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雲在青天水在瓶:一無所求,才會無所不有

雲在青天水在瓶:一無所求,才會無所不有

最有格調的國學微刊

唐朝時,學者李翱拜訪葯山禪師,向禪師請教:「什麼是道?」

禪師用手指先往天上一指,再往地下一指,問李翱:「懂了嗎?」

李翱想了半天,老實回答:「不懂。」

禪師微微一笑,說道:「雲在青天水在瓶。」

原來真理就在青天的雲上,瓶里的水中!

雲自由地飄在天上,水靜靜地留在瓶里。在天上,就做洒脫的雲;在瓶里,就做恬靜的水。隨緣任運,珍惜當下,看淡命運,坦然面對。

人世如此短促,一念之間,萬水千山;一念之間,生死永隔。

既然敵不過歲月,何不輕鬆自在,雲在青天水在瓶!

把心放平,一切不平都會風平浪靜;把心放正,一切不正都會反正還淳;把心放下,一切所有都會隨緣而來;一無所求,才會無所不有。

人生的苦惱,往往不是因為擁有的少,而是由於欲求太多。

紅塵俗世,誘惑太多,想要的太多,沉沉肉身不能自拔。

過多的欲求帶來生活的忙碌,節奏太快,過日子再也沒有了雲淡風輕的細緻入微。

我們沉不下心,靜不下氣,忘記了停下來細品茶味,細嗅書香,忘記了慢下來和孩子一起成長,陪父母一起變老。

《小窗幽紀》:「人生待足何時足,未老得閑始是閑。」

人的欲求沒有止境,人生瑣事無窮無盡,如果想要等所有的事情都徹底辦完,除非是入土為安。

要知足,要清閑,必須是趁早,必須是現在,不能讓生命一直在忙碌、煩躁中度過。

有人說,這世上真正屬於自己的只有幾樣東西:造過的孽、受過的罪、流過的淚、花出的錢、得過的病、受過的傷、失去的人,以及由此而產生的諸如貪婪、嗔恨、愚痴等一系列的煩惱……

沒有一顆空靈智慧的心,心裡全部是貪嗔痴,全部是污染的東西,你永遠不會快樂。

其實,這世上,沒有什麼東西真正屬於自己,不管是房子,還是銀行里的存款。若能逐漸放下對一切的貪執,心才能像清風一樣,來去自在,無有掛礙。

乞丐可以隨時離開他的破窩,國王卻很難捨棄他的宮殿。所以,有多少執著,就會有多少痛苦。

如果你一無所求,得到的快樂將勝過擁有一切。

《菜根譚》:「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風吹竹林,竹葉沙沙作響,風過後,不曾在竹林里留下一點聲音;大雁飛到水潭上空,影子倒映在水裡,飛走時,影子也跟著消失了。

事情來了,以完全自然的態度來順應;事情過去了,心境便恢復到原來的空明。

李小龍說:「空,因其一無所有而無所不有,空存在於一切之中,亦包容一切。」

心不追隨過去、不迎接未來、不執著現在的時候,它就空虛安靜,就像風刮著沙,風一停,沙自然就落到地面。

所謂「雲在青天水在瓶」,是一種洒脫無礙的人生悟境:對天地萬物,既有自然的感應,又保持心性的寧靜。

轉載須註明來源出處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