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護國元勛蔡鍔傳奇之二十七:援黔平匪

護國元勛蔡鍔傳奇之二十七:援黔平匪

原標題:護國元勛蔡鍔傳奇之二十七:援黔平匪



雲南都督蔡鍔


1911年11月,蔡鍔援川滇軍第一、二梯團先後出發之後,心情並未隨之輕鬆。因為第一梯團剛出發,就連續接到黎元洪致電獨立各省都督兩急電。第一電說:「敝處血戰六晝夜,敵兵恃火器較利,抵死進攻,漢陽城恐不能能守。我軍擬堅守武昌城中待援。事關大局,危急異常,懇刻即分別遣派海陸軍隊,星夜兼程來援。」第二電說:「連日漢陽劇戰,因我軍力單薄,半系新募之兵,不能支持,只得退保武昌。竊思武漢關係中國全局,武漢危即全局難保。元洪當督率將士,誓以死守,以維大局。惟敵人以全力爭武漢,我同胞必以全力援助,方能取勝。務懇大都督,迅速調撥老練之兵,攜帶槍彈並機關槍、新式快炮,星夜來鄂援助,或另分兵他出,以牽敵勢。」


12月13日,援川第二梯團開拔的當天,蔡鍔又接到黎元洪急電說:「現雖停戰議和,然不可不極力籌畫。一旦決裂,自當立即開戰。敵既厚集兵力於漢上,我亦不能不厚集兵力以為對待。敝處籌議至再,仍當以援鄂為急。方略既定,自應趁此停戰機會,各省援兵一律於開戰期前到鄂,始可決定進攻計畫。敢乞諸公派遣援兵,即日出發。總之,能戰始能守,能守始能和,我軍計畫,但當從戰字著想,和則視為意外結果。」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支援湖北,蔡鍔決定組織雲南北伐軍,編定4000人,以軍政、參謀兩部次長唐繼堯為司令,庾恩暘為參謀長,取道瀘州,與援川滇軍合後,徑赴中原,支援武漢。


然而,正在雲南北伐軍整軍出發前夕,蔡鍔接到了貴州憲政預備會以耆老會名義發來的密電,訴說貴州獨立後公口(貴州、四川等地哥老會組織的名稱)林立,秩序漸亂,向蔡鍔請兵赴黔平亂。同時,貴州憲政預備會還派在雲南辦理礦務、時因父喪歸里的黔人戴戡返滇,與時任雲南都督府外交司司長的黔人周沆聯繫,串聯旅滇黔人請求蔡鍔遣滇軍入黔平匪。


原來,辛亥革命前,貴州有兩大政治社團。1908年10月,經貴州巡撫龐鴻書批准,「以個人自治為出發點,通過地方自治,達到國家自治」為宗旨的自治學社正式成立,其實際負責人為張百麟。張百麟,字石麒,號景福。原籍湖南長沙,1879年出生於貴陽。幼讀詩書.稍長受到維新思想影響。1902年留學日本,肄業於早稻田大學法政速成科。次年冬返國,與黃澤霖等組織自新學社。1907年以候補通判身份入讀貴州官立法政學堂。自治學社成立後,清政府頒布了《憲法大綱》,啟動預備立憲。為了參加選舉,奪取議席,進而控制諮議局,張百麟等人趁機於各地建立分社,大力發展社員,於是一大批舉人、秀才、文武官吏、哥老會會員、軍人、教師、青年學生、農民、小商人以及失業遊民成為自治學社社員。自治學社因而又有「平民派」之稱號。時隔一年的1909年10月,貴州的另一大政治社團貴州憲政預備會成立,其創始人為唐爾鏞和任可澄等。憲政預備會奉行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主義,旨在保皇立憲。其成員大多來自貴州商界、教育界的上層士紳及知識分子,因而又有「貴族派」之稱號。貴州這兩大政治社團雖然均為立憲而起,在爭取立憲問題上有共同的立場,但在教育界、輿論界和諮議局以及爭奪地方的職務和權力方面卻明爭暗鬥,勢同水火。武昌起義後,蔡岳於11月1日自上海回到貴陽,他認為,貴州革命須自治、憲政兩派通力合作,方可成功。由於他既為自治學社成員,又與憲政預備會頭目唐爾鏞、任可澄等人是同學且私交甚篤,因而出面邀請兩派首腦會於崇學書局,商談兩派聯合事宜。此時,自治學社已由立憲團體轉向革命、接受了同盟會的領導,為了減少阻力,促進革命早日成功,自然願意兩派聯合,而憲政預備會也感到大勢所趨,對於聯合也表贊同,於是雙方均表示願意化解成見,達成合作,一致行動。


11月3日,張百麟聯絡貴州新軍教練、同盟會員楊藎誠和隊官趙德全等發動起義,貴州巡撫沈瑜慶並未組織抵抗,而是派員赴諮議局與張百麟商訂五項條件後交出了巡撫印信。次日,張百麟與諮議局議長譚西庚以諮議局名義召集各界開會,宣布成立「大漢貴州軍政府」,推定楊藎誠為都督、趙德全為副都督;張百麟為樞密院院長;任命周素園為行政總理,並討論通過了組織大綱:都督專管軍事,行政總理主持民政,樞密院贊劃軍事、指導民政。還規定軍政府暫為臨時機構,3個月為限;部長等以上政務官均盡義務,不支薪俸。同時,為了調和黨見,減少革命阻力,還安排貴州憲政預備會會長任可澄任樞密院副院長,並對奉巡撫沈瑜慶之命赴貴陽準備鎮壓起義的興義團練管帶、大土豪劉顯世也予以優容,安排他任樞密院樞密員。


由於貴州「兵不血刃」的反正後實行各派合作,加之都督府管軍事、行政總理管民政,樞密院不僅管行政,還要「贊劃」軍事,原諮議局改為立法院,張百麟在新軍、陸小以外又設有自治學社骨幹黃澤霖為總統的五路巡防軍,因此各種層層疊加、相互牽制,很不利於權力的集中運用。正如省外報紙所說:「樞密院大於都督府,總統又大於樞密院,立法、執法則與都督平權,用人行政各不相謀,都督命令不行,實一無政府現象。」所以,貴州軍政府成立後,內部存在著各種矛盾,其中既有革命派中自治學社和新軍、陸小間的矛盾,更有自治學社與憲政派之間的矛盾。12月14日,都督楊藎誠率新軍兩標,取道湖南援鄂,表面上理由冠冕堂皇,實質上也有避免內部紛爭之意。


楊藎誠走後,趙德全代理都督,軍政府內部的矛盾就集中在自治學社與憲政預備會之間。雖然兩派實現聯合時,均發誓「從前種種,都如昨日死,從後種種,都如今日生,爾毋我詐,我毋爾虞」,但兩派政治主張存在差異,以前長期的積怨也難以消除,因此貴州軍政府成立之後,兩派在推選出席全國國民代表會議人選,黔軍援川、北伐以及對待剿匪等問題上矛盾尖銳,爭鬥不斷。對此,夾在中間的代理都督趙德全也束手無策於1月24日向其老上級、時任民國副總統的黎元洪傾訴苦衷,尋求救援:「黔省黨派,發生於諮議局成立之年。是年春間,自治學社成立;九月中旬,憲政會成立。兩黨皆以催促憲政進行為宗旨,但自治主急進,憲政主漸進,而尤有異者,憲政多貴紳,自治多寒士,以此之故,意見日深,時有衝突。至獨立後數月,競爭尤急。鄂省舉義之後,長沙繼之,自治中人密謀響應,而為憲政所阻,互相猜忌,不可終日,乃有黨外數人出為調和,期以不相傾陷,始終相安。德全時在新軍,與同志預備舉事,自治中人來相聯合,遂於雲南獨立之後,合力成此事業,事定之後,德全在都督府任軍事,自治黨魁張百麟為樞密院長,任行政事。張以事體甚大,懼黨人不克負荷,乃與憲政黨解仇,引其黨魁任可澄為副院長,期以共濟時艱。而黨員多數未能消盡畛域,仍復暗鬥,變態百出。樞密、立法兩院,兩黨皆各有人,仍為兩黨之競爭,而非兩院之競爭。是時楊都督在省,德全除軍事外,一不過問。九月念日,楊都督為賞齎事,為新兵轇轕,委過張院長,張幾被戕害。因與楊大起意見,旋由紳眾調停,楊都督東出助戰,張院長西上平匪,始得無事。德全於是代理正都督,始與兩院交涉日密,而黨爭激烈,危機四伏,智儘力索,無能和解,目前兩黨皆各據有兵力,即新軍將士,亦皆各有偏重,代理以來,奇險迭生,德全制馭無術,告退不能,茫茫前途,誠不知稅駕何所。苟無外兵到來,尚能保持和平,除電告中央請大總統指示辦法外,因我公之垂詢,始敢略陳大概,尚望我公有以見教,黔人幸甚。」此外,五路巡防軍是自治學社自己組織的武裝,成員本來大多為會黨中人,貴州光復後,五路巡防軍總統黃澤霖自稱龍頭大爺,副都督趙德全也出任了公口職事(承堂),以致軍政府,「上至都督,下至微職,以及軍隊大小職官,無一非公會中人」。貴陽及各府、州、縣也是公口大開,一批社會渣滓混跡期間,無惡不作。一位親歷者講述他眼前的情形是:「各黨會竟明目張胆佔據民房、衙署,屹立公口。儀式陳設,比於官廳。而頭戴英雄結,鬢插楊梅花,腰圍戰裙,足穿麻兒草鞋之輩,招搖過市,有如戲場。公口之間為爭地盤,發展會眾,械鬥時有發生。」


正因為考慮到貴州軍政府派別重重、矛盾多多,加之援鄂緊急,蔡鍔開始拒絕了貴州憲政預備會及旅滇黔人希望雲南北伐軍入黔平亂的請求。儘管如此,對於貴州的亂局,蔡鍔卻不能釋懷。1912年1月8日,蔡鍔致電貴州軍政府,對貴局表示關切:「前聞黔省土匪橫行,楊都督被劫。私念粵、蜀、滇、黔於國防上有密切關係,故飭援蜀軍及北伐隊過黔境時,有土匪騷擾居民,即聯絡黔軍協力掃蕩,期復治安。初無有干涉之心,亦不識黔省黨見未融,稍存偏助之意。茲悉楊、張兩公出巡,諸事就緒,佩慰良深。惟改革之初,人心未定,即將來中央政府成立,而整理內治,胥賴地方紳士。似宜消除意見。一致進行,或於應辦事宜較易措手。」兩天之後,蔡鍔又致電貴州軍政府,對因川亂後,貴州鹽務梗絕,民眾淡食的狀況表示關心,建議催因父喪回里的戴戡返滇協商滇鹽濟黔辦法。


然而,就在北伐軍出發前夕,蔡鍔突然接到湖南都督譚延闓來電說,湘西鎮簞道朱益濬甘為滿人奴隸,壓制兵民反抗,希望雲南北伐軍援鄂時經過湘西促其反正。因此,蔡鍔決定雲南北伐軍取道貴州。1月27日,北伐軍出發之日,蔡鍔致電貴州軍政府代理都督趙德全:


「敝處北伐隊已派參謀部次長唐繼堯為司令官,原擬取道蜀中,督率援軍,共出關陝。嗣接湘都督電,朱道盤踞鎮簞,頗為湘軍牽掣,故滇軍擬出湘、黔,順道促其反正。近聞黔中匪勢甚熾,遵義、大定皆搶掠一空,滇軍到貴陽時,若貴軍約其暫駐一二日,以資鎮懾,滇軍自當儘力。若恐人民驚疑,則滇軍即行通過,決不逗留,萬望宣示人民,共釋疑慮。」在此電中,蔡鍔通報趙德全雲南北伐軍過黔只是赴湘借道,並表示若貴州軍政府需要滇軍幫助平匪,滇軍可以助一臂之力,並無主動要求援黔平匪亂之意。


軍情瞬息萬變。雲南北伐軍向貴州出發後,又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清政府署陝西巡撫升允反對清帝退位,率甘肅馬安良的「精銳軍」、隴東張行志的「狀凱軍」,東進猛攻乾州、鳳翔,妄圖攻下西安迎奉溥儀,建立偏安西北的小朝廷。陝西都督張鳳翙急電各獨立省派兵援助。另一件是貴州因各種矛盾的糾結和發酵,終於導致「二·二」事變爆發。2月2日清晨,東路巡防分統譚德驥等人,派兵數十人,分別前往黃澤霖、張百麟、張澤均等處所,進行刺殺活動,結果,黃澤霖身亡,張百麟、張澤均倖免出逃。「二·二」事變後,自治學社勢力遭受重創,民政部長陳永錫、學務部長譚琛、交通部長孫鏡都逃亡,樞密院也處於瓦解狀態。而憲政預備會、耆老會以及地方團練勢力勢力日增,其代表人物劉顯世、郭重光、任可澄等掌控了軍政府實權,趙德全成為一個傀儡都督,貴州因而更加陷於無政府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蔡鍔權衡利弊之後,決定雲南北伐軍改道入川,會合援川軍,先平蜀亂,再援陝北伐。2月7日,蔡鍔致電唐繼堯下達改道命令並闡述其理由:「近因北虜猛攻潼關,陝勢危迫,迭請救援,而蜀中匪勢甚張,非速平蜀亂,礙難援陝,大局可危。又接葉荃、張璞等自流井來電:川事糜爛,非厚兵力,難望速平。謝、李來電亦云:韓師長武器為蜀扣留在資,擬率兵應援,又恐瀘、敘為匪所乘,請派三梯團速行人蜀。日內又連接黔電阻兵,且探悉黔省情形,黨競甚烈,吾兵一到,衝突立生,即代為戡平,不過為一黨人爭勢力,而勞師糜餉,於我軍妨礙實多。當經開會研議,僉以審時度勢,宜暫置黔事,并力赴川,先固根基,再圖進取,既免樹黔省之敵,又可增援蜀之兵。蜀事早平,於北伐尤易為力。業經電商改道人蜀,茲特以改道原因奉聞,希將大旨宣告軍士,立行督率入川。」


與此同時,蔡鍔還專電通告跟隨滇軍赴黔的戴戡、周沆:「日內連接陝電告急,援蜀軍亦屢請添兵。又此間黔人紛傳滇軍入黔,將以撲滅黔軍。劉榮勛、鍾元黃等上書至雲滇軍助一二人之黨爭,將戕八百萬人之生命。浮言固不足恤,然黔軍府既深懷疑,將來到黔,必生衝突。滇軍既多樹敵,而黔省亦重罹其殃。當今開會密議,僉稱只宜暫置黔事,并力赴川。已飭唐司令改道入蜀。」


戴戡、周沆獲知此消息後大為驚訝,一面催逼煽動唐繼堯,一面頻頻致電蔡鍔反覆陳述改道入川的後果:「滇軍入黔,已迫通消息,預備歡迎。興義劉顯潛、蹇先陶已囑令調集兩營,又飭普安易榮黔另募一營,進扎鎮寧、郎岱作援,前領械子餉銀均運赴興,以供軍用。又得唐省吾帶滇兵繼進,此皆得公許可。如中途作罷,該兵作何解散,而滇助械餉,為劉營領去,張、黃切齒,遷怒貴陽,預謀諸人,必遭殘害,株連良善,勢所必至。元氣正氣,從此喪失殆盡。是滇兵不發,黔禍或緩須臾,滇兵改途,黔害立見糜爛。戡、沆負黔負滇,惟有請戮於貴軍府,以謝不慎之咎。」


經戴戡、周沆等人做工作,唐繼堯思想有所鬆動,9日電復蔡鍔訴說,「先遣各隊,入黔已深,抵威、畢一路,糧草既未預籌,改道種種困難,諒在洞鑒」。次日又說,「北伐前軍,已深入黔,礙難改道」。鑒於唐繼堯堅持不予改道,蔡鍔感到「遠道殊難懸揣,進止機宜,未便遙制」,只好退讓一步,複電唐繼堯:「由執事酌量分撥數隊代定黔事,余軍仍需入蜀,以應援蜀之急,並速北伐之師。」並告戴戡、周沆:「已屬唐蓂賡酌分隊伍赴黔,余仍入蜀。黔事固不忍坐視,而亦不得不為大局計也。」



雲南援黔軍總司令唐繼堯


2月24日,唐繼堯致電蔡鍔報告入黔情況:「行抵黔界,善良紳耆歡迎,各門前均有「北伐軍萬歲」,並立旗相贈。匪類聞風潛匿,時派弁兵巡邊,拿獲匪犯,予以正法,莫不稱快。沿途張貼告諭,曉以共和宗旨,民國法律,暨黔省公口、山堂亟行解散,脅從罔治等語。查入境時,匪等造謠,人民智愚不一,間以腐敗時代軍營狀況相猜疑者,迨至本軍經過,風紀軍紀兩無缺點,大喜逾望。耆老者至謂,此等軍容,未見未聞,頌美不置。……貴陽同胞亦函電交馳,謂如望歲,請求速進。擬即出發抵築垣,相機辦理。」


此時,清帝宣布退位,滇川兩軍衝突也已化解,平息黔亂即為當務之急。蔡鍔熟審各方形勢後即致電唐繼堯:「昨得瀘州電,滇川事已和平解決,擬與蜀分道援陝北伐。惟現在和局已成,戰事自熄,計劃當稍變更,已電令與蜀協商,經營藏、衛。至黔事糜爛,迭經紳耆請援,實難坐視,希即督率所部,戡定黔亂為要,無庸改道入川也。」


同時,蔡鍔將滇軍入黔平亂事電報黎元洪:「滇、蜀兩軍問題已和平解決,乞免注。黔事聞甚糜爛,現黃澤霖已斃,張百麟逃粵西,惟匪氣尚熾,人心未安。迭接紳商文電請援,已飭北伐隊留黔鎮懾,適與尊意相同。」黎元洪電復蔡鍔:「滇、蜀兩軍問題,已平和解決,甚慰鄙懷。現以維持地方秩序為第一要著。滇軍留黔鎮懾土匪甚好。」


可見,清帝退位、南北統一後,維持地方治安已成各地第一要務,滇軍入黔平匪已得副總統黎元洪的認可。27日下午,在憲政黨、耆老會和劉顯世的引導下,唐繼堯率部抵達貴陽城郊,駐紮在南門外之陸軍小學堂,炮兵則駐紮在大南門外之觀風台。代理都督趙德全也派人迎出60餘里,並指定駐地,予以招待。28日,唐繼堯和庾恩暘到東城門外和城內查看完地形即決定移兵螺螄山、九華宮、東山等形勝之地。

對於滇軍,趙德全自是希望其繼續北上,不要在貴陽停留,眼見其遷移到螺螄山、九華宮、東山一帶,甚為不滿,即於29日,向黎元洪告狀,指責滇軍「抵省後其一切舉動非為,不合軍律」。


黎元洪複電安慰老部下云:「前屢據電告,貴境不靖,黨派衝突,恐貴軍不能自保安寧秩序,故中央以援鄂滇軍就便鎮懾。滇軍既為保護鄰省安寧秩序而來,斷不致擾害鄰省治安。請一面轉飭滇軍司令官嚴肅軍律,免召不韙,一面整頓貴省內部秩序。一俟肅清,即可商之蔡都督,將該軍隊撤回。」


唐繼堯和憲政黨人、耆老會人和劉顯世等幾經商議後決定,先由黔人以全省紳民的名義致函趙德全,勸彼悔過知趣,識相退讓,並限時答覆;再由唐繼堯致函,表明願保全其身家性命,資送回籍,並定於3月3日早上5時,由劉顯世所部新軍、胡錦棠所部團防各營先入城,滇軍繼之,城外各主要地點也歸滇軍防堵攻擊。


3月1日,戴戡、周沆以全省紳民的名義致函趙德全,曆數其提倡公口、玩視民瘼、縱兵殃民、庇匪虐民、耗竭公款、敗壞軍紀、調度乖方、營私舞弊、輕躁敗事等九大罪狀,並告趙:「如能即日引退,宣布辭職,於今晨八點鐘單身至團防營表明此意,托胡錦棠保護。代表得有確信,即當與鄉人父老公認貲送出境,決不加害,所有閣下個人財產准全數攜出。如尚私心戀棧,自將賣首插標,是將自絕其生機,並置黔人於死地,過所限鐘點,則北伐滇軍及我軍同志請軍隊決以武力相見,即請振旅出城憑軾一決,勿驚吾父老子弟。如城中兵隊稍有暴動,仍唯閣下是問。」接著,唐繼堯也致函趙德全,其內容與戴戡、周沆之函大同小異。


貴州反正後,雖然陸軍由原來的一標擴編至四標,但第二、三標早已由都督楊藎誠率領北上援鄂,第四標由劉顯世所控制,第一標前由葉占標帶領援川剛返回貴陽,因此,此時貴陽城內除第一標外,僅有少許衛隊和巡防營,總共才1000多人。趙德全自料抵禦不過,又幻想貴州耆老會、憲政預備會和滇軍不致於真要置自己於死地。所以,既不作答,也不作防備。


兩天過後,未等到趙德全的任何答覆,唐繼堯、劉顯世等人於3月3日凌晨5時,按照既定計劃,對趙德全採取了軍事行動。劉顯世率新軍第四標進攻軍政府,胡錦棠率保安營堅守各城門和十字街口。滇軍駐觀風台炮兵開炮轟擊南廠新兵營,第一大隊包圍貴陽城,第二大隊攻頭橋,第三大隊攻黔靈山,幹部大隊、騎兵隊和機關槍隊則隨唐繼堯的司令部集結於螺螄山高地作預備,機動增援。至下午4時戰鬥基本結束。趙德全所部被圍攻擊潰,以逃跑者、投降者居多,頑抗者只是少數。趙德全、第一標標統葉占標、執法部長藍鑫等逃脫。滇軍僅以1人死、6人傷的代價就完全控制了貴陽。之後,滇軍除韓鳳樓一個大隊入城鎮守以防暴動外,其餘各部仍歸宿城外營地。


次日,由貴州耆老會、憲政預備會、地方團練頭目郭重光、任可澄、華之鴻、劉顯世及戴戡、周沆等出面,改組軍政府,一致擁戴唐繼堯為貴州臨時都督,總攬軍政大權,戴戡、任可澄出任都督府參贊。都督府下設「一部四處」。「一部」,即衛戍司令部,由韓鳳樓任部長;「四處」,即軍務處、政務處、參議處、參謀處,分別由劉顯世、周沆、郭重光等人擔任。



民國初年貴州發行的紙幣


3月4日,唐繼堯向蔡鍔報告:「我軍二月二十七日抵黔,耆老會紳均表歡迎犒勞,人民以忭舞欣幸,謂為重睹天日。本部駐螺獅山,各隊分扎照壁山、東山、觀風台、九華宮等處。連日耆老會諸君代表全黔不承認趙都督德全,並要求繼堯為黔省臨時都督,代剿防陸各營會匪,情詞懇切,辭之再四,繼見黔省人民倒懸待解,黔滇唇齒,關係密切,如再固辭,未免傷黔人感情,只得允許暫行擔任。」

蔡鍔即複電唐繼堯云:「黔事不靖,全境阽危,我軍俯念黔民,允為戡亂,兵威所至,一律肅清,父老歡迎,咸慶重睹天日。拔黔民於水火,登諸衽席,厥為執事之功,乃我諸將士用命之力,聞之無任欣慰。現黔局甫定,鎮懾需人,既經公推執事為都督,自應勉為擔任,以副群情。所有一切善後經營,尤望與黔中紳民妥籌辦理,期全局早日底定。」為表示對唐繼堯的支持,蔡鍔還決定支援貴州五萬元經費。


同時,蔡鍔還將有關情況通報孫中山、黎元洪及各省都督:「黔省獨立後,匪勢甚張,劫掠姦淫,全境糜爛。迭據紳民告急,並派代表來滇請援,時因建虜未平,急圖北伐,未暇兼顧。嗣北伐隊道經黔中,紳民復沿途吁懇,滇軍乃允為戡亂,解此倒懸。昨接黔省紳商軍學各界公電稱:北伐滇軍司令唐繼堯君率兵抵築,助平匪亂,紀律嚴明,匪黨遁逃,黔省人民重睹天日,現公推唐君暫任臨時都督。又接唐君電稱:此次人築,意在救災恤鄰,留充都督,殊非所願。惟黔局甫定,喘息未安,不能不勉徇群情,暫資鎮懾。云云。已囑令與黔省士民妥籌善後,以期一律肅清,庶黔省早復治安,滇軍亦可早弛責任。黔省素瘠,餉糈甚艱,反正之初,公私赤立,前已由滇協濟。現在整理一切,需款尤繁,不能不暫為籌措。一俟全境底定,滇軍自當撤還,將來惟望中央維持,不獨黔省之幸。」


唐繼堯改組軍政府後,又得蔡鍔匯來五萬兩銀的資助,即著手組織五路人馬,黔軍、滇軍各半,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清剿會匪行動。以吳傳聲為大隊長出巡南路的黎平、古州一帶;以甘澍為大隊長出巡北路的遵義、大定一帶;以劉法坤、何麟書為正副巡按使出巡東路的銅仁、鎮遠、石阡、恩州一帶;以胡錦棠部出巡鎮遠;以劉顯潛部出巡興義。並借調滇軍李鴻祥旅由瀘州、永寧入黔,劉法坤聯隊由平彝(今雲南富源)、普安、黃草壩入黔,張子貞、黃毓英聯隊由重慶、綦江、遵義入黔,黃毓成聯隊由重慶、遵義入黔,四面八方,夾擊會剿。由是,「各路疏通,民慶更生」,「各處頌揚之聲不絕。」隨後,黔亂逐漸平息,社會秩序恢復正常。5月10日,袁世凱正式任命唐繼堯為貴州都督。



貴州都督頒發的獎章


對於滇軍援黔,學界歷來有爭論,有學者認為,滇軍入黔,「開創了民國成立以來,以武力奪取鄰省政權的先例」;還有的指責唐繼堯不分青紅皂白地實行大屠殺。客觀而論,滇軍援黔是從維護國家的統一與穩定西南各省社會秩序出發的,這從蔡鍔對內對外、對上對下的電報中不難看出,所以,滇軍援黔的動機應無問題。事實上,黔省兩派爭鬥導致的自亂,淵源甚長,難有已時,倘若沒有外力的干預,要達到自治,尚費時日。滇軍入黔大大縮短了貴州由亂到治的過程,使其社會秩序得以迅速恢復,這有利於其自身乃至全國的穩定和重建。而況,滇軍援黔行動還得到中央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唐繼堯為貴州都督也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認可,唐繼堯為首的貴州都督府又多有貴州人士參與,且統一於中央政府的領導之下,似不存在「以武力奪取鄰省政權」的問題。毋庸諱言,滇軍在軍事行動中,確實錯殺誤殺了一些人,但也遠非象某些宣傳的那樣誇大。張百麟後來曾致書唐繼堯,談及此事時說:「聞執事率兵入省時,劉(顯世)、任(可澄)輩暗呈名單,皆諮議局、教育會中著名民黨,意在借重大力,全數殺戮,經執事謝絕,故受劉氏暗害者,惟余君烈全(即於德坤——引者)、鍾君山玉等二十餘人,此外同志之得保性命,遠走四方,皆執事之力也,同人感激,莫可言喻,且足征黔中黨禍,早在鑒中矣。」所以,滇軍援黔總體上也應予肯定,而不應苛責。

(摘自:鄧江祁著《護國元勛蔡鍔傳》第六章「支援鄰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鄧說史 的精彩文章:

護國元勛蔡鍔傳奇之二十六:援川平亂
護國元勛蔡鍔傳奇之二十五:鞏固邊防
史事辨正 ┃ 秦力山不是時務學堂的學生
探究:毛澤東的老師徐特立是如何辦學的?
譚人鳳與1917年的「參戰之爭」之四:預言成真

TAG:老鄧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