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父母總是喜歡催婚?
人在江湖漂能有多少抵得住世俗的刀光劍影?
周末給閨蜜打了個電話,寒暄了幾句,直入正題的她抱怨母親催婚的苦惱,我只能幫忙安慰一下,總不能因此讓母女關係緊張。
掐指一算,這事兒已經催了3年了,最開始只是逢年過節提一下,後來直接上綱上線成為了任務,本來只是年年催,因為一家人都生活在北京,後來變成了天天催。
以前還指望挑個好姑爺,最後直接說先帶回來男的就行。當然閨蜜的個人條件俱佳,標準模特身材,如花似玉,一副湯唯似的文藝范,一口標準的美式英語讓我等望塵莫及,關鍵工作能力也非常厲害,簡直大寫的完美!
即便如此,當媽的仍然心急如焚,每次對話,任何跟結婚八竿子打不著邊的話題,最後都能被她母親成功的轉移到結婚的問題上。
相信這樣的現狀,發生在我們身邊再正常不過,甚至很多未婚姑娘從昔日旁觀者變成了如今的當事人,即便已經步入圍城的姑娘也曾經面臨如此尷尬的局面。
在中國如果到了正常婚齡育齡,而沒有完成傳統的人生大事,必定會面臨如此狀況。如果到了這個年齡段,哪位還沒有被父母催婚,只能說明父母是極品,開明!
為什麼我們的父母普遍喜歡催婚呢?
第一、真心誠意的心疼子女未來的生活
可憐天下父母心,作為父母絕大部分是非常疼愛自己的子女,當然萬事都有例外。如果子女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卻遲遲沒有成家,在父母看來自己遲早有一天因為自然規律生老病死而離開人世。
而子女卻孑然一身留在人間,生病了沒人照顧,夜深人靜沒人聊天,天天忙碌卻沒有家庭的溫暖,人到夕陽膝下無子無女,孤苦無依,所以他們內心放不下。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大概的內容是說父母催婚是因為怕子女一個人過不好,只要自己過的足夠好,父母就不會催婚。
這只是表面的理解,父母看的不是眼前過得好與不好,更重要的是未來子女年紀大了沒有人陪伴的擔憂。所以過得再好,父母還是照樣催婚,跟你有沒有能力立足於社會沒有關係。
我也曾見過子女非常優秀,社會地位很高的父母照樣催婚,所以這個原因不全面。
第二、操心子女生育的壓力和養育的困難
標誌的語言「你現在不結婚,30多歲40多歲才有孩子,等到了50多60歲的時候還在為孩子奔波,人家的孩子早就成家立業,看看到時候你有多辛苦。「
對於女性來講,從生理的角度24至28歲是生育的黃金期,越往後因為年齡的緣故的確會帶來一些影響,當然如今隨著醫學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齡也往後推了不少。
?當然從養育的角度,父母認為子女早些結婚生子,避免以後年齡大了本來下一代可以獨立生活的時候卻還在操心子女讀書和生活的問題。
作為父母這份隔代擔憂有點兒遠了,不過誰讓他們是我們的父母呢?
第三、傳統觀念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始終沒有把這句話給碾碎。
這句話出現在如今21世紀也不足為奇,很多父母認為自己沒有早早見到第三代人,怕以後無言再見列祖列宗。
最近有句逼婚的段子「沒女朋友就別回來上墳了『清明節還沒耍朋友,就別回來祭拜外公了,你對得起死去的外公嗎?」
不要笑話,現實中很多父母或多或少都存在這種想法,因此鼓勵子女生育,「只要生,我就幫你帶」,這句話大家一定不陌生。至於後來帶與不帶是另一回事。
所以,因為著急當爺爺奶奶的想法,父母也會催著子女早日成婚。
第四、年齡的壓力和社會的競爭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父母覺得子女年齡越大越難找到好對象,怕優質對象被挑走了,曾經有條新聞說孩子剛上大學,父母就開始張羅著相親。
? 不就是擔憂子女單著到最後沒有選擇的餘地了嗎?當然年齡也確實是擇偶標準之一。
所以,現實的壓力和競爭迫使父母不想讓子女面臨這種情況。因此,希望子女早日挑個對象成婚。
第五、父母想早早卸掉「偽責任」
什麼叫做「偽責任」?中國的父母跟子女之間有本糊塗賬,在父母眼裡子女長大成人不是按照法定年齡,不是按照子女是否大學畢業,不是按照子女是否經濟獨立有安身立命的本事。
? 而是子女是否結婚,以結婚成家的標誌來判斷是否已經成人。如果子女沒有結婚成家,父母潛意識裡認為子女還只是孩子,父母還得為他們的行為和他們的將來「負責」。由於他們會顧慮子女的現狀,因此沒有辦法甩開膀子享受屬於自己的生活。
典型一句話「你們結婚了,就是你們的生活,我們做父母什麼都不管了,好壞都是你們的日子。」
因為想早點卸下他們誤認為肩上的重擔(當然這個重擔是父母自己加在肩上的),所以,急著想讓子女早日成家。
第六、世俗的壓力
「你看隔壁的三嬸又在問我你怎麼還沒結婚,你二姨又在問我都剩女了為什麼什麼沒嫁,我都不好意思回答。快把自己嫁了吧,不然我耳邊都沒辦法清凈。「這是父母經常在單身姑娘耳邊的嘮叨。
其實父母可以理解子女遲遲沒有步入婚姻殿堂的原因是緣分未到,沒有遇到意中人。但是親戚朋友,妯娌之間的世俗觀念或者背後亂加的揣測子女的身體或者心理健康狀況的議論,讓父母覺得抬不起頭來。
作為父母在面對世俗壓力的時候會將情緒或者壓力轉移到子女身上,所以父母因為世俗輿論的壓力,只好催著子女早日成婚。
曾經看到一部電影《立春》,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北方的一個小縣城,其中有這樣一個片段,一個舞蹈男老師一直鍾愛自己的舞蹈事業。因為遲遲沒有結婚,全家人被周圍的人議論嘲笑指責飽受身心摧殘,後來故意製造假猥褻婦女的行為,為的就是讓眾人對他的不婚狀況停止議論。
後來他待在秦城裡,一個音樂女教師去看他,他反而安慰女教師說「不要為我擔心,我現在還能在這裡安心跳舞,再也沒有人嘲笑我了。」瞬間讓我感覺一陣心酸。
? 在世俗的世界裡,要想成為自己,保持與眾不同的狀態很難,只要跟別人不一樣就會遭受周圍人的非議指責,這樣的壓力不是任何人能夠承受的起。
就如金星所講「我為什麼努力讓自己先成功,因為只有我成功了別人才能接受我的與眾不同。」
以上是父母催婚的種種原因,中國父母一生為子女操碎了心,催婚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他們表達愛的一種方式,因為他們不想讓擔憂變成了現實。
所以,希望作為子女的我們,面對催婚的問題盡量採用一種比較和諧的方式跟父母溝通,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千萬別用惡語傷了他們的心。
當然父母的擔憂和考慮也是很有道理,我們應該結合起來看待人生,他們畢竟有著豐富的生活和人生經驗,不能因為時代的變遷對於他們的建議一票否決。
同時也希望各位父母,理解子女對自己人生的安排和追求,婚姻畢竟不是買東西,不行了還能退,將就點兒還能用。
一生的幸福,適合不適合只有自己知道,強求不了,幸福需要等待,自己選擇的人生,好與不好都我們無怨無悔!

※佟麗婭為什麼非得離婚?
※恩愛夫妻必做的15件事,越做越幸福
※租個女友回家過年,生米竟然煮成成熟飯
※這七句情話,足以讓一個女生對你失去全部抵抗力
※18群里一個男生的自述
TAG:暖哥哥 |
※中國父母為什麼那麼累?
※父母究竟為什麼要催婚?
※青春期的孩子們為什麼總喜歡和父母唱反調,你知道根本原因嗎?
※這才是父母喜歡干涉你婚姻的「真相」。
※父母不喜歡我的男朋友,怎麼辦?
※愛挽睡:婚姻真的需要父母的祝福嗎?
※寶寶總是喜歡哭,可是父母真的懂孩子么
※為什麼中國父母總是能培養出熊孩子?多是這個原因
※這才是父母喜歡干涉你婚姻的「真相」
※你從父母輩的婚姻中學到了什麼?
※美國父母真的比中國父母更好嗎?| 對美國父母的誤解,答案都在這裡了
※催婚的人到底在催什麼 被催婚怎麼辦如何搞定父母七大姑八大姨
※為什麼我們總會愛上父母反對的人?
※你知道什麼樣的父母、老師和學校是孩子真正喜歡的嗎?
※為什麼中國父母養孩子那麼累?七大原因,你中了幾個?
※中國小女孩被美國媽媽收養後,父母又給她一個大驚喜
※為什麼說這是中國父母教育孩子「七大累」?
※優秀孩子背後的父母都是什麼樣的?
※為什麼中國孩子最不尊重的人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