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因為那個人,我們的關係才會這樣?
情感醫生潘幸知(微信:sharpshow),幫你提高戀愛和婚姻情商。
作者: 周梵
01
穩定感
很多人常說:「我這個人還是脾氣挺好的,除非別人惹我生氣。」
我基本還是挺平和的,但是突然,大客戶流失,非高峰期大塞車,孩子不聽話,準備去郊遊突然下雨,賬單來了,丈母娘駕到……
你內心的穩定感就失去了。而你是不可能以一種混亂動蕩的狀態去扭轉事態發展方向的,這種狀態只會強化現有的問題。
所以那些越渴望生活穩定,害怕改變的人內心是缺乏安全感和力量感的。
當你想要升級你的生活,你必定要開始一些冒險,你需要進入一些全新的場景,做一些過去沒有做過的事情,接觸一些全新的人,把你的生活打開,那些新的可能性才有機會進來。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都是很困難的,因為每一次進入未知的嘗試都會帶來不確定感,而正是這種不確定有機會讓你看到你的潛力,把自己的生命帶入新的紀元。
這種不確定感也是一些內心不穩定的人極力避免的,因為太沒有安全感所以非常害怕改變,所以害怕改變會讓能量更為萎縮,內心越無力就越渴望環境能夠穩定,進而覺得需要不斷的控制,以確保這種穩定。
然而這種低能量狀態下的干預,反倒會把事情推向更為惡化的方向,因此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的生活就進入一個惡性的封閉的循環狀態。
內心無力——害怕改變——停留原地——期待環境穩定——控制環境穩定——環境失控。
接著又從「環境失控」回到「內心無力」繼續無限死循環。
02
場景重現
讓我們來進入一個很多家庭都很常見的場景。
一天,你老公給孩子買了水彩顏料做禮物。孩子很開心的接過來,屁顛屁顛去書桌畫畫了。這一刻,你不會覺得有任何問題。因為目前為止,一切事情的發展都在你的期待中。
接下來,孩子畫畫的過程中,不小心把顏料弄到桌子上和衣服上了,而且因為孩子第一次使用水彩顏料所以掌握不好,而搞砸了自己的畫。急的大哭,哭泣聲簡直震耳欲聾,劃破了家中的寧靜。
你去勸,希望他的哭聲能停止,讓你空間的寧靜感儘快回來,你好言好語的勸他,可他完全不聽,你的耐心值已經趨近於零,但依然還壓著性子哄著孩子,可怎麼勸都勸不好。
如果你的能量不夠穩定,你很快就會被影響,你開始變得煩躁和惱怒,同時你的身體開始發熱,呼吸也開始變化。
但你毫無覺知,因為你已經被煩躁和憤怒填滿了。沒有多餘的注意力去自我觀察了。
終於到了某個臨界點,你爆發了,你開始大聲責備孩子,而孩子哭的更厲害了。你越來越煩躁,而如果你還沒有覺察並重新調整自己的能量狀態,這股壞情緒會繼續蔓延。
接下來你就會遷怒其他關聯人,比如埋怨丈夫,幹什麼買這些給孩子,這不是沒事兒找事兒嗎?做事情一點都不靠譜。
你有可能是在心裡腹誹,或者直接脫口而出了。而你的先生被指責了,他也會覺得很委屈也會憤怒。
然後他可能會回擊,你們會大吵一架。也可能因為這種橋段上演的太多,所以他不想再吵了,而壓著憤怒沉默下來,但終歸對你們的關係造成的破壞已經發生了。
03
歸因
你看,整個過程就是這樣。
當你內在的力量感不夠時,一點點小事就會逐步升級演化成一場災難。對於歸因能力很淺薄的人來說,會覺得這場災難都是那個水彩顏料惹得禍,如果沒有這個顏料就什麼事兒都沒有了。
可是他們不明白的是,這跟水彩顏料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只是因為你的能量太低了。能夠平靜應對的事情太少。
這讓我想起一些製作精良但同時劇情弱智的電視劇,通常反角女二號得不到意中人的垂青,就會惡狠狠的說,都是那個XXX(女一號)出現,要不是她,我和我的意中人就一定會在一起了。
雖然這些反面角色塑造的簡單粗暴,智商情商都很捉急,但確實也有不少現實基礎。因為很多人的歸因能力大概都是這個水平,都是因為那個人出現,我的職位才會被搶去,都是因為那個人,我們的關係才會這樣……
其實有沒有那個人都會是這樣,因為你就是這樣的。
不是那個人也會是別人,只要你還是這樣的你,情況都不會有多少改變。
我們會以自己當下的能量狀態和所處的認知水平來歸因到某個點。
當然,如果你認知中的時間框架能夠拉的更長,你或許可以看到更早的歸因點,例如因為早年孩子是給婆婆帶的,所以孩子有很多情緒表達障礙的形成。
這個時候你的惱怒對象可能不是丈夫,而是婆婆了,當然這個過程你還可能順便自我攻擊一下,都怪我自己,當時做錯了事,那時不該把孩子交給婆婆帶的,現在孩子有這麼多問題……
04
批判
剛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放假回家了。一天和媽媽一起出門買東西,回家時我們全身上下摸了個遍,都找不到鑰匙。
雖然很不情願,但只好被迫接受了這個現實,我們倆都忘記了帶鑰匙了,現在我們進不了門。而我爸那時出差,也沒辦法回來救我們。沒辦法,只好打電話叫鎖匠過來開鎖。
那時沒有智能手機,更沒有微信。所以我沒什麼事可做,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聽著我媽的一陣陣數落。
媽媽沒好氣的一直在說,要你把鑰匙帶著總不記得,你這是把家當旅館,一點責任心都沒有……
我很不爽,不停的辯解甚至反擊,我越解釋我媽越生氣,說的更厲害。
我說,這又不是我的錯。
媽媽:那是誰的錯呢?難道是我的錯嗎?
我說,為什麼一定要有個人有錯呢?
媽媽:沒錯的話,我們在外面站這麼久,還要花冤枉錢找人開鎖,這不是錯是什麼?
那個時候我智慧不夠,還理不清這其中的緣由,雖然覺得很不對勁,但也無法反駁我媽媽,現在才意識到這意味著什麼。
艾克哈特說,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對當下的批判。當我們力量不夠時,就會希望「意外」不要發生,因為沒有足夠的力量來面對,所以就會變成對當下發生的事情的抗拒,認為那「不應該發生」,那麼自然就會覺得這是個錯誤。
只要你認為這是個「錯誤」,那麼你必然需要找到一個對象來承擔這個錯誤。要麼就是對內攻擊,要麼就對外攻擊。
05
替罪羊
能量低的時候就是內在的低能量情緒比較活躍的時候,例如:煩躁、焦慮、惱怒、挫敗、焦急、愧疚、自責……
因為這種內在越不穩定就會需要外部越穩定,所以會對生活中的環境、事、人有很多要求,這些人、事物的發展只要稍有點偏離內在的期待,這些情緒負面的情緒就會被引發。
小到一次塞車,孩子哭泣,大到流失大客戶,資金鏈斷裂,婚姻中有人出軌,發生疾病等,是因為內在沒有足夠的力量能夠承載這些期待之外的事情發生,感覺自己簡直就是個loser。
為了掩飾這種無力感和挫敗感,我們就會為它找個替罪羊,於是,你抱怨的對象就出現了。
可能是一個具體的人,你爸你媽,你的伴侶,你的孩子,你的老闆,你的同事,或某一件事(不管這是你的事或是別人的事),批判某些現象,這種向外歸因的手法會看起來更客觀,所以似乎抱怨的挺合理。
例如批判這個國家,政府、教育體制、交通問題、司法制度、經濟環境等等,通常男性這麼乾的比例會更高一些。
但抱怨就是抱怨,抗拒就是抗拒,不會因為你找的「替罪羊」更宏觀和抽象,這種抗拒當下和內心不穩定的模式就會消失。
而如果你身邊的人也有這種歸因的思維路徑,你們就正好一拍即合,彼此強化這種信念,以及強化它所帶來的無力感和受害感,那麼這種模式就變得更不容易被察覺了。
06
內在力量
而當你能量越高,內在的力量就越強大平穩,那如何讓自己的能量保持平穩並不斷提升呢?我們先來看看我們都是如何削弱自己的能量的吧。
批判是最有效的削弱內在力量的方式。無論這份批判是對自己的或是對他人的,本質上其實並沒有區別,因為當你在批判時,相應的感受已經有了。
批判的能量就是攻擊的能量。想想你每天有大量的能量用在攻擊上,同時內在同時還要生成防禦性能量,自我辯解或自我隔離,那麼你的能量不低才怪。
為了講明白為什麼批判別人跟批判自己沒有區別,給大家講一個我自己的一個經驗。
幾年前,一個周末我正在開工作坊,通常我們的地面課程都是會在酒店裡的會場里,那天中午課程結束之後我們到酒店餐廳用餐。
到了餐廳後發現座無虛席,原來那裡有一場婚禮正在舉行,我需要穿過整個婚禮賓客用餐的區域走到最裡面的位置。
在行走的過程中,聽到婚禮司儀字正腔圓激情豪邁的講著串詞,而台下的賓客都在忙著對付桌上的鮮蝦魚肉,幾乎沒有人抬頭聽他講話。
看到這個場景,我心裡閃過一個念頭,「講的這麼賣力,可是連幾個抬頭聽他講話的人都沒有,這種工作真的是好沒意思。」
但很快,我感知到當這個念頭出現的時候,我的能量就降低了一點,很輕微,但我覺察到了。
我意識到,這裡面有優越感出現了。因為我認為我的工作更有意義,我講話的時候,我的學員都會很專註的聽。
但這種優越感並不是真正的力量感,這種力量感是虛假而脆弱的,如果我認同這個評判,只要我的課程上出現學員走神或者打電話玩手機或離開現場的人,那麼這些情況的出現就會帶走我的力量。
於是就在那幾秒鐘,我馬上放下我的評判,並重新擴充關於「講話必須有人認真聽才有價值」的信念,我看著那個婚禮主持人,重新給出祝福和欣賞,心想,「如果可以不在意別人有沒有認真聽,而只是自己純然的享受和投入,這本身就是很棒的。」
很快我能感覺到到我的能量上升了,這整個過程很快,當我做完內在的轉化動作時,我還沒有走完那個十幾米的過道。
但就在這短短的幾秒鐘,我清晰的感受到持有對別人的評判和放下評判對自己能量的影響。
07
放下評判
無論是前面孩子畫畫急哭的故事,還是我和我媽被鎖在門外的故事,其實只要放下評判就會停止對當前正在發生事件的抗拒。
那麼在這裡教大家一個放下抗拒,給出接納的句式,「XXXXX是可以的」比如:
「孩子哭是可以的,哭久一點也是可以的。」
「我因為孩子的哭泣而變得煩躁也是可以的。」
「孩子是可以有煩躁情緒的,他也是可以表達自己情緒的。」
「老公做一件想讓孩子開心的事情,沒有預料到後面的可能性也是完全可以的。」
「孩子哭他的,我保持自己的開心喜悅也是可以的。」
「有個周末被關在自家門外的體驗是可以的。」
「我和我的家人偶爾出門忘記帶鑰匙是可以的。」
「如果我因為這樣的事情而生氣也是可以的,同時我也可以選擇不把這種情緒丟到其他人身上。」
如果你能在事件發生的時候,即使覺知自己的情緒,並能看到自己對於當下那個事件或人(包括自己)的評判,並馬上轉化信念,放下這個評判,那麼你會發現,你的內心會更加穩定,不容易被一些事件勾出各種情緒。
先從小事開始練習,不要一開始就不知死活的去挑戰那些會引發你強烈情緒的對象,那麼你必然會體會到強烈的「臣妾做不到啊」的無力感,接納是需要有強大的力量感和高能量狀態做支撐的。
如果碰到實在接納不了的,先接納自己的不接納,給自己一點耐心是非常重要的。
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在各種小的情境中練習,讓自己覺察的速度和深度都能不斷提升,積蓄力量,很快你會發現,你內在的力量感就會來到一個新境界。到那時,也許你就有機會去挑戰你生命中的那些核心主題了。
潘幸知
攜手千位情感諮詢師
為你的婚姻和成長保駕護航
夫妻溝通|出軌冷暴力修復
性和諧|離婚適應|自我成長
預 約 付 費 咨 詢
請 聯 系 微 信 號
xingzhizaixian18
幸知書香女神等你來
閱讀時間(2017.1.1-2017.12.31)
一天僅1塊錢
書香閨蜜貼身陪護
愛,力量,知識積累,共同進步
和幸知一起
奔向精神獨立與財富自由吧
付費步驟
(無法支付費用
您也可以通過電話諮詢
加入幸知書香女神2017班級交流群
就妥妥地啦

※女性情感自立,就是不需要男人嗎
※一個內心自卑,執行力很差的男朋友,能否讓我相守一生
※為什麼娶了她,是劉燁的幸運
※「世界最醜女人」的TED演講:你有選擇快樂的權利
TAG:潘幸知 |
※你會因為什麼樣的細節,喜歡上一個人?
※薛之謙說的沒錯,他和這些人都是因為這樣才火起來的!
※人們愛我,因為我就是這樣
※要不是因為這個人,我們當初也不會被日本這樣欺負
※更多時候,我們是因為自身的缺陷,才去喜歡一個人
※因為你這樣做,感情,也許就沒有了
※你會因為什麼而放棄一個你很愛的人?
※他的情書弄哭了所有女孩,不是會撩妹,而是因為他這輩子只做一件事只愛一個人
※還看!就是因為這樣你才這麼胖!
※老人是怎麼變壞的?就因為這四個字,他們瘋狂找旅館,想幹啥?
※願每個人結婚都是因為愛情,就像她一樣
※不是因為丑,你才沒有女朋友,是因為這個!
※有個人,是因為懂得你的好,所以想要對你好,這是愛你的人
※我這樣也可以,那樣也可以,什麼樣都可以!——因為我是哈士奇!
※因為一個愚昧的傳統,這裡的孩子就可能會被處死
※張歆藝舊愛被扒出!居然是因為這個…真沒想到他是這樣一個人!
※還不會聊天?因為你沒掌握這個準則!
※她們是月入過萬的女孩,卻沒人敢娶,竟然是因為這個!
※你身邊一定也有個這樣真實的人,因為瑜伽變了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