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愛萬歲衝鋒拼刺刀:日本陸軍白刃戰小考
1,白刃衝鋒本身的開始以及發展
近代步兵的白刃戰衝鋒,最早興起於十七世紀的法國人。1647年,法國城市巴約納的一次農民衝突中,有人將小刀或者匕首等尖銳物塞入槍口,變火槍為短矛使用,一舉解決了困擾歐洲各國多年的遠程火槍如何高效近身肉搏的問題。而在這之後的幾百年裡面,白刃戰衝鋒一直都是快速,高效終結對手的重要步兵戰術。文/烽火議軍情
【圖注】18世紀最初的刺刀。使用方式是直接塞到槍管裡面。
但是等到了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大量的輕重機槍,步兵火炮,以及榴霰彈投入戰場,使得讓那些端著步槍,上著刺刀,伴隨著友方炮兵彈幕徐進突入敵軍戰壕的士兵們傷亡慘重。但是即便是這樣,刺刀仍然沒有走出歷史舞台。文/烽火議軍情
真正的轉機出現在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單兵自動武器普及,傳統刺刀終於走向了沒落。各國軍隊的刺刀長度明顯變短,刺刀開始變成了多用途刀具,而不是過去單純的白刃戰突擊兵器。不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哪怕在21世紀,白刃戰衝鋒仍然在一些特殊場合發揮了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在2004年的伊拉克戰爭中,就曾有過彈盡糧絕的20人英俊巡邏隊,使對著100名手持突擊步槍的什葉派武裝分子果斷用刺刀突擊,然後創造了一舉消滅35人,自己無一人損失的奇蹟戰果。文/烽火議軍情
2,日本陸軍的特色與核心—— 銃劍術
日本歷史上最早引進刺刀,是幕末的1840年代,由當時武士階層的炮術專家高島秋帆在為幕府搞西方式訓練(史稱「洋式調練」)時候和西方新型武器一道引入的。但在整個幕末,由於當時的軍隊核心仍然是武士階級,這些人對於刺刀的認知和感情,遠遠要弱於對自己每天隨身攜帶的那把祖傳打刀。因此在後來的戊辰戰爭中,肉搏戰的核心仍然是武士們的打刀,而不是近代化的刺刀突擊戰術。文/烽火議軍情
【圖注】幕府末期第一次將刺刀引進入日本的高島秋帆。
等到了明治維新,日本陸軍正式建軍之後,隨著大量留學法國的先進陸軍人才陸續培養完畢。刺刀戰術才被正式的提上了日本陸軍的研究日程。但是在如何使用刺刀和訓練上爭議依然巨大。以斎藤德明為首的留法軍官們則是建議全套照搬法國訓練。一些參與維新,但是沒有出過國的軍官,比如說幕末猛將山地元智,就建議不要搞什麼刺刀拼刺,陸軍人手一把日本刀做肉搏戰武器就挺好。文/烽火議軍情
【圖注】戊辰戰爭中,雖然倒幕派的武士們看上去和西方沒有本質上的差異,但日本刀仍然帶著!
最終,留法派在爭論中獲得了勝利。1874年,從法國聘請來的教官到位,開始傳授軍刀和刺刀術。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普及度低級,並沒有形成太大的氣候。因此當時的各個鎮台,都基本上有自己的一套刺刀拼刺路數。而這一下子路數就野了。根據日本銃劍道協會的刊物記載,當時的日本陸軍裡面是武林各路流派都有:寶藏院流的十文字術,佐分利流的鍵槍術,新陰疋田流的長槍術,貫流的管槍術,各式各樣的幕府時代長桿冷兵器流派恨不得都搖身一變,在近代軍隊裡面重新包裝上市。這麼一陣亂搞的代價也是非常顯而易見的。在1877年的西南戰爭中日本陸軍就吃了虧。西鄉隆盛帶領著由武士構成的叛軍,對大量有平民組成的日本陸軍果斷採用白刃戰。面對武士們拿著的祖傳日本刀衝鋒而來,手持步槍加刺刀的陸軍士兵居然完全招架不住。最後日本陸軍實在沒有辦法,從警察隊伍裡面挑選了大量武士組成了專門的白刃戰部隊「拔刀隊」,依靠日本刀對日本刀的原始戰法,才在田原坂之戰中獲勝,為戰爭打開了關鍵性的突破口。文/烽火議軍情
【圖注】西南戰爭中,由警察構成的政府軍拔刀隊。當時形容警官出征的歌曲就是《拔刀隊》。
西南戰爭結束後的第7年,也就是1884年,下定決心要大練刺刀突擊的日本陸軍卿(就是後來的陸軍大臣)西鄉從道,從法國又引進了兩位教官,決定以後不許搞什麼日本武術現代化了,就按照法國人的模式來練。但是這麼操練了6年多,問題又出來了。法國人刺刀拼刺術,由於東西方人的體格問題,對於日本人來說,實戰價值有點低。另外就是日本古武術的影響還是太大了。因此1890年,日本陸軍決定不練法國技術了,我們自己研究。終於,在1894年,日本陸軍在劍術名家津田教修的研究下,融合了法國技術,還有我們之前提到的寶藏院流十文字術,佐分利流的鍵槍術,做出了有日本特色的刺刀拼刺術————並且正式稱呼為銃劍術。文/烽火議軍情
雖然新一代的日本式刺刀拼刺術還是選擇了日本古代武術作為模板。但是在整體戰術和認知上面卻有了巨大的變化。在之後的各種教材中,對於刺刀拼刺的教學開始偏向三個方面,首先是精神教育,換言之就是培養不怕死精神和高度的紀律性。在1907年出版的《白刃戰與格鬥》一書中,總結了大量的白刃戰戰例。最終的總結中,首先提及的就是高昂的士氣和紀律性。另外從陸軍戶山學校出版在1910年代和1920年代參考書籍中提到還需要大量的細節糾正,已經長時間的對抗性格鬥,尤其是針對白種人的格鬥。文/烽火議軍情
【圖注】明治時期,陸軍士官學校的刺刀拼刺訓練。
在本文一開始,我們就提到了在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隨著大量的自動火器出現在戰場,使用刺刀進行突擊的效果已經大大削弱了。但是對於日本陸軍而言,他們並沒有放棄這種戰術。依然固執的認為,要結束一場戰鬥必然要通過刺刀突擊作為終結手段。甚至在一些場合出現了認為白刃戰更有效的荒唐邏輯。比如在1911年發行的《日俄戰爭及其戰術教訓》一書裡面,認為白刃戰的價值在戰爭在增長。哪怕到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1943年出版的《實兵指揮研究》(現時に於ける実兵指揮の參考)一書中也提到要貫徹白刃戰。當然了,日本陸軍也與時俱進的研發了全新一代的白刃戰突擊戰術。
1940年發布的日本陸軍文書《對中國戰鬥指揮之參考》裡面,就提到了非常多的白刃戰戰術細節。在進行進攻前進的炮擊火力準備結束後,負責前進的兩個小隊以交替掩護的形式進攻。負責掩護的小隊要使用步槍和輕機槍,配合擲彈筒對中國軍隊陣地進行猛烈射擊。其中對機槍火力點要重點進行打擊,首先使用機槍壓制其射擊,之後擲彈筒分隊前進使用擲彈筒敲掉目標火力點。一旦中國軍隊火力點被敲掉,處於側翼的部隊立即快速前進,並且在移動中進行猛烈的「威脅射擊」,在中國軍隊手榴彈投擲範圍外,佔領突擊位置,隨後就可以展開突擊。白刃戰突擊同樣需要進行火力支援,並且需要人工投擲煙霧彈,為部隊衝到極近距離進行緊密的配合。另外,在白刃戰突擊距離上,日本陸軍也要求盡量縮短距離,為了保持體力,防止出現士氣快速衰竭。另外根據各個師團反饋給陸軍省的步兵操典修改意見,在突擊過程中,應當要求士兵進行移動中射擊,晝間突擊的時候,應有分隊長,小隊長,中隊長帶頭衝鋒。夜間突擊應有大隊長一級帶頭衝鋒。文/烽火議軍情
以上的文字介紹,大家可能對此沒有太直觀的認識。所以請在騰訊視頻關注「烽火議軍情」,我們今天的視頻節目里將對此做更全面詳細、直觀立體的展現。

※巴基斯坦新JF-17下線 終於真正具備空中加油能力
※美F-15質量就是好 服役30多年如今換個翅膀繼續飛
※台春節前加強戰備演練 M60A3秀威力碾壓小轎車
TAG:兵器控小火 |
※6萬廣西兵刺刀衝鋒日軍坦克 一天傷亡數萬人:師長在戰壕里自殺
※萬歲衝鋒碰上鋼鐵洪流:二戰日軍與美俄進行白刃戰遭毀滅性打擊
※廣西桂軍刺刀衝鋒炸日軍坦克,一天死幾萬人,師長選擇戰壕自殺
※老照片:被美軍擊斃的「萬歲衝鋒」日軍
※血戰太平洋:日軍喪心病狂的萬歲死亡衝鋒
※美國少爺兵白刃戰水平怎麼樣?美軍萬歲衝鋒 德軍驚呼都是瘋狗
※最後變成送死與自殺的瘋子戰術:二戰日軍萬歲衝鋒
※二戰太平洋戰場:讓美軍震驚的日軍「死亡衝鋒」
※為啥抗戰白刃戰那麼多?美軍絕不是靠衝鋒槍打敗日軍
※這群美軍竟向德軍發起了「萬歲衝鋒」
※血肉磨坊!最壯烈十萬人集體白刃衝鋒:遭日軍一千門火炮密集轟擊
※12歲的八路軍戰士突圍爬不上戰壕13歲與戰友打退日軍9次衝鋒
※面對日軍的萬歲衝鋒,美軍和蘇軍都各有妙招,殺到日軍膽寒
※日軍打仗就會刺刀衝鋒?日本步兵戰術非常先進:解放軍都學習多年
※日軍為啥用衝鋒槍?美軍打日軍島礁彈藥消耗超諾曼底
※在二戰里,日本軍隊為什麼不用衝鋒槍呢?
※二戰美軍第一款輕型衝鋒槍:德國日本士兵的噩夢!
※沒有衝鋒槍:日軍如何打巷戰?
※不用神話蘇軍坦克衝鋒槍!蘇軍與日軍近戰傷亡比1:28毫無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