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杜月笙死後,一人為一句承諾,為他兒子掃墓十年,從未有過間斷

杜月笙死後,一人為一句承諾,為他兒子掃墓十年,從未有過間斷

「說了的,就要算。」——李成全這麼說。

說到李成全這個人,也許很少有人會知道他,因為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民眾。但是,他為了一個承諾,為「上海皇帝」杜月笙早逝的小兒子杜維嵩義務掃墓幾十年,從未間斷過!

李成全當年是受到要出國生活的杜美如與其丈夫的囑託,在每年清明和聖誕的時候,去給杜維嵩掃墓。自從他答應下這事兒,這一做就是幾十年。李成全說:「在他們那會兒的年代,都是這樣的,答應的事情,就得做到,沒什麼特別的。」

他還說:「我只要還能走得動,就必須要兌現我的承諾啊。」

杜維嵩,是史上著名的青幫大佬杜月笙的幼子,可能由於他早逝,很少有人熟悉他。

據說,在1965年,杜維嵩有次去理髮的時候,錢包被小偷偷走了。於是,他內心十分鬱結,一時間想不開,最後竟然吞服安眠藥自殺身亡,終年29歲。但是,事實上,杜維嵩真的是因為被偷了錢包想不開自殺的嗎?

當然不是!

杜家在杜月笙死後就徹底的散了。由於杜月笙在世的時候總是仗義疏財,到最後,一代青幫大佬,也沒給子女留下多少遺產。即使還有很多人都欠他錢,但是,在他臨終前也叮囑子女,在他死後不可去討債。

家國混亂,生活清貧,飽讀詩書的杜維嵩內心幾度抑鬱,一直積壓著。最終,在他抑鬱症發作的時候,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杜維嵩死後,由於家境實在是清寒,其母將他安葬在一個很小的墓地之中。其母死後,一直是姐姐杜美如在給他掃墓。後來,杜美如夫婦要出國定居,遂囑託了好友李成全每年為杜維嵩掃墓。李成全便一直履行著這個諾言,直至今天。

許是在那個年代的人,一諾真的是比千金重吧。

都說虎父無犬子,杜維嵩作為杜月笙的幼子,卻是如此的默默無聞,最後悄然逝世。那麼,這位盛名一時的青幫大佬的其他子女的情況如何呢?

杜月笙一共有十個子女,但是,都不怎麼有名。因為,杜月笙自己雖然是從地痞無賴混大的,但是,他本人卻十分看重文化教育,也十分尊重讀書人。杜家十個子女,沒有一個人繼承他的黑道事業,全部都是從了文,都接受了高等的教育,杜月笙本人對這樣的情況也是非常喜聞樂見的。

現如今,杜月笙的子女基本全都在國外定居了,還活躍在公眾眼裡的,就只有杜美如與杜維善了。

杜美如夫婦定居在了約旦,在約旦開了第一家中餐館;杜維善是一位資深的收藏家,定居在加拿大,曾向上海博物館捐贈大量古錢幣。雖說他們都不是什麼傑出的大人物,但也算是平安喜樂、幸福美滿了。

據杜月笙的女兒杜美如回憶:他爸爸一生,都是一個嚴厲且重諾的人。就連平時他們幾個子女去見他,都需要提前預約的。他尤其喜歡別人稱他為「杜先生」,因為雖說他自己沒有文化,沒受過什麼教育,但是,他卻是真的很看重教育,他堅持認為:接受過教育的人才是中國的新希望。

身為三百年黑幫第一人的杜月笙,一生堪稱是傳奇,他「上海皇帝」的稱號,不僅僅是說說而已。在南京國府時代,他就是蔣的影子,是地下政府的老大。參與了政治鬥爭的杜月笙,就不僅只是一個幫會頭目了,在那個特殊的時代,也有人稱他是「影子政府主席」。

並且,在抗日戰爭時期,他積極響應抗日,全面支援前線,也多年擔任中國紅十字會的副會長,投入許多慈善活動,做過許多的公益事業。他的一生都致力於他所講的「吃好三碗面」:人面、場面、情面。

至今,他的傳奇人生一直留存在舊上海,也曾是多少前赴後繼到上海打拚的人的夢。

杜月笙的晚年是在香港度過的,晚年時杜月笙回望過去,覺得心中對孟小冬有所虧欠,執意要和孟小冬補辦婚禮,64歲的新郎與43歲的新娘在香港杜公館結為夫婦,一年後,杜月笙病逝於台灣。杜月笙死後,杜家的人也都分散到四處定居。

以至於後來,杜月笙的墓一直無人清掃,曾經蔣的題字,也破敗不堪。而今,一直是一位跟杜月笙毫無關係的李開明老人,在堅持清掃墓地。

這位老人說:一開始他也是根據杜月笙墓地的指標,便好奇前來一探。一看就令他大吃一驚,誰都不會想到這個積極抗日的『黑幫老大』的墓地會那樣的荒涼。他是歷史中的大人物,不該受到這樣的待遇。

其實,不論是跟杜月笙毫無關係卻堅持掃墓的老人,還是因為守諾,而從不間斷地每年給杜維嵩掃墓的李成全,都體現出在那個特殊的時代下的人們是堅信:人在,人情在,人不在了,情卻依然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都說此人是「漢奸」,國人無不痛罵,等死後才知道,他原來是英雄
光緒為何到死都不願意親近隆裕皇后?
中國出土了一塊特殊墓磚,韓國人知道後死活不承認,原因很簡單
大戶人家都用丫鬟,皇帝為什麼不都用宮女,反而還用大量太監呢?
主帥摔下馬,部下拿起鞭子就抽打,最後不但沒罪,還得了免死金牌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