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好人不怨人,怨人是惡人;賢人不生氣,生氣是愚人

好人不怨人,怨人是惡人;賢人不生氣,生氣是愚人

沒有誰的生活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會碰到坎坷挫折。遇到困難時,你是抱怨別人還是自省自查?你是大發雷霆還是不急不躁?不同的處世態度,決定了不同的結果。

一、好人不怨人,怨人是惡人

《荀子·不苟》中有言:「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意思是說,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別人,懂得命運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別人的人必將困窘而無法擺脫,抱怨上天的人就不會立志而進取。

大家都知道,北宋的政壇就是兩派不停地換,誰上台另一派就倒霉。

司馬光的政敵章惇當了宰相後,一上任就把司馬光一派的重要大臣全部都放逐到邊遠地區。范仲淹的兒子,范純仁也是其中的一位。

當范純仁接到了朝廷將他貶到永州的命令時,他已年屆七十,正鬧眼病,雙目看不見東西。由於旅程異常艱辛,兒子們不時詛咒章惇。范純仁聽到了,就每每教誡他的兒子們:「孔子說過,『不怨天,不尤人』,不要吃點苦,就怨這個怨那個。」

有一天,在過江時,范純仁乘坐的船突然翻了,當兒子們把他從船里救出來時,他全身都被江水浸透了。兒子們又抱怨起來,一上岸,范純仁就說:

「難道船翻了,也是章惇害的嗎?」

到了永州沒多久,有一天,二兒子范正思高興地跑來說:「咱們可以返回朝廷了。你朋友韓維不是也被貶了嗎,最近他的兒子跟章惇申辯,說他父親執政時曾與司馬光不和,韓維因此被免除了貶謫。當年你不是也反對過司馬光嗎,前有車後有轍,咱們也可以以此為借口。」

范純仁搖頭說:「我因為司馬光推薦,以至宰相。如果以過去的言論作為今日之事的借口,那可不行。與其有愧心而生存,還不如無愧心而死。」

范純仁在永州一待就是3年,直到去世。他不是沒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卻始終不肯攻擊司馬光為自己開脫,更不曾開口埋怨過章惇。

莊子曰:「以得為在人,以失為在己。」生活中,的確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但我們應該靜心思考,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以此來扭轉事情的局面和結果。

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都應該這樣看待問題,絕不去怨天尤人,而是從自身找原因、找突破口。

許多人在面對挫折的時候總是習慣抱怨,而不是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們把失敗歸咎在別人和外界因素,而不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此在抱怨中虛度光陰,必將被困難擊敗。

項羽在漳河之役破釜沉舟大敗秦將章邯,又通過九場激烈的戰鬥一舉樹立了在諸侯之間的威名。此後,稱西楚霸王,何等風頭!

然而與劉邦逐鹿中原爭奪天下,項羽最終兵敗垓下不得不自刎於烏江。《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司馬遷評論項羽之敗這樣說: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寐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直到兵敗,項羽也沒有深刻總結自己的教訓,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將失敗歸結於「天之亡我」。這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霸王,只是個不敢直面挫折、大膽接受失敗的弱者而已。

其實少說幾句「天之亡我」,多想想辦法,付諸行動,就算失敗也不會留下遺憾。與其抱怨別人,不如去調整自己的心態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華一向以文采出眾自詡,曾國藩也誇他文章「典麗」。面對參加鄉試考舉人落第的挫折時,他居然說「內子柔懦,無威可畏」,怪老婆太柔弱,我不怕她,所以讀書不努力。

他在京城哥哥家住了三年,因為曾國藩沒給他介紹什麼好職業,心高氣傲賭氣回家鄉後,寫信抱怨哥哥,說自己沒臉見爹娘,要買一塊豬肚,蒙著臉,然後才好意思回家。

曾國藩寫信痛罵曾國華,一針見血地指出其缺點:「牢騷太多,性情太懶。」

然後列舉他的斑斑劣跡:「前在京華,不好看書,又不作文………近聞還家以後,亦復牢騷如常,或數月不搦管為文。」又不看書又不勤做作業,你落榜了全怪自己不努力、自暴自棄,怪得了誰?

曾國藩又進一步說道,曾國華你再這麼「牢騷太甚」,結果其命運「必多抑塞」。牢騷發多了,唯一的後果就是給你的運氣添堵。

曾國藩還寫下了一番至理名言:「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

負面情緒每個人都有,關鍵是看怎麼處理。曾國藩認為,「牢騷欲發之時」,趕緊地「反躬自思」,我胸中為什麼有不平之氣?那肯定是有「不足」之處。想到這,人就「猛然內省」,然後將負面情緒「決然去之」。

二、賢人不生氣,生氣是愚人

看一個人的涵養如何、成熟與否,最主要的就是看他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古人認為,一個輕易發怒,絲毫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人,是不值得信賴和交往的。正所謂「喜怒不擇輕重,一事無成;笑罵不審是非,知交斷絕。」

人在發怒時,常常失去理智,說出不該說的話,做出不該做的事,除傷人感情外,還會給事業造成危害。歷史上有許多因「怒而興師」導致的悲劇。

楚漢相爭時,項羽將率兵攻打彭越,特命令大司馬曹咎鎮守成皋。項羽知道曹咎雖然勇猛剛烈,但有性情容易急燥的毛病,臨行前放心不下,於是叮囑說:「一定要守住成皋。如劉邦來挑戰,千萬不要出戰,只要阻住他東進就行了。」

然而,作戰並非如項羽想的那樣順利,直到第二年十月,項羽仍未返回成皋。劉邦乘機率領漢軍渡過黃河,向成皋的楚軍發動進攻。起初,曹咎遵從項羽囑託,任由漢軍百般挑戰,都堅守不出。

劉邦、張良使了個「罵城計」,派兵進抵城下,指名辱罵,畫著漫畫,污辱曹咎。曹咎怒從心起,沉不住氣了,立即帶領人馬,殺出城門。以逸待勞的劉邦指揮早已潛伏好的大軍迎頭出擊,殺得曹咎全軍覆沒。曹咎自知無法向項羽交待,只得拔劍自殺。

也許有人會說,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生活在充滿矛盾的世界上,誰不曾遇到過生氣彆扭、令人氣憤發怒的事呢?

莊子則認為,生氣是因為做人的格局不夠。他在《逍遙遊》中說:「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意思是講,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與黎明的差別。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蟬,也不知道一年的含義。

佛家也有句偈語:「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有容乃大。」所以,如果你的格局足夠大,在面對小人時就不會那麼容易生氣了。

莊子有個老鄉叫曹商,兩人曾經一樣窮,但是莊子學問大名氣大,在當地威望很高。但是曹商有一天翻身了,他去遊說宋王偃,宋王偃一高興,給了他五輛車。他又帶著這五輛車去遊說秦王,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將秦王奉承得十分高興,於是賞給他一百輛馬車。曹商帶著一百多輛馬車,趾高氣揚地回到了宋國。

曹商見到莊子,得意揚揚地誇口道:「像你這樣堅持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靠編織草鞋來勉強維持生活,這一點我不如你。可我也有我的優點,『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獲得顯赫的擁有萬輛馬車的秦國國君的賞識,得到一百輛馬車的賞賜,這方面你就比我差遠了。」

一般人聽到這樣的諷刺早就暴跳如雷了,可莊子只是微微一笑,還給曹商講了個故事。

他說:我聽說秦王得了一種病,痔瘡。秦王很痛苦,就下令招醫,而且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規定:治病的手段越下流,賞賜就越高!用手術刀切除痔瘡,賞一輛車;用舌頭去舔凈痔瘡上面的污膿,給五輛車。

曹先生,您竟然弄到了一百輛車,您是怎麼乾的?曹商聽後啞口無言,只得灰溜溜的走了。

GIF/152K

孔子曰:「不遷怒,不二過」。每個人都有脾氣。生活中,難免會遇見一些經意抑或不經意惹得自己惱羞成怒的人,此時,要懂得剋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於他人,不因發脾氣生氣而再次犯錯。

成大事者,內心成熟,懂得剋制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們內心很清楚:發脾氣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更加困擾自己,使事情惡化。

蘇東坡在《留侯論》中說:「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面臨突發事件,神色不變,並不驚慌失措,別人無緣無故把一個罪名加在你身上也不生氣,這才是君子之勇。

願你不再愛生氣,好脾氣一定會給你最美好的人生。

轉載須註明來源出處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