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當我看到他履歷時,便忍不住想採訪他了……

不是因為他年紀輕輕就被師長們稱為「佛教全才」、作過學誠大和尚的秘書、經過日本「魔鬼叢林」的訓練、赴緬甸學南傳、主掌千年祖庭,而是因為這條成長線本身, 讓我看到了一個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格局演變圖……

這樣的故事,註定精彩;

這樣的心路,也註定能惠人無數……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報身

《六祖壇經》有云:「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 完成對道偉法師的專訪後, 我腦海中不自覺地把一個人學佛路上的成長曆程以這三身劃分, 為什麼如此?如果你帶著這個疑問來讀下邊的文字, 那麼,我們將共度一段心靈的成長之旅。

小時候,他就對寺院有特殊的親近感, 雖然他對佛法還一無所知。

「少年時,我曾有過很強烈的孤獨感, 伴隨著哥哥姐姐結婚,這孤獨感逐漸擴大……」

迷茫的他問寺廟裡的師父,「如何對付孤獨?」

師父笑笑說:「孤獨是一種享受……」

這讓他依稀明白,從想擺脫孤獨的情感訴求到與孤獨相處的從容安然, 再到獲得內心清涼的自在無憂, 正是從煩惱走向覺悟的蛻變過程。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雖然看到了解脫之路的航向, 但,如果沒有那個大變故,他依然不會出家……

「那年,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姐,因為不適應婚姻生活,吞安眠藥自殺……這件事給我刺激太大了…… 」

至此, 他對「家」、對塵世的歸屬感已趨於飽和。

姐姐有家,可這不能使她脫離煩惱;

他有紅塵之愛, 可這並不能解他心頭的寂寞;

無常如此迅速, 他要儘早踏上心之歸程。

出家,是為了回家, 回到那嚮往已久的充滿無苦之樂的靈魂故里……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就在同齡人們帶著滿眼新奇, 步入五彩斑斕的花花世界時, 他卻收拾行囊來到了鳳凰山南麓的雪峰禪寺,度過了自己的凈人時代、沙彌時代。

「山清水秀、採茶、種菜、身心輕安的日子……」 現在回味起那段歲月,他仍會忍不住微笑。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後來, 他接到了父母的家書, 為了怕二老到雪峰寺尋子,他決定暫避。

在師父的介紹下,他來到了莆田廣化寺, 在那裡遇到了改變了他一生命運的人——學誠大和尚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大和尚對自我的要求之嚴讓我驚訝。從禪坐到早晚課,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事事親力親為,處處作大眾的表率。 」

「那個年代,整個社會都還節奏很慢, 何況是寺廟裡?但他卻工作效率極高,勤勉而嚴謹……他經常教導我苦修心志,言行合一……」

他至今還記得有一天,學誠大和尚把他叫到跟前, 問:「對未來有什麼打算……」

他說不出個所以然, 大和尚捏著他的禪卦,微笑地對他說:「穿好這身衣服就是最好的打算。

這讓他明白了,恩師希望他作個合格的出家人的期許。

要想實現這個目標,第一步是先充實自己, 提升自己的佛學認知。 他考取了福建佛學院, 從基礎班念到了研究生班。

在校期間,學誠大和尚曾任校長…

「有時散步,他會把我叫到身邊,在貌似不經意間, 考察我是否把所學的知識真正消化、理解了……「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學誠大和尚對僧才的培養是全方位的。

「他會安排些活動,讓你策劃、讓你擔當、讓你在做事中錘鍊……這種訓練,有時看起來很殘酷, 但對成長的提升卻是快速的。惟有在事上,去感悟、去體驗, 你才能把所學的佛法消化……「

「我們一般理想很大,實際操作能力卻很差, 他就給你平台, 讓你把理想落地……他不擔心你把事情辦砸了,只看你是否儘力了,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而在操持事務的過程中, 他也開始體會到師父的不易,師徒之間的心靈契合度也由此加深。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殷殷之託。左:學誠大和尚;右:道偉法師

法身

通過在雪峰寺、廣化寺、佛學院的歷練, 他已是師長們眼中的傑出的年輕僧才, 未來,應該已註定一帆風順。 但他, 卻偏要自己迎接一個艱難甚至殘酷的挑戰——深入傳說中的日本魔鬼叢林——正眼禪堂。

那是一個雖存在於現代社會, 又保持著千年前古老的叢林傳統的修學之地。

在那冬天沒有取暖設備, 鋸木頭都是人工操作的原始生存狀態中,他開始了真正切入佛法的心性修行。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在正眼禪堂,他遇到了來自丹麥、瑞士、英國、美國、台灣等地的禪師。 他並不諱言初到時,心中多少有幾分傲慢...自己在中國寺廟中訓練出的持戒精嚴、在佛學院打下的堅實理論基礎, 在學誠大和尚麾下所見過的世面,鍛鍊出的能力,都讓他有一種」他們憑什麼管我?「的優越感。

然而,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日, 這群日本人的「管教「卻為他上了人生重要一課。

那天,他和僧眾們在禪堂打坐,在持續了一段時間的、每天只睡三個小時的精進勤修下,他有點撐不住了,昏昏欲睡。 「啪「一記香板打在肩上, 他清醒了片刻,但不久,又昏沉了。

這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管事的僧人走到他身後, 二話不說,拎著他的衣領,把他拖到門口, 「扔「了出去。

一向自視甚高的他, 被這舉動弄懵了……

「我趴在雪地上,想,我是誰? 為什麼要到這裡來?我為什麼今天會這麼凄慘?會被收拾得如此落魄邋遢?「

那一刻, 「佛學院的高材生「」名師高徒「這些往昔的光環都如夢幻泡影般無力, 真實的他,只是一個被驅趕出禪堂,趴在冰冷雪地上的卑微生命……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他的手被凍得通紅, 心也在屈辱中變得冰涼。

「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他聽見心裡有個聲音再問。

打道回府, 還是繼續被收拾?

他決定選擇後者。

那天他幾乎是爬著回到了禪堂。

日本人看到如此不屈不撓的他也釋放了善意。

如果不突破自我的偽裝外殼,修行不可能成功。「 談起那段經歷,他感慨到。

那雪中的一「扔「,落在地上的,不光是他的身軀,更有他的傲慢。

破繭不為成蝶, 但破繭終將成蝶。

在那酷寒又沒有任何取暖設施的嚴冬,他靠吊丹田之氣來「取暖「 ;在那被嚴苛對待的日子裡,他靠突破內心的局限來品悟安忍與智慧, 終於體會到了山河大地皆一夢,無常苦空盡泡影的真相,體會到了浩瀚的平等心中那寧靜與自在的力量……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化身

日本,無疑是他修行中的重要一站, 在那裡,他對禪修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悟, 而後, 他又將足跡,踏向了緬甸……在那裡,他開始學習南傳佛教, 學習將禪修落在每一個當下……

兩段異域之旅,為他的修行帶來的是質的提升, 在吸收了漢傳、日本禪宗、南傳的佛學精華後, 他回到了故里。

這一次, 他的落點是當陽玉泉禪寺, 一千年前, 天台宗的開創者智者大師曾隱居於此……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如何讓這座曾經地處偏僻的千年古寺,重新煥發生命力?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當他說出了自己的思索後,我不禁眼前一亮……

「什麼是佛法,佛陀到底想釋放什麼樣的信息,給眾生、給後世? 曾經, 有婆羅門找到佛陀,說,我們一家人都已經有了自己的信仰, 但你現在把我兒子、媳婦都「吸」走了……佛陀說,我沒有要他們改變信仰, 我是凈化他們的生命,成為更偉大的婆羅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佛法是超越信仰、超越宗教的,它的本質是帶給人清凈的心靈、指明解脫的路徑、回歸無我的智慧……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如何在現代社會,讓佛法傳播走得更遠?

或許我們可以嘗試這樣的路——佛法生活化,生活藝術化, 藝術宗教化,宗教神聖化。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佛法生活化:從觀察呼吸、觀察腳步、把握正念、提升覺知力和平等心開始,找到那讓內心從容自在的力量。

生活藝術化:我們通過舉辦美學空間、藝術空間、禪意藝術、古琴雅集等活動, 讓有更高精神追求的社會精英, 並通過這些活動開啟凈化心靈之路,讓他們開始學習佛法,參與到佛教中來。

藝術宗教化:若沒有神聖的信仰,藝術路走不長遠。「士先有器識而有智慧「,將藝術導歸回宗教,是讓大家把有限的聰明,轉化成無限的智慧,馳騁於無限的空間,上與天地共往來, 下入平民百姓心

宗教神聖化:這不是讓我們去搞神權崇拜, 而是將宗教導歸回以「止觀「為代表的真修實證,讓生命達到終極的清凈圓滿……這難道不是天地間最神聖的事嗎?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這是一段堪稱蕩氣迴腸的話, 這是一條將把佛教引向無限廣闊天地的大格局之路,而這些話,從一位年富力強的法師口中說出, 更讓我看到了無限希望……

下邊,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為什麼以報身、法身、化身來切分他的心路歷程?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在我看來,「他」就是我們,經歷上可以千差萬別, 但本性卻一般無二……

那個害怕孤獨,因失去摯愛的姐姐而遁入空門的大男孩,是和你我一樣,承受著無常之苦的「報身」。

而在日本被碾碎了傲慢, 在最原始、最艱苦的生存狀態下體悟無我空性、體悟生命純凈本性的「他」, 引領我們看到的是自己不增不減、不垢不凈、不生不滅的「法身」。

在完成了日本、緬甸求法,踏上心之歸程,重回故里, 欲重振千年古寺的「他」,是我們每個人激發出本自具足的智慧與願力後, 用之度化眾生的「化身」……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正如道偉法師所說:

「人生是一場不可避免的修行……」

謹以《六祖壇經》中的此偈

送給這漫漫修行路

……

三身無我體,

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無礙,

應物任隨行。

起修皆妄動,

守住非真精。

妙旨因師曉,

終忘染污名。

佛學院高材生,  習南傳精華承千年祖庭, 他的路給我們至深啟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思修佛學 的精彩文章:

你只知不信佛的竇文濤親述《地藏經》治癌,可知這背後的奧秘?

TAG:聞思修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