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元代佛畫精品《姨母育佛圖》

元代佛畫精品《姨母育佛圖》

此幅中年幼的佛陀,即悉達多太子,在其母摩耶夫人亡故之後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大愛道)夫人養育照顧。佛的同父異母兄弟難陀,即姨母親子,正由侍女攙扶,從其母身邊引領離開,難陀的小腳雖然踏向座榻的邊緣,卻依然不舍回望母親。姨母對佛陀的照顧,卻是心不二用,左手握鮮桃一枚,右臂環護懷中的幼佛,佛之形象作中國嬰孩狀,見桃心喜,手舞足蹈,一意索取。

此幅《姨母育佛圖》畫面的正中間,略低下頭,懷抱佛祖的慈母正是大愛道夫人,她的目光神聖而安詳,而悉達多王子則一手抓著姨母的瓔珞(頸圈),一手去抓姨母手中的鮮桃,張開的腳趾表現了他健康活潑。母子嘴唇微張,似在輕聲呢喃。畫卷人物的面部顯然是屬於漢人的,但是髮型、配飾和衣著既不是元代蒙古貴族的,也不屬於漢人風俗,也許是遵循了古印度或尼泊爾風格。其次,在傢具陳設和圖案裝飾的風格上繁瑣細密,圖案極其複雜,床榻、坐墊、靠墊、柱子、帷幔、樹榦、華蓋、假山、盆景座、香爐、盤子、琉璃缸、植物……我們可以看到佛教、道教,甚至是波斯薩珊王朝的祆教的裝飾風格,整幅繪畫的空間並沒有像典型的中國繪畫那樣大面積留白,而是滿景布局,這樣的表達方式更接近於我們在敦煌壁畫上看見的某些中亞傳入的外來樣式。

王振鵬在畫中並用界筆與鐵線描,對圖中繁雜的人與物加以精心勾勒,並以淡墨渲染衣紋幔褶、器物形狀,及樹石的肌理。畫幅所顯的屋舍之中懸掛珠寶瓔珞,陳設異國珍玩,經營出一所想像中的印度皇宮內苑。細觀察之下,在菩提樹桿的下端,接近獅背之處,有墨書小楷「振鵬」二字。

王振鵬與與佛教的關係來自其信佛的家庭背景,兄王龍孫出家為僧,法名善集,其祖王挺亦以好佛為人所知。

畫卷前有明代楊承鯤(?-1589)所題《心經》。前隔水中有明代邢侗所題,曰:「此是龍眠畫中台閣手,余家所藏楚騷《九歌》,是林藪筆,總之精詣已極,不妨並媺。弟從輕紋細墨處,自為磐薄高蹤,是安可語神駿觀也。八月初三日,濟南邢侗敬題。」後有清人錢維喬、錢大昕、魯爽良跋尾。另有近代完顏景賢鑒藏印,及「張氏清河」白文印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賢法師 的精彩文章:

TAG:明賢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