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漲知識了,醬香型白酒工藝原來這麼複雜,難怪這麼貴

漲知識了,醬香型白酒工藝原來這麼複雜,難怪這麼貴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消費的理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落實到餐桌上。在不能沒酒、不能缺酒的時代,在既要激情又要健康的時代,醬香型白酒無疑成了這個時代的寵兒。

話說醬香型白酒用料很講究,要用好的高粱。高粱被稱為糯高粱,粒小、皮厚、澱粉含量高,經得起多次蒸煮。一般高粱都是5次取酒,有些地方取酒需要7次才能完成。

下沙成本分兩方面(用100℃左右的開水清洗幾遍)

可以洗去渣滓;

可以讓高粱吸水;

然後將高粱上甑蒸煮大約兩個小時。然後散在地上「攤涼」,由酒工用鏟子不停地翻開,溫度降至35攝氏度左右開始加曲。高粱與酒麴的總體比例1:1,但是酒麴要分9次加入,每次加的數量都不一樣,平均為高粱的10%上下。

那酒友們知道醬香型白酒為什麼要7次取酒嗎?

想知道的酒友們要看完文章內容喲!

第一次加曲攪拌後要進行「收堆」發酵,就是將酒糟堆成一個兩米多高的圓錐。發酵時間需要釀酒師根據溫度靈活掌握,堆子的內部先開始發熱,然後傳遞到外面。這期間酒糟充分吸納外圍空氣中的微生物。

第一次發酵完成後,把酒麴鏟入窖坑進行封存——進入「窖期」。窖坑3—4米深,能裝15—20甑的酒糟。與濃香酒不同,醬香酒的窖坑是用石塊砌成牆壁而不是用泥土,否則醬味就不濃了。窖坑要用本地黃泥封住,不能透氣,在窖期中要經常檢查,時常撒點水,防止乾裂進氣。

大概一個月後,窖坑打開,開始「二次投料」,即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繼續上甑蒸煮。攤涼後加入曲葯,收堆發酵,然後重新下窖。前兩次蒸煮原料都不取酒,只為增加發酵時間,爭取更多微生物。

再過一個月左右的發窖期,開始第三次蒸煮。時間到了12——1月才開始進行第一次取酒。之後再對酒糟進行攤涼、加曲、收堆、下窖等流程。如此周而復始,每月一次,直至第七次取酒完後,時間已經到第二年8月,酒廠才開始「丟糟」。第三至五次出的酒最好,稱為「大回酒」,第六次得到的酒為「小回酒」,第七次的酒為「追糟酒」。

其中三、四、五次出的酒最好喝,一、二次酸澀辛辣,最後一次發焦發苦。但是每一次的都有用處,出廠的就必須經過不同批次酒之間的勾兌。

新酒生產出後要裝入陶土酒罈中封存,形成「基酒」。第一年進行「盤勾」,就是按照醬味、醇甜、窖底三種味道進行合併同類項,然後再存放3年。3年後,按照酒體要求進行「勾兌」,即用幾種基酒甚至幾十種基酒,按照不同的比例勾兌出一種酒,形成一定的口味、口感和香氣效果。

勾兌完成後,最後一項工作是「調味」,調味的時候要加「調味酒」。調味酒的生產是酒廠用特殊工藝生產出來的,這是各家酒廠的核心機密。調味酒味道特殊,每次只添加少量。

勾兌、調味完成後,還要繼續存放半年到一年,等待醇化和老熟後才進行灌裝進入市場。

學習釀酒技術、開酒坊釀酒設備,上網搜「唐三鏡賴燕」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釀酒設備與技術 的精彩文章:

教你幾招一眼就能看出「糧食酒」還是「勾兌酒」,買白酒不會被坑
防騙指南:「雙十一」的低價酒靠不靠譜?
醉酒男子深夜回家,看到有車禍發生,卻沒想到車禍死亡的卻是妻子
解酒方法大全,愛喝酒的友友們記得收藏喔
從喝白酒、啤酒、紅酒看一個男人

TAG:釀酒設備與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