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除了興化,蘇北河蟹養殖還有哪些亮點?泗洪、阜寧的養殖戶或能告訴你

除了興化,蘇北河蟹養殖還有哪些亮點?泗洪、阜寧的養殖戶或能告訴你

《當代水產》雜誌社獨家報道:

作者龐濤

來源 騰氏水產商務網-當代水產雜誌社

在蘇北,河蟹養殖主要集中於鹽城、興化、寶應、泗洪、洪澤等地,本文以泗洪和鹽城阜寧為例,探討蘇北地區養殖現狀。

洪澤湖地區江蘇河蟹養殖的集中區域之一,包括泗洪、寶應等地,養殖面積將近30萬畝。洪澤湖地區的河蟹投苗和上市時間相對比較晚,一般3~4月份投苗,春節前開始大量上市。

長期以來,當地河蟹養殖模式以外湖圍網的天然養殖為主,放苗密度較少。但近幾年國家實行還湖政策,外湖圍網面積逐步萎縮,內塘養殖成為主流,投苗密度大幅提高。據悉,內塘養殖密度為2000~3000隻/畝(80~100隻/斤規格苗),平均畝產在300斤左右,上市規格2兩左右。

泗洪臨淮縣經銷商王凱:

宿遷市泗洪縣位於洪澤湖西邊,河蟹養殖面積23萬畝,由於當地部分圍網養殖被拆,目前主要為內塘養殖為主。

王凱,泗洪臨淮縣的一名經銷商,從1996年開始從事河蟹養殖,目前擁有100多畝河蟹塘,並經銷飼料、動保產品6年,在當地可謂是小有名氣的人物。據悉,泗洪當地有100多家飼料品牌進行競爭,在經過多方的對比和篩選後,王凱將澳華蟹安康膨化料作為其經銷飼料之一。

去年,由於市場上的小規格河蟹的產量比較大,因此對價格造成了衝擊,僅有20元/斤左右,因此這對於主養小規格的養殖戶造成損失。今年情況出現了好轉,由於市場上整體的小規格河蟹產量有所下降,2兩左右規格的河蟹賣到30元/斤左右。

「管理和技術決定下限,苗種和飼料決定上限。」這句話一直是王凱對河蟹養殖的感悟,他認為,科學的管理和技術能保證養殖的收益,苗種和飼料的優質才能在保本的基礎上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為此,王凱選擇澳華飼料以及澳凌苗。

據王凱介紹,今年其養殖的畝產達到300斤,按每斤價格30元計算,畝收入達到9000元,減去畝成本4000~5000元,利潤依然可觀。

雖然今年小規格河蟹價格回暖,養殖戶普遍賺錢,但是王凱對此依然心有餘悸,「養殖小規格河蟹的模式的風險是比較高的,只有養大規格,爭取早上市才能將風險降低,收益最大化。」

泗洪臨淮金水集團養殖戶金葉磊:

泗洪臨淮金水集團整體河蟹養殖水面4000多畝,養殖相對集中。金葉磊,是金水集團的一名河蟹養殖戶,養殖超過20年,目前擁有40多畝地,其中扣蟹養殖13畝。

在苗種上,金老闆一直尋求優質的苗種,在偶然的接觸中了解到澳凌苗,並在今年第一次培育澳凌苗。「澳凌苗蛻殼比普通苗蛻殼要提早一個星期,腿長、腿寬,食線粗壯清晰、蟹黃漂亮、甲殼疣突明顯,有長大蟹的大部分體征。」金老闆說。

在成蟹上,今年金老闆養成的規格2兩母蟹3公打頭,畝產300斤,市場平均價格38元左右。在成本上,包括苗種、飼料、藥品、草和人工等,每畝的成本投入4000~5000元,明年還將增加增氧設備的投入。

「河蟹養殖最關鍵的是苗種,其次是管理,包括水和草的管理。投苗密度需要合理控制,明年我將減少密度至1500隻/畝。」金老闆說道。

同樣嘗試澳凌苗的還有泗洪陳圩鄉陳南村張老闆,去年擁有40多畝養殖成蟹,但由於其養殖的河蟹吃料多規格卻小,因此也在探索新苗種。通過介紹,張老闆今年在新開10畝塘嘗試培育澳凌苗。「因為今年是第一年培育澳凌苗,新開的池塘水草還沒長起來,如果效益上來的話,明年將全部使用澳凌苗。」

泗洪候咀村養殖戶董成:

董成,養殖河蟹20多年,目前擁有200多畝的河蟹養殖水面,投苗密度1800到2000隻。11月下旬已經起捕所有的河蟹暫養在40多畝的暫養塘里,產量48000斤左右,平均規格達到2母3公。

長期以來,董成在投苗後便開始投喂冰鮮魚,在第一次蛻殼後才開始投喂飼料,往年9~10月在上市前使用冰魚和玉米投喂,從今年開始後期均轉為投喂飼料。「經過多家飼料的對比,我最終選擇澳華的膨化料,在長速和規格上都體現一定的優勢。」董老闆說。

泗洪益源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玉啟:

泗洪益源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規模達到3700畝,共228戶。合作社成立於2011年,由其理事長張玉啟牽頭組建。據張玉啟介紹,今年合作社養殖情況相對去年有所回暖,接近9成的養殖戶實現盈利。

「通過申報,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投入了接近1000萬資金,實現了村裡面的水、電、道路等的通暢。」張玉啟介紹道。在軟體方面,原本養殖戶普遍缺乏養殖技術和管理經驗,在成立合作社後,經常邀請技術人員前來開講座和技術指導,且一些養殖戶得到外出學習的機會,再將先進的技術和模式帶回來並予以實踐,因此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本地河蟹養殖產業。

「過去我們以散戶、小戶為主,投喂的是小麥和玉米等,如今通過學習,大家意識到飼料的重要性,主動尋找大廠家合作,通過統一採購,獲得更為優惠的價格。」張玉啟說。

從基本不投喂飼料,到如今合作社的養殖戶普遍接受飼料,合作社發生了重大的轉變。據悉,如今當地養殖戶的基本在每年的2~4月前期餵魚,5月後有90%的養殖戶開始投喂飼料,直到河蟹起捕前。

對於目前河蟹養殖的現狀,張玉啟提到了三點:1、市場的苗種還很混亂,苗種混雜且退化嚴重;2、水草管理依然是薄弱的環節;3、飼料選擇多,小廠飼料五花八門,質量相對差,只有大型飼料廠的飼料值得信賴。

鹽城:

鹽城市精養河蟹9萬畝,其中蝦蟹混養(青蝦、小龍蝦)面積將近10萬畝,養大規格蟹為主,當地河蟹飼料容量2萬噸左右。

在鹽城,精養河蟹的投苗密度為800~900隻/畝度,一般為前期投喂飼料,後期投喂冰鮮魚。隨著飼料得到推廣,投喂飼料逐漸被養殖戶接受。

至於套養模式,一般為5月左右出蝦,後期再出蟹。不部分的混養塘不幹塘,小龍蝦存留在塘里自繁;而小部分養殖戶採取干塘,每年2~3月投放蟹苗,3~4月放大規格的蝦苗。

相對來說,鹽城地區精養河蟹的效益更高,混養模式的風險相對較大,且混養出來的螃蟹的產值不夠高,規格和產量比不上精養。

鹽城阜寧縣射陽湖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管幫建:

阜寧縣射陽湖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3年,最初只有5戶人家2000多畝的規模,如今已經發展到會員146多戶,養殖總面積6萬多畝。

據悉,當地水產養殖發端於1989年,最初只有幾千畝養殖面積。由於河蟹產業剛開始發展,市場上劣質苗流行,養殖技術不過關,因此在1989~1993年年間當地養殖戶普遍虧損。

隨著養殖技術發展和成熟,對苗種、飼料的甄別更加嚴格,再加上合作社的推進,近幾年射陽湖地區的河蟹養殖取得不錯的效益。據合作社理事長管幫建介紹,今年合作社有70%的養殖戶賺錢,20%的養殖戶保本,僅有10%的人虧本。

據悉,當地畝產在160~180斤/畝,最高產能達到260斤;每畝收入1萬元左右,其中畝成本4500~5000元/畝,因此純利潤可達到5000~6000元/畝。

管幫建從1996年開始養殖河蟹,養殖面積1060畝,在2001~2002年,管幫建的池塘因為各種病害的爆發,虧損過一百多萬元。「在射陽,每年都有30%~40%虧本或者保本,最大的問題在於高溫水質難控導致藍藻爆發和缺氧,每個塘口的水環境都不同的,水草長不起來,怎麼調都不好。」

因此,管幫建認為養殖最重要的因素是為河蟹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做好水質調控、水草管理,養殖才能事半功倍。

阜寧楊集鎮養殖戶顧根泉:

顧根泉,阜寧楊集鎮的一名養殖戶,至今已有80歲的高齡,但依然堅持河蟹養殖,養殖規模達到120畝。今年顧老闆的養殖並不順利,今年由於高溫期持續,工人管理不到位,遭到一定的損失。

目前,顧老闆的河蟹規格僅平均在2兩6左右,這種規格在當地來說屬於偏小,市場價也不樂觀。「我養河蟹5年了,往年養殖都比較能賺到錢,今年看到自己的河蟹規格相對往年比較小,就知道今年可能會虧了。」顧老闆感慨道。

阜寧楊集鎮盪東村養殖戶姜成龍:

姜成龍,在阜寧楊集鎮盪東村養殖150畝的河蟹,投苗密度為900隻/畝,畝投入3500~3800元。姜老闆分為兩個塘,其中一個塘畝產只100多斤(由於高溫草太多,腐爛導致水質惡化,減產嚴重);另一個塘畝產200多斤,平均規格2.5母3.5公,養殖較為順利。

每年的2月底3月初開始投苗,全程投喂飼料。7月中旬開始餵魚配合玉米,一直喂到起捕前,進一步催肥,餵魚期間定時換水。9~10月中旬起捕上市。

「我今年在動保的投入比往年多,主要用在出問題的塘口,綜合每畝動保投入成本400元,而往年只有200元左右。從今年一個塘的失敗來看,水質和水草的管理是養殖成敗的重要因素。」姜老闆說。

往期報道回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氏水產商務網 的精彩文章:

以小視覺窺探大產業,擁有100萬畝養蟹面積的安徽,其養殖、經銷現狀又如何?
利用酵母和芽孢桿菌培養海水輪蟲,為種苗培育提供關鍵技術
佔據全國7成養蟹面積,20萬噸飼料銷量與500多萬畝河蟹產業之間的差距有多遠?
讓弱者出局,強者發展!環保問題導致大批原料缺貨、漲價,沒有配方技術的水產動保企業接下來會很慘!
這家企業在紐約時代廣場讓世界見證中國綠色發展

TAG:騰氏水產商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