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不想工作,不願意交往,實際上你可能得上了這種心理疾病

不想工作,不願意交往,實際上你可能得上了這種心理疾病

不想工作,不願意交往,實際上你可能得上了這種心理疾病

生活中遇到很多孩子,有的是輟學,有的上完大學,也不出去找工作,也不喜歡和別人交往,之後就在家裡當上了宅男宅女。很多人說這是啃老族,就是這個人懶,可是深入了解,才會發現這樣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社交恐懼症。

很多的小孩在發病前期,也會有表現,很多孩子不再和同學交往,或者認為人人都瞧不起自己,自己總是被同學邊緣,同學和老師都欺負我。很難融入一個團體,即使參加也覺得自己不是他們的一員,很孤單,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內心需要朋友,還不敢和別人深交,這樣就很挫折。

很多這樣類型的孩子,多數都是內向性格。很多孩子小時候天真快活,等到上學隨著學業的壓力增大,當然主要是家長和老師對自己的否定。長時間的沒有自信,慢慢就會形成自卑心理,覺得別人都行,就我自己不行。

不想工作,不願意交往,實際上你可能得上了這種心理疾病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馬斯洛稱,人有五個層次的心理需要:飲食與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如果按照另一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羅傑斯的話來說,所謂自我實現的需要,也就是成為自己。

所以很多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給孩子安全感和自尊,孩子當然就不會有自信。很少有父母會發現孩子的優點,所有父母都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和願望給自己孩子設計未來,當孩子不能做自己或者說成為自己,這種無助所帶來的挫折,才會讓孩子失望至極。同時很多孩子在沒有父母鼓勵和贊同,沒有父母心靈的陪伴,只是一味的看成績,沒有欣賞到孩子其他的優點,慢慢孩子在這種高壓的教育下,就會逆反或者厭學。當然能夠逆反的孩子他雖然受到了父母的傷害,但是他能到同學中找到和自己一樣的受害者,他們能夠互相理解,能夠逃學,最後這樣的孩子雖不至於發展的很好,但不至於封閉自己。相反那些不反抗的,逆來順受的孩子,他們的心理問題才更大,他們找不到可以傾訴的對象,慢慢就會自閉,以致發展成社交恐懼。

不想工作,不願意交往,實際上你可能得上了這種心理疾病

社交恐懼症又稱社交焦慮障礙,多在17~30歲期間發病,害怕在小團體中被人審視,一旦發現別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頭、不敢與人對視,甚至覺得無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場合演講,集會不敢坐在前面,故迴避社交,在極端情形下可導致社會隔離。常見的恐懼對象是異性、嚴厲的上司和未婚夫(妻)的父母親等,或是熟人。可伴有自我評價低和害怕批評,可有臉紅、手抖、噁心或尿急等癥狀,癥狀可發展到驚恐發作的程度。

臨床表現可孤立限於如公共場合進食、公開講話、或遇到異性,也可泛化到涉及家庭以外的幾乎所有情景。部分患者常可能伴有突出的廣場恐懼與抑鬱障礙;一部分患者可能通過物質濫用來緩解焦慮而最終導致物質依賴,特別是酒依賴。

不想工作,不願意交往,實際上你可能得上了這種心理疾病

要點是以恐懼為主,同時符合以下4項癥狀:

(1)對某些客體或處境有強烈的恐懼,恐懼的程度與實際危險不相稱。

(2)發作時有焦慮和自主神經紊亂的癥狀。

(3)出現反覆或持續的迴避行為。

(4)明知恐懼是過分的、不合理的、不必要的,但仍無法控制。

對於社交恐懼症,一般情況用脫敏療法效果就很好,同時配合認知療法,幫助孩子找到問題的根源,當他發現自己的問題,他慢慢就會覺察到自己,慢慢就會走出心理陰靄,走向社會。三清老師從事心理諮詢多年,從身心靈整體方面做治療,有諮詢的可以關注我,私信我。

不想工作,不願意交往,實際上你可能得上了這種心理疾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清感悟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有心理疾病的人更易患癌
有心理疾病的大神對世界的幾點想法,看看你中幾條
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
你所認為的更年期,其實更多的是神經衰弱
我們所受傷害的原生家庭里,其實很多父母都有神經症和人格障礙

TAG:三清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