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齊家文化玉石璧用途與源流問題研究(四)

齊家文化玉石璧用途與源流問題研究(四)

9.青海民和喇家遺址

喇家遺址位於青海省東部民和縣的南端,地處黃河北岸的二級階地上,海拔高度1800米左右。遺址面積約20多萬平方米,是黃河河谷小盆地中的一處齊家文化時期中心聚落。1981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民和縣博物館調查民和喇家遺址時徵集了7件玉器,有玉鉞、玉刀、玉錛、玉璧、玉環等,後來又徵集了1件玉璧與1件玉琮。1999~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喇家遺址,發現齊家文化玉器與玉料100多件。器類主要有玉鉞、斧、錛、鑿、大刀、玉璧、三璜聯璧、璜、環、璧形飾、璧芯、琮芯、圓形玉片、三角形玉片、玉管、玉條形器,以及玉料或玉料殘塊等,還有綠松石片飾、綠松石管飾等。出土的玉璧形制大多為圓形,但也有個別不甚渾圓。

圓形玉璧,青灰色玉質,受沁嚴重成白色,局部已風化。圓形。周邊加工規整,好為單孔鑽,旋轉很明顯,邊緣有入切槽痕。直徑10.4、孔徑5.06~5.43、厚0.6厘米。

圓形玉璧,民和喇家遺址4號房址出土。深綠色玉質,部分位置受沁呈白色。玉璧呈不規則扁圓形。好較規整,圓形,單面孔鑽,位置偏移。整體中間厚,邊緣薄。直徑7.4~8.3、孔徑3.89~3.62、厚0.5~0.86厘米。

圓形玉璧,民和喇家遺址4號房址出土。玉質,綠色,大部分面積受沁成白色。圓形,拋光。周邊加工規整,好為單孔鑽。直徑7.6、孔徑3.0~3.28、厚0.3厘米。

圓形玉璧,1981年在民和喇家遺址L∶1採集,呈淺綠色,含黃褐色,質較差。平面近圓形。厚薄不勻,一面起弧。直徑27.1~25.6、孔徑6.7、最厚處1.2厘米。

圓形玉璧,1981年在民和喇家遺址L∶2採集,呈青綠色,有深淺不等的絮狀紋理,邊緣有黃色玉皮,表面有三道綹裂紋。製作較好,平面基本呈正圓。中部穿一孔。直徑18、孔徑5.5、厚0.7厘米。

圓形玉璧,民和喇家H19灰坑出土,呈深綠色,夾雜褐色和黑色斑紋,邊緣不規整。中部穿一孔。玉璧有自然破裂,在破裂處的兩邊分別鑽一小孔以便聯結。其中一對聯結孔為單面鑽,另一對聯結孔為對鑽,鑽孔的旋鑽痕迹清晰。直徑11.3、孔徑4.7~4.2、厚0.7厘米。

三璜聯璧,喇家M17墓葬外圍墓口填土中出土,外形近圓形,孔不成正圓,近桃形圓。三件璜形玉片連接的形式是各穿一孔呈一字形綴聯。直徑9.45、孔徑4.5、厚0.43厘米,系孔為單面穿,孔徑0.43~0.22厘米。其中,兩件璜形玉片呈深青綠色,一件璜形玉片呈淺青綠色。三件璜形玉片的連接密合較好,其中兩件取自同一件玉料製作的深青綠色璜形玉片之間的連接密合無間;另一件淺青綠色璜形玉片與這兩件深青綠色璜形玉片之間的連接,雖然也成密合狀,但略有錯縫,並在兩玉片角相接處呈不密合的凹缺狀。由此推則,這件淺青綠色璜形玉片或許是在原三璜聯璧使用過程中殘斷一塊之後而另補的,所以在玉料以及璜形玉片連接處呈現出不一樣的狀態。

圓形玉璧,青色夾雜深褐色玉質,局部受沁成白色。圓形。周邊加工不規整,有自然的破裂面。璧面起伏不平整,厚薄不一。孔為單面孔鑽,並有斷裂痕迹,斷裂處略經打磨。直徑10.5、孔徑4.97~5.3、厚0.42~0.63厘米。

環形玉璧,淡綠色玉質,素麵,無沁。環周邊邊緣不規整,器體厚薄不均。內孔偏於一側,孔內壁留有較清晰的製作痕迹,鑽切痕迹明顯,不規整,鑽切的旋轉方向與外周邊緣的旋轉方向相反。從玉環的外周邊緣有旋轉切割痕迹、最薄處外緣有斷裂面分析,可確定玉環的用料採用了玉璧芯製成。玉環一面磨製痕迹清晰。直徑5.0~5.15、孔徑3.3~3.5、厚0.47~0.62厘米

除上述這些考古發現外,歷年來還在許多遺址出土了大批齊家文化玉石璧,並進行了採集或徵集。這些採集品或徵集品的數量遠遠大於考古發掘品。據庄浪縣博物館李曉斌、張旺海介紹,1975年在橋村遺址出土了47件齊家文化玉器,有玉鉞、斧、刀、璧、環、璜、玦等,其中玉璧、環、多璜聯璧12件。1975年在庄浪縣良邑鄉蘇苗塬遺址出土玉璧、多璜聯璧、玉環等18件,另在庄浪縣水洛、南坪、盤安、萬泉、柳梁、趙墩、楊河、陽川等鄉鎮出土齊家文化玉石璧10多件。1961年在秦安縣興國鎮堡子坪遺址出土玉石璧5件;1964年在秦安縣興國鎮楊家坪出土玉璜1件;1984年在靜寧縣治平鄉後柳溝村一個齊家文化祭祀坑中發現3件玉璧。1981年天水市文化館收到禮縣寬川鄉一農民交售的一組三件玉璜(三璜聯璧)。徵集的這些玉石璧大都收藏在當地市、縣博物館。

另據羅豐介紹1960年以來至1999年,先後在寧夏南部的固原縣中河鄉、張易鄉、河川鄉上台村、隆德縣沙塘鄉及和平村、海原縣海(黑)城鎮山門村、彭陽縣古城鄉、興隆鎮等地出土並徵集了一批玉石器。器形有玉璧、三璜聯璧、四璜聯璧等。

此外,在甘肅天水市、隴南市、定西市、白銀市、臨夏州、平涼市、慶陽市、武威市的多個地點發現玉石璧。這些零散徵集品,有的也收集在古方主編的《中國出土玉器全集·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卷》一書中。如甘肅省靜寧縣晨光梁玉璧、榆中縣甘草店玉璧,會寧縣老鴉溝村油坊庄玉璧,定西市安定區三十里鋪玉璧、內官營鎮及其清溪村玉璧,渭源縣七聖村玉璧,定西縣團結鄉高泉村玉璧等。在青海省民和縣馬家村陽坪遺址、喇家遺址和寧夏原州區河川鄉也採集有玉璧。

以上這些發現,是目前認識齊家文化玉石璧的資料基礎。

原文:《齊家文化玉石璧用途與源流問題研究》——王裕昌

資源出處:《收藏家》2017年2月刊總244期

《收藏家》官方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