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僧侶與哲學家》:什麼樣的人生更值得一過?

《僧侶與哲學家》:什麼樣的人生更值得一過?

原標題:《僧侶與哲學家》:什麼樣的人生更值得一過?



01


這本書記錄的是一場深刻而有趣的對談,關於佛法,關於哲學,也關於人生。


對談雙方的關係很微妙。首先,他們是父子關係。父親是法國著名哲學家及政治評論家、法蘭西學院院士讓-弗朗索瓦·何維勒,而他的兒子馬修·理查德,就是書中的僧侶。

其次,這是一場東方宗教哲學跟西方思想之間的對話。馬修·理查德已經在喜馬拉雅山的寺廟出家修行二十多年,曾追隨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藏傳佛教老師之一頂果欽哲仁波切。而讓-弗朗索瓦·何維勒作為一名哲學家,多年來撰寫政治評論,出過幾本在西方頗具影響力的書。


最後,在我看來,這像是一場西方文明的叛逃者,跟西方文明的繼承者之間的較量。


在出家之前,馬修·理查德已經拿到生物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導師,是諾貝爾生物醫學獎得主。正在所有人都認為他將展開輝煌而成就非凡的一生的時候,他卻放下這一切,跑到喜馬拉雅山當起了和尚。


他受過西方最頂級的科學文明的教育,最終卻選擇了一條看起來截然相反的人生道路。


由於馬修·理查德的故事太過特殊,法國媒體一直對這對父子保持好奇。在他出家成為僧侶二十多年後,在出版家的安排下,他們於1996年5月在尼泊爾的加德滿都山上,一個叫做哈提班的寧靜地方,進行了這一次談話。


02


作為父親,讓-弗朗索瓦·何維勒當然想搞清楚自己的獨子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是什麼原因,使得馬修·理查德放下一切,而成為一名隱居深山的僧侶呢?


這可不是嗑藥嬉皮士隨便玩玩而已,也不是像喬布斯和披頭士那樣去東方尋找「靈感」的年輕人。這是一次對生命全然的改變。


馬修·理查德的回答是,他想要把時間全部用在他覺得最重要的事情上。這件事情,就是過一種心靈道路的生活,從而使得他的生命獲得意義。

馬修並沒有否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但是,他突然發現,科學研究沒有辦法解決生命最基礎的問題。科學雖然有趣,卻不足以讓他的生命有意義。


事實上,在青少年時代,他就開始廣泛閱讀宗教和心靈方面的書。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喜馬拉雅地區佛教高僧的影像。接著,他買了一張便宜機票,飛到印度,進行了一次改變一生的旅行。


這次旅行讓他決心放下原先的所有,從零開始過上一種全新的人生。一種他認為最有意義的生活。



03


什麼是有意義的人生?這一點,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這場對話中最重要的線索。


事實上,東方宗教和西方哲學,雖然看似對立,但其實都是關於對這個問題的追尋和解答。


早期的西方哲學,發源於古希臘文明。那個時候的西方哲學有兩條支線:一個是生活的方式,一個是對大自然的知識。


關於生活方式,其實就是蘇格拉底的那個問題:人應該怎樣度過一生?


那時候的哲學家,也是真正的行動派。他們真正按照自己所認為的那樣,去過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人生。

比如,第歐根尼決定放棄外在的名利和享樂,他就乾脆住進一隻大木桶里。據說亞歷山大大帝慕名來拜訪他,第歐根尼只是說,麻煩你讓一讓,你擋住我的陽光啦!


而蘇格拉底則為了他所信仰的智慧生活,選擇在雅典的獄中服毒自盡。


這種哲學傳統一直繼承下來,從蘇格拉達、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到斯多葛派和伊壁鳩魯派,一直持續運行著。直到17世紀末,西方哲學漸漸濃縮成一個理論的練習,而放棄了「人該怎麼度過一生」的追尋。


另一方面,關於自然知識的線路,則產生了科學。


可以這麼說,近代以來,西方在科學上勝利了,卻再也沒有有效的智慧和倫理系統,去教導人們如何變為一個更好的人,從而使得人生有意義。


04


於是,在1960年代的反西方文明運動中,許多年輕人轉向東方去尋求生活的智慧。


那些跑到加州的學生們對於東方的禪宗尤其感興趣(當然他們對於毒品和性的興趣一點也不小)。


佛學就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漸漸引起西方的注意。


我們會發現,佛教的生活方式,跟古典時期的哲學家們倡導的是十分相似的:追尋生命的意義,並按照那個意義來過活。

在這裡,就出現了這本書中僧侶和哲學家真正的分歧:到底哪種人生才更有意義。


僧侶認為,心靈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科學、政治和經濟)都是次要的「小問題」。


這個觀點令哲學家無法接受。


「什麼?你覺得這些都是小問題?」


我幾乎感受到了哲學家十分強烈的不滿。一個人跑到深山裡,去修行,過一種心靈道路的生活,跟一個人投入到世界最前沿的科技發展中去,這兩種人生,哪一種更有意義,對人類的貢獻更大?


把問題擴大一點,那就是,僧侶認為個人內在的轉化才是最重要的,而哲學家認為,對世界採取行動,通過改善科技、政治和經濟來改善世界才是真正的途徑。


05


這場對話,並不是以說服對方為目的。它更像是一次碰撞,一座架起東西方思想落差之上的橋樑。


對談中還有許多面向,包括宗教與世俗、科學與政治、心理分析、個人主義、文化影響以及心靈傳統。


讀完這本書,我的感受是,哲學家的理性更能說服我,卻也更悲觀。而僧侶的言談中透露出來的達觀和信心卻更令我羨慕。

心靈轉化與對世界採取行動,像是通往山頂的兩條道路,目的都是為了使得生命更有意義,讓我們更接近於幸福。兩者並不完全衝突,也有交集與和解。


最後,哲學家讓僧侶來為這次對話做總結,因為他覺得這會使得讀者更樂觀一些。


僧侶說,對話再有啟發性,也永遠不可能取代個人經驗的安寧。


就像佛陀經常說的那樣:是不是道路,就看你走不走。


-END-



Q:


這麼嚴肅,估計沒幾個人看完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摩的書房 的精彩文章:

夏天的滋味,我嘗的太早了
孤獨的人總會在塵世間找回自己
請收好它,這世間最好的禮物
人生沒有不散的宴席
故鄉的食物,是最早的鄉愁

TAG:楊摩的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