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一到陰天下雨膝蓋就容易犯病?

為什麼一到陰天下雨膝蓋就容易犯病?

徐州本地患者添加公眾號後可進行免費諮詢,外地患者可查閱既往科普文章。

醫生,我的膝蓋一到陰天下雨就像天氣預報一樣,酸疼的厲害,有時候還腫,這是咋回事?

說說老寒腿

很多病人一說到膝蓋疼,就說自己是風濕病。我很納悶,你們到底在哪裡醫院給你們下的診斷?還是自己給自己下的定論?問了才知道,老百姓認為,天氣一變化,風寒或者濕氣重的時候,自己的關節就會疼,所以就認定是風濕病。

現代科學認為風濕病是一類免疫系統病,比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等等,這些才屬於西醫範疇的風濕病。而大多數老年人的膝蓋疼痛,是因為軟骨磨損,關節老化,這種是叫做骨性關節炎,是幾乎人人到了一定年齡都會有的問題。而絕大多數老年人口裡的老寒腿,就是這個病。

那麼骨性關節炎也會受到氣候因素的影響嗎?今天這篇文章就和大家討論討論。

氣候因素對關節的影響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無時無刻不在和周圍的自然環境發生關係。體內的物質和體外的自然因素相互交換,互相影響。當所處的自然環境劇烈變化時,身體機能不能迅速及時的做出調整,便會出現各種疾病或者癥狀。

那麼外界的哪些自然因素容易影響人體健康尤其是膝蓋呢?

氣溫

GIF/1K

人是恆溫動物,在不同的氣溫環境中,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在不斷的發揮調節功能,維持我們的體溫在37℃左右。但是老年人體溫調節功能較差,無法很快適應溫度的變化,就容易出現因為溫度調節紊亂而產生的癥狀。

我們身體各部位的溫度是不同的,胃腸道最高,肌肉較低,皮膚更低,而皮包骨頭的關節,則最低。正常人膝關節溫度一般為32~34℃左右,低於體溫的平均值37℃。而到了低氣溫的時候,關節的溫度下降的又最快,反應最明顯。

在低溫情況下,膝關節周圍的血管會收縮,分泌的關節潤滑液會減少,而且滑液中的黏蛋白濃度增加,滑液粘度加大。這時候病人會出現關節裡面發澀,原有的軟骨退變後的摩擦感會更明顯,摩擦引起的疼痛也會加重。

此外,隨著溫度的降低,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關節內部的血液循環變差,很多代謝廢物和炎症因子不能及時的被清除掉,比如尿酸等,就容易誘發關節炎的急性發作,或者痛風的發病。

氣壓

GIF/1K

和緩的氣壓變化,人體一般都可以很好的適應。但是如果氣壓變化較為劇烈或者急驟,人體就很容易適應不了,尤其對於調節機能減退的老年人或者局部有病變的人群來說。

我們應該知道,在高氣壓控制下,大多為晴朗天氣,氣候變化不多。但是在低氣壓控制下,雨雪風雷天氣較多,氣候變幻多端。

除去天氣變化雨雪風雷等本身對關節帶來的影響外,低氣壓的環境容易讓人情緒低落,抑鬱,心情沉悶,這更加重了人體植物神經功能的調節障礙,容易放大原有的病痛。

濕度

GIF/1K

濕度對人體的影響常常是和氣溫的變化同時出現的。在高溫高濕度的情況下,高溫時候人體需要通過身體蒸發水分來散熱,而濕度高的時候,這種蒸發水分的能力就會大大減弱,人體的散熱機制出現紊亂,熱量和水分無法很好的散發,血管明顯收縮。進而產生一系列的循環不良的癥狀,包括上面提到的滑液減少,炎症因子排泄障礙,代謝廢物積累刺激滑膜發炎等。

另外,濕度大會導致水分代謝失調,細胞內的水分揮發不掉,產生細胞水腫,組織間隙水腫,滑膜滲出液增多,所以膝蓋積液,身體其他部位水腫的病也複發了。

而在秋冬天,尤其是陰雨天,溫度和濕度常常變化很快。濕度短時間內突然增加,和溫度的突然下降,常常導致上面的癥狀被誘發。而學過地理的應該知道,這種氣壓和濕度的變化常常要早於雨雪和降溫,除此之外,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有大氣活動導致了正負電荷的運動,這種運動產生了電磁波,而電磁波會影響到病變關節周圍的血流和代謝,電磁波的變化早於天氣的變化,這就是為啥一到陰雨天膝蓋就像天氣預報一樣開始酸痛脹,甚至積水。甚至比天氣預報還早還准。

氣流

GIF/1K

氣流即可理解為中醫所講的風邪。

氣溫和氣壓的變化產生氣流,氣流能夠快速的改變所處環境的濕度、溫度,通過此來影響到膝蓋的癥狀。有的病人特別怕「見風」,就是風一吹,膝蓋周圍局部的溫度下降,氣壓改變,出現上面講過的問題。

雨雪

GIF/1K

這個更好理解了,下雨下雪肯定會增加空氣的濕度,降低溫度和氣壓。

上述病症的中醫解釋

上面講的氣壓、氣溫、濕度、溫度這些,中醫里常常以「風邪」「濕症」來形容,所以「風濕」二字深入人心。而中醫認為,風者百病之長也,也就是說風邪變化多端,迅速帶來其他的氣候因素的變化。

《黃帝內經》中說:「風濕寒三氣雜至而合為痹」,關節炎便是一種骨痹。而這些因素主要影響到膝關節血液循環,造成血管收縮,滑液減少,代謝廢物積累,排泄障礙,又符合中醫「不通則痛」的經典理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膝蓋 的精彩文章:

久坐後起身,膝蓋嘎嘣一聲響,這是病嗎?
都說跑步傷膝蓋,那你到底應不應該跑步?
瑜伽課上老師經常說「微屈膝蓋」,有什麼特別原因嗎?
馬刺悍將膝蓋傷情最終確診 將休戰2-3周時間
程曉玥頂不住輿論刪美照,膝蓋淤青惹禍,要怪就怪鄭愷!

TAG:膝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