且加了一個貼笛膜的膜孔。

和笛相比,簫的聲音要柔和些,也更悠揚婉轉,所以它的技巧變化雖然沒有笛豐富,但更長於抒情,尤其是表現一種清遠哀怨的情結。蘇東坡在著名的《前赤壁賦》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就是對簫聲的最傳神描寫。

簫的音量比較小,所以很少在舞台上用作獨奏。在古代,它除了自娛自樂和在小型場合表演外,最常見的是與古琴合奏。當然,在一些編製不大的民樂合奏中,有時也使用到簫,比如著名的民樂合奏《春江花月夜》中使用的吹管樂器就不是笛,而是簫。樂曲一開始,簫在琵琶的配合下,奏出輕靈流暢的旋律,很形象地勾畫出一幅春江水暖,花香月明,人們泛舟江上的優美而寧靜的春江美景。

關於簫的經典詩詞

《寄揚州韓綽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青玉案》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游山西村》

【宋】陸遊

莫道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已亥雜詩》

【清】龔自珍

少年擊劍更吹簫,劍氣簫心一例消。

誰分蒼涼歸棹後,萬千哀樂聚今朝。

經典簫曲欣賞

一、《清明上河圖》

樂曲根據宋朝畫家張擇端的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寫意而成。此畫以宏偉壯闊的幅面,描繪了北宋宣和年間汴河兩岸在清明時節的風貌。洞簫曲《清明上河圖》清婉悠揚,充分體現了畫卷的壯闊雄偉,旋律優美流暢,意境深長,聽者能在古典氛圍中靜靜享受音樂的美妙。

二、《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又名《醉太平》,以清新明快、悠揚華美的旋律,描寫了杭州西湖的勝景之一「平湖秋月」。樂曲奏出詩般的意境,全曲酣暢抒情,旋律秀美,流暢如歌,明媚流暢,音調婉轉,具有迷人的藝術魅力。

三、《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樂曲淡遠而蒼勁地勾勒出大自然寥廓壯麗的秋江景色,y樂曲表現清淺的沙流,雲程萬里,天際群雁飛鳴起落的聲情。曲意爽朗,樂思開闊,給人以肅穆而又富於生機之感。

四、《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原曲為琵琶曲《琵琶吟》,後經過改編成為了洞簫獨奏的版本,無論是琵琶版本還是洞簫版本,樂曲都伴隨著傷感,傷春悲秋的意境。旋律舒緩動人,每個音符都能夠共鳴心間。

五、葬花吟

《葬花吟》是《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之中林黛玉所吟誦出來的一首古體詩。兩版電視劇都曾為《葬花吟》譜曲並製作為歌曲,此曲為1987年版歌曲的洞簫版,著重表達春殘花敗的凄美氛圍和黛玉悲愴的情緒。

六、蘇武牧羊

蘇武奉西漢王武帝之命,出使北方匈奴,被匈奴當人質扣留在北海的貝加爾湖地區放牧十九年。人們敬佩他的愛國精神和威武不屈的民族氣節,譜寫了《蘇武牧羊》這支古曲,曲調深沉悲壯,幽婉動聽,十分動人。

七、《鳳凰台上憶吹簫》

《鳳凰台上憶吹簫》出自本文開頭所述的《列仙傳》中的故事。《鳳凰台上憶吹簫》是古代流行的洞簫曲,與《梅花三弄》、《高山流水》、《陽春白雪》等齊名。鳳凰台上吹簫引鳳,乘龍而去,白日升天,歷代文人墨客紛紛歌誦這段歷史,表達了人們對這對神仙眷侶的懷念和祝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趣談丨中國歷史上那些 「工作狂」皇帝
馮友蘭:有興趣的生活,才是理想的生活
中國歷史上那些 「工作狂」皇帝
看完古人書房,才知道什麼叫講究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