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獨傳萬卷丹經之秘訣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獨傳萬卷丹經之秘訣

道學全球有獎徵文活動持續火熱進行中,我們已經與大家分享了很多參賽作品,猶豫的小夥伴趕快來投稿吧!切記要未經任何發表的原創稿件,而且我們會保留修改權哦!


詳情點擊道化天下,世界玄同 丨2017「玉蟾杯」道學全球有獎徵文活動通啟。


《道家養生學概要》,為因應讀者要求,針對《道藏精華》叢書所作的概括介紹,彙集千年道藏之精華,窮盡萬卷丹經之秘訣。

蕭天石


繼陳攖寧後最著名的道家養生學家


蕭天石(1908-1986),湖南省邵陽縣龍山鄉文山村人,自號文山遁叟,致力於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研究和弘揚中華道學,被海內外讚譽為「刊萬世不刊之書,傳千聖不傳之學」,是繼陳攖寧之後,道家道教界最著名的學者和中華道家養生學家。


蕭天石,與南懷瑾為師兄弟,遵光厚禪師之訓,一專精學道而一專精學佛。蕭天石二十八歲時出版《世界偉人成功秘訣之分析》而譽滿天下。主編出版《禪宗叢書》、《密宗叢書》、《中華文化叢書》等叢書。影印出版《中國子學名著集成》,贈送海內外各著名大學圖書館及學術研究機構圖書館共500家,以最大程度地保存和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獨傳萬卷丹經之秘訣



道家養生學概要


編《道藏精華》 刊萬世不刊之書


蕭天石主編出版《道藏精華》,為《道藏》選粹,所錄不但為萬卷《道藏》中之精華,且尤多自明清以來未收入《道藏》之上乘丹經與孤本佚籍,為一般學人及藏書家所罕觀者,因能補《道藏》之不足,所選錄道家道教典籍之古本、孤本、鈔本秘籍共達八百餘種,注釋集解者則達千餘家,且搜羅之廣博、內容之精湛、版本之名貴、選刊之謹嚴,堪稱四絕。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獨傳萬卷丹經之秘訣



道藏精華


道家養生學概要:


獨傳萬卷丹經之秘訣

《道家養生學概要》,為因應讀者要求,針對《道藏精華》叢書所作的概括介紹,彙集千年道藏之精華,窮盡萬卷丹經之秘訣。


無下手處者,於此中可得個下手處;無了手處者,於此中可得個了手處。未能超越一切而又涵蓋一切者,於此中可得一超越一切而又涵蓋一切法;進而並可得一超越生死而解脫生死法;未能變化氣質變化形骸、變化性命者,於此中亦可得一變化氣質、變化形骸、變化性命之無上上乘法!使你於宇宙循環圈中,不至於無聲無息地撒手歸去,而能得個休歇處,得個復生處,亦即永生處,老子所謂「死而不亡者壽」之不亡,而「復歸於無極處」!以後天之精氣神,合先天之精氣神;復使得之於天地者,仍返之於天地;則自先後天合一且我之精神與天地之精神合流而為一矣。


本書於緒論中,曾首先提出以「超凡入聖,超聖入神,超神入化」為三大綱宗,「性命雙修」為特標方法,「心學、性學、命學」為三大學養又指出修仙學,宜以聖賢為起步功夫,旨哉其言乎!故丹家常謂:「能超生死方為聖,未至聖賢不言仙。」由此可證,學神仙之學,與修神仙之事,乃做到了聖賢以後一邊事!幸勿易言之。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獨傳萬卷丹經之秘訣


蕭天石


本書體例


本書共分五卷,以道家學術思想及修養方法為主幹,兼收儒家和佛家的上乘秘旨,互相參證,貫串融通,多泄前人之所未泄,發前人之所未發,以之修鍊,可以卻病強身,養生長壽,可以超凡入聖,神化登真。所附《玄門太極長生功》,尤為青城派不傳秘功。


首卷凡十八章,卷二凡十七章,卷三凡四十章,卷四凡十七章,卷五凡十二章。首之例例言、緒論,終之以跋文,共得一百零八篇。綜觀全書,實為入道道之門徑,作聖之初階,契入萬卷道藏與丹經之不二法門。開千古來前人未開之口,傳千古來前人不傳之訣!全書無不以秘為不秘,而以秘為秘地!凡以往千聖不傳者,無不於此中唾手可得。至若有成與否,全在修持行證與因緣如何耳。


本書首述道家學術旨要及道學源流等,以示統緒。次過道家獨標之養生丹法,各派俱羅,用供參證,溯流即可達源,殊途亦可同歸最後為道家之一般養生微旨,片言半語,珍侔星鳳,縱極平實,亦多了義;並儘可能使其合於現代化、淺近化、簡易化,俾人人能修,人人能成。凡過分玄奧難究者,則只略言之,而不期詳盡,以詳盡之理論與訣法,可于丹經中求之也。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獨傳萬卷丹經之秘訣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獨傳萬卷丹經之秘訣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獨傳萬卷丹經之秘訣



融匯儒佛上乘旨意


兼收並舉 以參以證


東方文化三大主流中,言養生一事,則又以道家言為最高明而最圓通,最徹達而最完善。儒家偏於入世用世,偏於支離繁瑣,佛家偏於出世舍世,偏於寂滅消極,唯道家則主超世,可入可出,可用可藏,無二者之偏弊,而又能盡賅其所長也。故本書以《道家養生學》為名,並以其學術思想及修養方法為主幹,而對儒佛之上乘旨意,亦兼收並舉,以參以證,務求貫串融通而一之,示不偏廢也。


道家之煉丹學,可以說即是人生之最高養生學,深妙玄通,高明博大。唯以往深准以往深藏秘機,不肯輕泄,不但口訣如是,經籍亦然。正所謂:「洞真部錄三千卷,不是神仙不許看」「元珠密語金丹注,俱是人間未見書。」故無從無從發揚光大與普及耳。今特小露金針,略示一二,亦全豹之一斑耳,由此深入,當可徹達最上一乘矣六本書不採章節項目之形式,而用單篇之形式出之,在使篇篇獨立,可單讀單參,讀一篇即能得一篇之用,讀二篇即能得二篇之用,讀多篇即可自得其連貫性與系統性之妙用。亦所以為方便計耳!唯有不少處須合參合究,融會貫通,方能得其全旨者,此則不可不注意及之也。


附錄:


煉心訣要(心學指微)節選


心學,為道、儒、釋三家之所特重,儒曰正心,佛曰明心,道曰煉心,要皆參修心學一事。虞廷十六字薪傳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所謂人心道心,實只一心而已。順欲逐物,向外馳求,便為人心;逆欲循理,向內守中,便為道心。此心一動,便即人慾紛擾;此心不動,便即天理盎然。人之神在心,而心之機在目,用目向內反觀,心亦隨之內守而不外馳矣,故孟子以「求放心」為教。一心內守,寂照虛無,自然靜定。人在定中,無思無慮,無欲無念,自然天清地寧、神明在躬。在另一方面,心火自然下降,腎水自然上升。自然心腎相交,水火既濟,由斯而可性命俱得矣。攝欲歸理,攝情歸性,攝神入炁,攝心入道,此為千聖不易之十六字真言,而三家亦無不可以此為修持之軌範也。


人皆可以為堯舜,可以為仙佛聖人,此心成之也;人皆可以為桀紂,可以為盜賊禽獸,此心敗之也。人為天地萬物之靈,而心又為人之靈;故人人都是神聖,只在此心之不放失!人人都是禽獸,只在此心之放失!故孟子以「求放心」為教。慎獨之要,在慎此心;念佛之要,在念此心;參禪之要,在參此心;修道之要,在修此心,而煉丹之要,亦在煉此心而已!豈有他哉?


余常謂:學道宜從根本起修,心為根本,亦即宜從心起修。呂祖曾云:「千言萬語,只不過發明煉心二字。」心本虛無湛明,寂然不動,其動者,感於物而動。不動則無善惡亦無差失,動則有善有惡、有得亦有差失。欲使心不為外動,不為事遷,不為物蔽,佛家用「明」字工夫,儒家用「正」字工夫,道家則用「煉」字工夫。下字不同,用旨則一。總在求復其初心,保其良心,毋失其本心,得證其真心而已。心本無心,動則生心。心生識生,心滅識滅;心生念生,心滅念滅。生於其心,害於其道。使知見念識,渾淪不生,一生即滅,以至不有不無,不生不滅,此為三家用功處。儒家常言「不動心」言「收放心」,佛家亦嘗言「制心一處,無事莫辦」,此則更顯得是鍊字工夫邊事。務煉至內心清凈,一念不生,而至一切處無心,亦無一切心,庶乎近道。(編輯:行雲)


下載以下資料請移步PC端


道藏精華


(http://www.byscrj.com/jmm/TaoSutra_Essence_Contents.htm)


中國子學名著集成


(http://www.byscrj.com/jmm/Great.Works.of.China.html)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www.byscrj.com/jmm/Preserving_Life_Summary.rar)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聖人告訴你 人際交往中的三大法寶
大道難遇 祖師教我們「回光」「反照」
第五十八回元始天尊降龍子
老子「玄同」思想義解——社會公共體與生命共同體的建構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張三丰有七個弟子,為什麼他偏對張無忌父子,一人獨傳一門絕學?
老一輩獨傳的涼拌粉絲秘訣 下酒解膩全靠它!
肌肉悟空哥獨傳:每個男孩心中都有個強者夢,相信有一天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