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蘇「太空爭霸史」上,最後的登月者去世了

美蘇「太空爭霸史」上,最後的登月者去世了

美蘇「太空爭霸史」上,最後的登月者去世了



圖註:1972年,塞爾南在月球漫步

文 | 楊津濤


2017年1月16日,美國宇航員尤金·塞爾南去世,享年82歲。1972年12月,作為阿波羅17號飛船的指令長,塞爾南成為「最後一個在月球上留下腳印的人」。自1969年7月起,美國共將12名宇航員送上太空,帶回大量月岩標本,加深了人類對宇宙的了解。然而,當年美國不惜巨資,實行登月計劃,首要目的卻並非科研,而是同蘇聯進行「太空爭霸」。


第一回合:蘇聯率先發射人造衛星,西方社會為之恐慌


在航天方面,率先取得一定成就的是納粹德國。「二戰」後,美、蘇兩國各自德國從獲得了一批火箭專家,開啟了本國的航天事業。1952年,艾森豪威爾就任美國總統時,空軍高層即建議發展人造衛星,並說「對衛星的需要並不完全來自軍事考慮,發展和發射第一顆衛星運載工具也會具有高度重要的政治、心理和科學意義。」但當時美國正削減國防開支,在發展航天技術上的投入很少。1955年,美國才宣布,計劃發射一枚「科學衛星」。

僅僅4天後,蘇聯針鋒相對地表示,也將在年內發射衛星。當時蘇聯急欲在科技方面壓倒美國,於是全力支持科羅廖夫主持的衛星計劃。為避開技術難關,搶在美國之前發射衛星,蘇聯將原計劃重1000—1400kg,帶200—300kg設備的衛星簡化至極致——重83.6kg,除一台無線電發送器外,不攜帶其他任何複雜儀器。就這樣,1957年10月,人類歷史上第一顆衛星「斯普蒂尼克1號」成功進入軌道。《真理報》發表文章,稱「人造地球衛星將為太空旅行開闢道路,現在這一代人將目睹在新的社會主義社會裡,自由而有主見的勞動人民怎樣將人類最大膽的夢想變為現實」。


蘇聯衛星上天新聞,震動了整個西方世界。《紐約時報》提醒,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不但應當重新接受新的思想,而且應當迅速尋求有效的補救辦法,使美國在這場不僅是軍備和聲望的競賽,而是生存的競賽中重新獲得領導地位」。英國《衛報》報道,「很明顯他們在導彈技術領域已取得極大的領先地位」。雖然艾森豪威爾及軍方深信,「今天要是有任何國家情不自禁地攻擊美國,它本身將迅速遭到可怕的毀滅」,但是面對洶湧民意,要提振美國及西方盟友的自信,只能被迫加大在太空同蘇聯的競賽1958年,攜帶有更多科研設備的美國衛星「探險者1號」成功發射並進入軌道。

美蘇「太空爭霸史」上,最後的登月者去世了



圖註:蘇聯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蒂尼克1號」

第二回合:蘇聯送宇航員入太空,美國奮起追趕


1957年—1958年,美、蘇兩國的航天技術其實並無決定性差距,只是蘇聯獲得情報,知道美國將在幾個月發射衛星的消息後,搶先發射了一顆。當美國追平這一紀錄後,對進一步發展載人航天的必要性,依舊保持懷疑。艾森豪威爾表示,伴隨蘇聯衛星而來的是不景氣,導致額外花費的巨大壓力。現在急躁的高峰已經過去,希望國防部能想辦法節省2億美元或更多。對於國家宇航局提交的載人登月計劃書,艾森豪威爾回答:「哎呀,我也很想知道月亮另一面的情況,但是今年我不能花錢去探究它」。


美國對航天技術的輕視,使蘇聯又相繼獲得了幾個「第一」:第一個將哺乳動物(狗)送上太空;第一個在月球著陸的航天器「月球2號」,直至1961年4月,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赫魯曉夫宣稱,「這是資本主義國家追趕我們的時候了」;《紐約時報》則悲觀地說,「我們的盟國會離我們越來越遠,因為旁觀者確信蘇聯是未來的霸主。我們的影響力如同赫魯曉夫所希望的那樣,正在逐漸削弱」。


這一切都讓美國新任總統肯尼迪倍感壓力,他早在競選時,即曾表示,「我們正同俄國人進行戰略空間競賽,並且我們一直以來都處於下風……如果蘇聯控制外層空間,他們就會控制地球……為確保和平與自由,我們必須爭第一」。要想改變美國在這場太空爭霸中表現出的劣勢,肯尼迪只剩下一個選擇——將宇航員送上月球。


第三回合:在「登月競賽」中,美國完勝蘇聯

1、美國6次登月,耗資巨大,阿波羅計劃被尼克松終止


在加加林進入太空後的第三天,肯尼迪召開會議,討論載人登月的可行性。不久,肯尼迪在國情咨文,首次提出「阿波羅計劃」,並得到國會批准。約翰遜繼任總統後的1965年,美國政府給予航天局的財政投入,佔到當年總財政的5.3%。因此,約翰遜使美國贏得「太空爭霸」最終勝利的關鍵人物。


阿波羅計劃的開始並不順利,1967年1月,阿波羅AS204號(後來被稱為阿波羅1號)意外起火,導致3名宇航員遇難;其後,安全問題被更加註重,1968年10月,載有3名宇航員的阿波羅7號成功進入地球軌道;同年12月,3名宇航員乘坐阿波羅8號進行首次環月飛行;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美國總統尼克松在和宇航員通電話時,特意要求他們和美國國旗一起出現在電視畫面中,以顯示美國在宇航事業上的巨大成就。


尼克松給予登月宇航員極大禮遇,主要是看重其在同蘇聯爭霸中的政治意義,而並非對宇航事業有太多興趣。1970年,尼克松提出太空政策新綱要,「我們在載人登月領域的成功,有助於未來航天事業的發展……然而,有許多困難擺在我們面前,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等待我們去處理,所以我們要學會優化配置有限資源。」按照宇航局的原計劃,從阿波羅10號到20號,會有10次載人登月行動,但是由於尼克松對財政投入的削減,塞爾南乘坐的阿波羅17號之後,一切登月計劃都被取消。

有研究顯示,除和蘇聯「太空爭霸」意義外,「阿波羅計劃使美國經濟增長提高了2%,物價指數下降了2%,創造了80萬個就業指標」,同時更促進了火箭、照相、導航、醫學,尤其是計算機等新技術的發展。

美蘇「太空爭霸史」上,最後的登月者去世了



圖註:1969年,裝載阿波羅11號的土星5號火箭升空


2、蘇聯希望在登月上趕超美國,但財力、技術、制度等劣勢,決定其必然失敗


蘇聯的登月計劃是秘而不宣的,直至冷戰結束,一些檔案才逐步公開。1964年,為說服赫魯曉夫支持登月,蘇聯首席航空科學家科羅廖夫說,「美國不僅要完成繞月飛行,而且將在1967年實現載人登月,這是第一個蘇維埃國家在地球上誕生50周年的日子。如何避免美國加速它的計劃?距這個時間還有3年,這期間,我們應當充分重視起來,組織好我們的努力工作,解決載人登月和返回的各種問題。」同年,蘇聯做出《關於月球和宇宙空間考察工作的決定》,標誌登月計劃的出台。


由於計劃上的缺陷、技術上的不足,及科羅廖夫的意外去世,蘇聯在登月探索上沒能繼續以往的輝煌。然而,1966年7月,蘇聯宇航員科馬洛夫表示,「蘇聯沒有必要像美國那樣加快載人登月的進度,因為我們的首要原則是確保每位宇航員的生命安全。但是我敢保證,美國不會在登月競賽中先撥頭籌」。1967年3月,負責蘇聯宇航員工作的卡曼寧又說:「蘇聯將保證宇航員的絕對安全。阿波羅1號的事故是由於美國登月計劃急於求成造成的,蘇聯絕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事實上,蘇聯倉促實驗,造成的事故遠較美國為多。從1966年11月—1967年2月,蘇聯聯盟號飛船所進行的秘密實驗都失敗了,但1967年4月23日,為了給五一國際勞動節「獻禮」,聯盟1號飛船還是升空了。當晚,聯盟1號飛船失事,宇航員科馬洛夫遇難。1969年2月,蘇聯發射的首輛月球車在起飛52秒後爆炸,搜索部隊沒有被告知散落的殘骸具有放射性,結果導致大量人員被輻射傷害。1969年7月3日,蘇聯試驗N-1火箭失敗,發射台被炸成廢墟。頻繁失敗,意味著蘇聯徹底輸掉了這場「登月競賽」。


總的來看,蘇聯的失敗,除財力、技術上不及美國外,制度缺陷也是重要原因。在科羅廖夫研製N—1火箭時,另一位科學家切洛梅的火箭方案亦在同時推進,使蘇聯登月計劃原本有限的投入也被分散了。切洛梅因使用赫魯曉夫的兒子做助手,所以很被高層看重。科羅廖夫去世後,蘇聯科研體制的弊端更加顯現,當時在軍工科研體系中,也存在對總設計的個人崇拜,新繼任的首席科學家米申,沒有這樣的個人威望,以至舉步維艱。


美勝蘇敗,「太空爭霸」告一段落


在美國多次成功登月,終止阿波羅計劃,及蘇聯多次實驗無果,被迫承認失敗後,冷戰期間的這場「太空爭霸」亦即告一段落了。隨後兩國關係走向緩和,簽署《關於以和平目的開發和利用宇宙空間的合作協議》,1975年美國阿波羅18號和蘇聯聯盟19號實現對接。如果當年是蘇聯率先實現登月,歷史走向,恐怕也會有很大不同。


另外,通過梳理冷戰期間「太空爭霸」的歷史,我們也能看到,所謂美國登月是騙局的陰謀論說法是站不住腳,第一,當年蘇聯從未懷疑美國登月行為;第二,美國終止登月,以及至今不再重啟的原因,的確是花費過巨,財政難以支持。

美蘇「太空爭霸史」上,最後的登月者去世了



圖註:美、蘇飛船對接示意圖


注釋


張楊:《冷戰與美國的外層空間政策(1945—1969))》,東北師範大學2005年;趙洋:《太空中的宣傳競賽:蘇美早期航天活動與政治宣傳的互動》,《科學文化評論》2007年第4期;張弛:《冷戰中的美蘇載人登月競賽》,陝西師範大學2011年;李成智、李建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第352頁;吳昊、吳俊強、郭修凱:《科羅廖夫之死——從運載火箭發動機技術的發展看美蘇太空競賽的轉折點》,《學理論》2012年第24期。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蔣經國是如何脫離蘇聯控制,回到中國的?
湯恩伯與胡宗南,在抗戰中的真實表現
蔣介石視他為身邊第一人才,懷疑其被日軍毒害
斯大林:是不是你們捨不得丟掉漢字?
周有光:最反感別人叫我「漢語拼音之父」

TAG:短史記 |

您可能感興趣

太驚人了,美蘇爭霸期間,美軍蹭看蘇聯航母上放的電影
二戰後期:日本只是美蘇爭霸的棋盤
美國隱瞞了60年的真相曝光:美蘇為什麼不再進行登月任務?
美蘇爭霸半個世紀已分勝負,漢朝與匈奴爭鋒近兩百年才告一段落
歷史性的時刻,美蘇易北河會師,今日的戰友,明日的死敵
美蘇爭霸蘇聯態勢咄咄逼人,為何最後還是輸給了美國?
二戰後,美蘇一夜暴富?是因為搶了德國的黃金?
中亞告別了英俄、美蘇爭霸的舊歷史
20世紀中國參與的四大戰爭,無一敗績,比美蘇勝率還高!
為何日本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侵略中美蘇三國,實力擺在這了
美蘇兩國的互坑模式,蘇聯起初佔上風,後來被美國坑慘了
美蘇爭霸讓人類進入振奮人心的時代?如今上月球只能看中國!
曾阻止美蘇核戰的前蘇聯軍官去世4個月後被外界得知
美蘇冷戰時期,蘇聯到底有多強大???
美蘇為何不敢再登月?只因月球存在不可思議的東西
二戰期間最大的贏家是哪幾位?軸心國都想不到,美蘇爭霸世界
抗日戰爭:是美蘇聯拯救了中國,還是中國挽救了美蘇?
如果美蘇太空爭霸沒有結束,人類會接觸到外星文明嗎?
二戰過後,美蘇兩國間的曠世較量,兩個原因讓美國直接將蘇聯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