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末流動性面臨「大考」,場內貨基集中度迎強監管

年末流動性面臨「大考」,場內貨基集中度迎強監管

儘管「流動性新規」從10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監管對新規的落實及執行仍在進行中。

日前,上交所向部分基金公司下發了《關於加強場內貨幣市場基金持有人集中度管理函》(簡稱「《管理函》」),旨在加強在上交所上市交易或者申購、贖回的貨幣市場基金的流動性風險管理。

「這個文主要是針對場內貨幣,即ETF,不涉及場外貨幣基金。感覺更像是對流動性新規的補充,亦是害怕出現大額贖回等類似情形進而造成對流動性的衝擊。」北京一位貨幣基金經理向第一財經表示,「流動性新規之前對場內未充分明確,這次更為明確,畢竟每個公司的指標不盡相同。」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基金管理人需在12月4日前將場內貨幣市場基金情況、前端控制指標設立情況及流動性風險管理方案提交給上交所。

強調集中度管理

據管理函,上交所要求基金公司全面梳理場內貨幣市場基金集中度情況,加強場內貨幣市場基金的持有人集中度管理和流動性風險管理。

「具體的文件還沒有看到,應該還是關於流動性新規的落實情況的問題。」深圳一位公募固定收益基金經理表示。

今年10月1日起,證監會發布的《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簡稱「《流動性規定》」)正式實施,其中針對貨幣市場基金的流動性風險管控也有做出專門的規定。

上交所指出,為更好地落實《流動性規定》相關要求,近日向部分基金公司下發了《關於加強場內貨幣市場基金持有人集中度管理函》,旨在加強在上交所上市交易、申購、贖回的貨幣市場基金的流動性風險管理。

某場內貨幣基金經理在12月3日受訪時表示:「我覺得可能更像是統一各個管理人標準,上交所的這個文更像是執行落實流動性新規。可能各個基金管理人的應對方法和進度不太一樣,交易所可能也是為了防範個別基金管理人在沒有按流動性新規落實而做出的規定。」

「上交所提前給大家做出要求,口風跟之前證監會培訓整體思路差不多,提前做好流動性風控指標準備,在這個期間內要求肯定會很嚴。增量無疑是按照新規執行,存量則面臨後期會有資產到期情形,便需要整治。有交易所要求管理人稍微加快、按時執行的意圖在裡面。」該場內貨幣基金經理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今年以來,貨幣基金規模一路高歌猛進。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貨幣基金規模達到6.5萬億,相比二季度增長了1.25萬億,增長率為23.5%,創了近兩年單季度貨幣基金規模增長的新高。

與此同時,監管層對貨幣基金可能引發的風險相當重視。9月中旬,基金業協會在北京舉辦了公募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專題培訓班,協會指出「流動性風險是現階段我國公募基金行業穩健發展所面臨的突出問題」。

「傳統貨幣基金由基金公司墊資的問題,因此對基金公司的流動性要求會非常高。因為沒有墊資的問題,貨幣ETF這個不會算集中度的問題。」當時,一位與會的貨幣基金經理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但令其沒有想到的是,對場內交易型貨幣基金監管同樣「一視同仁」。

管理函亦提出,對於不滿足《流動性規定》相關要求的場內貨幣市場基金,限時明確整改方案,確保在流動性新規要求的期限內予以調整。

謹防惡性循環

據管理函,上交所要求加強場內貨幣市場基金的持有人集中度管理,科學設計包括但不限於「當日基金凈贖回總額度」、「當日單個賬戶凈贖回額度」、「當日單個賬戶凈申購額度」、「當日基金申購總額度」等前端控制指標的指標體系。

「對風險的監控一直在進行,但不同主要是兩處。一是監控設置的閾值可能不同,二是觸碰到閾值後各個管理人的處理方式會不太一樣。」上述場內貨幣基金經理也認為,「現在的管理函感覺沒說太清楚,後面可能需要跟交易所進一步溝通具體的指示。如果交易所統一設置閾值的話,可能就是要按照交易所的要求;如果不是,那就還是依照各管理人既有的風控指標,只是須做好風控應對、及時報備等措施。」

Wind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日,場內交易型貨幣基金共有30隻,共計1613.3億份,其中華寶添益為738億份,排名第一,佔比高達45.8%。

「場內基金大的就那幾家,其他小的交易量很小,整個流動性也較為一般。對市場影響不大。大的場內貨基每天申購贖回很多,可能更多是聚焦在這些貨基上。」上述場內貨幣基金經理分析稱。

此外,上交所要求基金公司加強場內貨幣市場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完善管理人內部控制,建立健全以壓力測試為核心的流動性風險監測與預警機制,建立健全以壓力測試為核心的流動性風險監測與預警機制,加強信息披露管理,不斷豐富流動性風險管理工具,對於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研判處理,並向上交所報告。

第一財經也注意到,在第三季度,場內交易型貨幣基金遭到不同程度上的贖回,以華寶添益為例,三季度當季凈贖回53.2億份,匯添富旗下的現金添富也贖回了16.8億等。

去年第四季度,資金市場出現一定程度的恐慌,貨幣基金遭到了機構投資者的大量贖回,負偏離也開始出現,貨幣基金的流動性風險被充分暴露,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系統性的危機。如今,貨幣基金規模的迅速擴張或加速了流動性新規的出台。

相對於普通的貨幣基金,場內交易型貨基由於投資者以機構為主,因此更容易出現流動性問題,場內貨幣基金出現暴跌通常與機構短期贖回有關。Wind統計也顯示,機構持有人頗為偏好貨幣ETF,以今年中報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貨幣ETF中,機構持有佔比超過6成。規模排名前三的華寶添益、銀華日利、建信添益中,機構投資者比例分別為79.4%、61.3%和73%。

而巨額贖回一旦發生,形成「價格下跌—集中贖回—拋售資產—價格下跌」的惡性循環,就容易引發全面的流動性危機。

流動性年末大考

今年6月末以來,R007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大幅上升,反映出市場資金面持續偏緊,特別是非銀機構的資金壓力較大。

與此同時,在流動性覆蓋率等風險考核標準收緊後,流動性壓力也在隨之提高。

《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規定,流動性覆蓋率在2017年和2018年底達標,需分別達到90%和100%,三季報披露顯示,部分股份行的流動性覆蓋率下降,而城商行的流動性覆蓋率則普遍下降。

在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謝亞軒看來,流動性覆蓋率的考核壓力一方面來自於2017年底達標標準收緊至90%,另一方面也因為中小銀行流動性覆蓋率的下降。

其也指出,11月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和各種貨幣政策組合工具投放的節奏未變,依然是月中較多、月初和月末較少,但凈投放量有所下降,在債市加速調整時打擊市場信心。

「我們了解下來發現,各家貨幣基金管理人溝通之後覺得在年底之前流動性收縮的趨勢是非常明確的,貨幣基金的利率基本上會維持在4%以上。目前的收益率點位看,市場普遍覺得有較大的配置價值,但是收益率很難往下走,主要是配置力量的不足,中期如果要看到債牛需要看到較高的收益率對實體經濟的損傷,導致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的下滑。」上述深圳公募固收基金經理進一步坦言。

第一財經也注意到,三季度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二季度的提法保留「『削峰填谷』維護流動性的基本穩定」,新增「密切監測流動性形勢和市場預期變化,加強預調微調和與市場溝通」、「把握好保持流動性穩定和去槓桿之間的平衡」。

「雖然央行點名批評滾隔夜的做法,但從表態來看央行並未改變流動性中性適度的總基調,甚至在去槓桿的階段,更會注意流動性的穩定。」謝亞軒亦表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