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明明可以用兩塊錢一根的鉛筆,美國人偏要花兩百萬研究一支鋼筆,只為讓宇航員在太空寫字...

明明可以用兩塊錢一根的鉛筆,美國人偏要花兩百萬研究一支鋼筆,只為讓宇航員在太空寫字...







你或許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美國宇航局NASA發現,在外太空低溫無重力的狀況下,一般的鋼筆圓珠筆都寫不出字。於是他們花了兩百萬納稅人的小錢錢苦心研究,最終研發出了一款能在低溫無重力環境下寫字的太空筆。正當科研人員普天同慶的時候,愛抖機靈的蘇聯宇航局發來一份信說:缺心眼的傻孩子們,你們咋不直接用兩塊錢一根的鉛筆啊…


這個故事想教育人們:無謂的求知很燒錢,實用主義是王道。





第一次讀這個故事還是在初中,那是個讀者,故事會,青年文摘大行其道,各式雞湯滿天飛的年代。所以在讀完這個故事後自然也就呵呵一笑拋在腦後。誰知多年後來到美國,卻在商店中見到了這個故事的主角,

Fisher 太空筆!

這才讓我又對這個故事燃起了興趣。





Fisher 太空筆的由來


60年代初,圓珠筆製作專家保羅菲舍爾受NASA之託,打造一款不漏油且在外太空可以書寫的筆。在經過設計師幾年不斷的努力,上百次實驗之後,Fisher太空筆終於誕生,並隨著阿波羅七號首次登上太空,隨後一直作為全球宇航員的御用筆。

咱們的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使用的太空筆就是Fisher 的太空筆AG7型號。



這個花費天價研製的太空筆,到底是如何在失重狀態下依舊正常使用的咧?通過結構圖我們能看到筆芯底部位置充滿氮氣,用來作為壓力推動油墨在零重力環境下流出。而膽內分離浮球的設計可以使氮氣與油墨分離,從而保證在書寫過程中油墨整體的均勻受力。筆尖碳化鎢筆珠的運用,則保證了無論在任何介質下都能流暢書寫的使用體驗。



可光有這些是不夠的,這並不能解決普通筆漏墨和壽命短的問題。於是,設計師Paul Fisher 從油墨上動了腦筋。他創新的使用了一種加入樹脂的半固體油墨。當不書寫時,油墨會像固體一樣,不漏油,不揮發,即使在長時間暴晒情況下墨也不會幹。而一旦當筆珠受力,油墨則會變為「液體」,從而流暢的書寫。




這種種創新不但使得Fisher 太空筆可以在太空正常使用,還使它能勝任雪山、沙漠、深海等任何嚴酷的書寫環境。不論倒著寫,水中寫、油中寫,也能正常使用。

同時它的書寫壽命達到三公里,是普通筆的3到10倍。





書寫測試




洋物筆記親測表現


Fisher 太空筆真實使用起來到底如何呢?本著好奇的態度,聰聰從西雅圖的OfficeMax 鬧了一支來一探究竟。




入手的是跟型號400金屬白色經典款,蓋起時拿在手裡很小。





用起來十分順暢,任我左手寫字,右手畫畫,都遊刃有餘。





濕了紙上和傢具上寫字都很流暢,不過貌似很難擦掉...




總的一番使用下來,太空筆可以說名副其實,確實好用順手。但這裡可能有人會問了,作為普通人,拿著這支能在刀山火海里寫字的筆到底有什麼意義咧?畢竟未來上天下海的幾率接近於零啊!難道買它的唯一目的就是好在被外星人綁架後在宇宙飛船里記日記嗎?



當然不是。

在體驗後,聰聰覺得它是一支可以伴你走遍天涯海角的筆。在平日的工作和創作里,每當靈感迸發的時候,抓起來就能用。試想如果深海太空都能用,普通寫字下還不是小菜一碟?但話說回來,如果你平時不怎麼寫字,買來用確實是有點小貴了。但如果送給喜歡寫東西,喜歡航空,或是經常外出工作的童鞋,可以說就再適合不過咯。



最後,咱們再回到文首那個曾經看過的故事。


這麼好的一個筆,為什麼前幾年在國內卻被當做一個愚蠢的象徵而廣泛流傳咧?通過我們進一步的調查,一系列真相最終浮出水面。


第一,在太空筆發明之前,美蘇都用鉛筆。


第二,太空筆不是NASA拿納稅人的錢發明的,而是Paul Fisher 投資一百多萬美金研發的,最終被NASA採購。


第三,蘇聯最終也採購了這款太空筆。


而放棄鉛筆的原因很簡單,

因為鉛筆亂飛的筆屑和石墨很可能漂浮在失重的飛船內被宇航員吸入鼻子眼睛,或漂進電器中引起短路甚至火災。

這在失重且充滿純氧的宇宙艙里可以說十分危險。




我想,

這個雞湯故事之所以能夠被廣為流傳,是因為它和「沒讀大學照樣年入百萬」,「拿電風扇篩檢流水線空盒子」之類的毒雞湯一樣,符合一些人對高技術含量的解決方案嗤之以鼻,專愛投機取巧的心理。

然而這些提倡事事走捷徑的人並不知道,成大事者往往需要經過長期的歷練和積澱,而唯有腳踏實地才是王道啊~








本期種草




Fisher 400 基本款

,設計簡約便於攜帶,使用起來十分順手。它曾獲得過美國工業設計大獎,現收藏於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而作為

45周年NASA紀念款

,它還原了第一批飛天的AG7太空筆設計原型。




與其他款式最大的區別就是可單手操作。試想,宇航員穿著厚厚的宇航服在艙外記錄數據時,脫下手套拔筆帽肯定是不可能的。而它的另一個細節就是,側面按鈕彈出聲特別大,這為的是讓宇航員知道筆的書寫狀態,好與宇航員在工作時的精準度配合得上,使記錄變得及其順手。 


多款選擇,正品包郵請在店內購買




  請識別二維碼或點擊

閱讀原文

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裡是美國 的精彩文章:

TAG:這裡是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