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多識活佛:宗喀巴大師中觀思想的核心要點

多識活佛:宗喀巴大師中觀思想的核心要點

佛陀從最初生起菩提心,到中間積累福慧兩種資糧,乃至最後成就圓滿佛果,其目的無非是造福一切眾生。由於佛教提倡自悟自度,否定一切萬能的神靈,因此在佛陀的事業中,說法教育事業是最無上的事業。眾生只有通過聽聞佛法,思考其內涵,然後身體力行,才能獲得解脫成佛的成就。所以佛陀在《妙法蓮華經》中說:「佛只為一件大事而出現人間,那就是教導眾生進入成佛的境界。」

正如《維摩詰經》中所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由於眾生各自的根基千差萬別,所以佛陀的教法也隨之開演為三乘四宗,即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毗婆沙宗、經部宗、唯識宗和中觀宗。只要是內道佛教的教義,必定是四宗之一,而在佛教傳統的觀念中,古德高僧一致認為中觀的教義是佛陀最究竟徹底的思想。

佛陀一生講法49年,在浩如煙海的三藏典籍中,以《般若經》最為系統、完備,被譽為經中之王。《般若經》直接詮釋緣起性空的真理,間接開顯了成佛之道。後有無著依彌勒《現觀莊嚴論》等五部之學開創了大乘修道次第以及唯識思想,龍樹著寫以《中觀根本慧論》為首的「六正理聚」,開闢了中觀深見思想。在古印度,龍樹、提婆師徒的中觀思想傳承一脈,因此他們也被稱為「根本中觀師」。後來清辨論師提出與佛護相反的論調,中觀思想就此分為自續派和應成派兩家。之後又有月稱論師反駁清辨的觀點,認為佛護的觀點才是龍樹師徒的正解,他大力提倡佛護的應成論思想,遂成為應成派中觀思想的鼻祖、奠基者。

佛法逐漸傳入藏地後,各派都不以唯識為宗,而以中觀為究竟見解。但是,在藏傳佛教發展的漫長過程中,由於眾生自身的理解力以及過往業力的差別,藏傳佛教各派對中觀思想的理解並不完全一致,甚至大相徑庭。經歷了前後弘期數百年的時間,藏傳佛教最後形成的教派——格魯派之開創者宗喀巴大師,以文殊化身之基,遍學各派教義,在不盲從前人觀點的基礎上,以邏輯正理對所學進行梳理,同時修積福德、懺悔罪障,最終獲得究竟的證悟。他徹悟了龍樹師徒的中觀真義,從而寫出了以《佛理精華緣起理贊》為代表的諸多中觀著作,以承許聲聞必須證悟法無我、佛陀亦可雙照二諦等為代表的「中觀八大難題」,撥開了籠罩在中觀思想上空的陰霾,點亮了正確無誤的中觀明燈。

多識仁波切自小師從多位高僧學習五部四續等顯密教法,尤精於中觀和密續。2011年,他用藏文著作了《中觀奧義淺釋明鏡》、《分析二諦義》、《分析我執之體》和《應成中觀論的特殊見解》,並將其自譯為漢文,為弟子們做了精要的講解。這四篇中觀詩偈雖然篇幅不長,卻涵括了宗喀巴大師中觀思想的核心要點,駁斥了幾種有代表性的對中觀思想的誤解,同時也開顯了源自月稱、宗喀巴大師之應成派中觀思想的純正見解和修持方法。

在宗喀巴大師之前,有人認為如來藏是實有,其餘是斷空;有人認為什麼也不思維、否定一切緣起諸法就是中觀;有人認為佛陀自己無法關照世俗諦,必須依賴眾生才能見世俗諦……本書除了對這些誤解和偏見依據正理進行有力的批駁外,在開顯自續派和應成派的差異,正確運用二諦理解緣起性空以及正確觀修無我,避免破除太過和不及等方面,都作了細緻精到的闡釋。不但可以讓沒有深入中觀的初學者一窺中觀奧義,即使是系統學過中觀思想的人,也可以從中把握並提煉出中觀思想的精髓!

摘自——《中觀應成派見解難點解說》(多識仁波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識活佛智慧 的精彩文章:

人高在忍!人貴在善!人傑在悟!
多識活佛:菩提道次第教法的三大殊勝
多識活佛:為什麼關心眾生比供佛功德大?
多識活佛:佛教各派不應互相排擠
事事太在意,你會活得很累

TAG:多識活佛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