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身為清朝的封疆大吏 為什麼他們不在京城買院子 到京城時借住寺廟

身為清朝的封疆大吏 為什麼他們不在京城買院子 到京城時借住寺廟

常看清宮劇或者辮子戲的人一定都會有種感覺,清代的官員都好有錢,好像各個在北京城都有豪宅,畢竟「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實際上,清朝被外放的封疆大吏是不可能在京城買房子的。沒有房子住哪?不能住旅店和親朋好友家么?為何跑去住寺廟?這還是得從順治朝說起。

身為清朝的封疆大吏 為什麼他們不在京城買院子 到京城時借住寺廟

順治皇帝是清朝第一個入關的皇帝,滿漢之間民族矛盾尖銳,為了避免地方和中央官員之間拉關係走後門,順治三年內閣奉上俞:「各地來京官員,鑽營囑託,交通賄賂,由五城御史督令司,坊官員時加訪緝」,說白了就是防止地方官員勾結京官,被抓到就拿辦。於是那些地方官員就不敢借住在京官同鄉、同學、同年的家裡,就去住旅店,好日子還沒有幾天,朝廷又頒布命令:禁止二品以上大員出入茶樓、酒肆、戲園違者以違制論處。這下大員們就不能住旅館之類,因為那個時候,服務業還是發達,一不小心就走進隔壁怡紅院,這要是被抓住了,還不重重治罪?!

身為清朝的封疆大吏 為什麼他們不在京城買院子 到京城時借住寺廟

大家會說,以前不是還有種叫做會館的地方嗎?當然有,但是更不能住。會館人多嘴雜,商人讀書人都有,萬一被人說賣官鬻爵、結黨營私,這罪名不比進妓院小吧?於是能住的最合理的地方只有寺院和道觀里。借住在廟裡的事很早之前就有,比如《鶯鶯傳》里的張生就是借住在寺廟、唐朝的滕子京、張旭都有住在寺廟裡的經歷。當時北京城裡寺廟數量遠遠多於道觀,於是寺廟就成了理想的借住地方。

住在寺廟裡好處挺多:可以拒絕一切不必要的應酬、寺院安靜、少是非,可以避免在不經意間違反朝廷的律令。有人會說,佛門清凈之所,怎麼會接受凡夫俗子的借住?當然會接納,古有少林寺保護李世民,抗戰有寺廟接納民眾,佛門本就是為世間之刃=人大開方便之門。再者,官員們借住,又不是白住,奉上一筆香火錢,可以用於維持寺廟日常開支,何樂而不為?

身為清朝的封疆大吏 為什麼他們不在京城買院子 到京城時借住寺廟

李鴻章是晚清一個重要的人物,而他又不是京官出生,在北京沒有置業,哪怕他已經做到了武英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仍然長期借住在寺廟裡,甚至還在賢良寺(清朝很多封疆大吏都在這裡借住過)會見俄國使節,後來甚至在操勞一生後在賢良寺去世。賢良寺的地理位置好,距離皇宮近,很多清代有名的封疆大吏都曾在賢良寺住過,《燕都叢考》記述:「賢良寺為北京名剎之一,尤以近于禁城,昔時封疆大吏入覲述職者恆居之。若曾文正、李文忠皆曾止於是。而庚子議和之役,亦以是為辦公之所,歷史陳跡,足資垂念焉。」 

1、《清史稿》;2、《燕都叢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佛說史 的精彩文章:

一貫賣國求榮的慈禧 曾作出一個正確的決定 避免此地脫離中國
清末三個皇帝為什麼沒有後代?不是氣數已盡 而是這三個重要原因
歷史書沒有告訴你 毀滅圓明園的罪魁禍首 除了外國人還有中國人

TAG:小佛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