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它們一夫一妻卻成天出軌:動物界毀三觀的交配法則

它們一夫一妻卻成天出軌:動物界毀三觀的交配法則

動物界也能有類似人類社會的夫妻關係,但一夫一妻制很多時候更像是生存策略。包括曼氏血吸蟲、精靈箭毒蛙在內,有很多貌合神離的動物在踐行著忠誠諾言。而作為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的哺乳動物的一員,人類並沒有天生選擇一夫一妻的跡象。但是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我們不斷嘗試那些雖然違反我們本能卻可能正確的事情。

撰文 | Josh Gabbatiss

翻譯 | 張克文

審校 | 王妍琳

對大多數人來說,婚姻是很特別的。在世界範圍內,將兩個人的一生都捆綁起來無論是在法律、精神還是文化層面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對於不同宗教背景的人來說,一夫一妻制都顯得格外神聖。

所以當我們聽到動物也能有類似的一生的承諾時,我們會驚嘆道:「是多麼可愛啊!我們可以從那些松果蜥身上學到些什麼呢。」

但是童話里都是騙人的,相較於文藝作品中至死不渝的愛情來說,一生的承諾看起來更像是理想而非現實。哪怕是相對靠譜的人類社會,出軌仍然很普遍,更不用提那些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動物了。即便少量的物種保持了忠誠,也並不是出於愛情。

了解一夫一妻制在動物界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可以讓我們對人類自己關係的本質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下面讓我們拋棄所有的浪漫幻想,進入一個由多情的寄生蟲,通姦的鳥類以及花心的猴子組成的世界。

松果蜥夫妻每年都會重逢(Credit:Miles Barton/naturepl.com)

在自然界中,繁衍就是一切。所有生物的不懈努力都只是為了把它們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一夫一妻制只不過是實現最終目標的眾多策略之一,但是還存在一些不可抗力驅使動物更加自由地交配。

第一個推動力是基因的多樣性。一個雌性如果和更多的雄性交配,則她的後代會有更多的基因多樣性,這將極大地提高後代茁壯成長的幾率。

其次,英國的基因學家Angus John Bateman指出,在製造受精卵的時候雌性和雄性有一個本質的區別。簡單的說就是,製造精子的代價比卵子小很多。

這就意味著,一個雄性動物有足夠的精子來使茫茫多的卵子受孕,但是超出了某一界限後,雌性動物就不能通過和其他雄性交配來產生更多的後代了。

將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雌性和雄性都有尋找不同的伴侶的動機。所以,一夫一妻制有時候只是特定情形下的生存策略。

這些蟲子究其一生都鎖在緊緊的擁抱中(Credit:SEM/SPL)

其中曼氏血吸蟲就是一種把一夫一妻制合理化的動物。

儘管由於導致疾病而背上了罵名,這些蟲子其實過著很恩愛的生活,雌性和雄性在成年後生活中一直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作為一個整體而存在。每一個雄性都有一個「抱雌溝」,這樣雌性在將數以百計的受精卵排到寄主的腸道內時,就有了一個可以倚靠的地方。

當然人類的消化系統不會是約會的最佳場所,所以當這些蟲子恰好遇到異性時,很樂意打一個永久性的結來解決所有問題。

為了孩子在一起

動物選擇一夫一妻制的另一個原因與養育後代有關。如果一個物種棲息在充滿危險和缺少資源的環境中,它們的後代會有更大的風險在年幼時就死去。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孩子在一起」可以幫助他們的後代存活到成年。

精靈箭毒蛙是已知第一種採用一夫一妻制的兩棲動物(Credit:Michael D./naturepl.com)

2010年,位於東卡羅萊納大學的Kyle Summers和他的同事闡述了這樣一種模式。他們發現了一類一夫一妻制的兩棲動物:精靈箭毒蛙。

這個團隊可以將這些青蛙的交配策略和它們在營養匱乏的小池塘養育蝌蚪的行為聯繫起來。因為嚴酷的育兒環境,蝌蚪需要它父母雙方的協助來獲取足夠的食物直到成年。

但是這些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只是特例,繁衍很多時候只是排出精子和卵子,之後父母雙方就撒手不管了,所以即使是它們想實現一夫一妻制也不可能。

貌合神離的鳥類

如果我們想從自然中學到些什麼,也許我們應該看一下一夫一妻制中的楷模:鳥類。

紅杏出牆?(Credit:All canada photos/Alamy)

大約90%的鳥類都是一夫一妻制,但是鳥類的戀愛生活可能比你每天看的肥皂劇都還要狗血,它們的婚姻生活充滿了私生子、善妒的原配和不忠的伴侶。

一夫一妻制有兩種可能的層次。「社會化一夫一妻制」指的是雄性和雌性在空間上非常近,它們交配,一起承擔養育後代的責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不會跟其他的異性交配。具有排他性的夫妻關係稱作「性一夫一妻」,比前者少見的多。

一些憤世嫉俗的人可能會認為,人類的關係號稱是性一夫一妻制,實際上是社會化的一夫一妻制。而在這樣層面上,鳥類和我們有很多相似之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科學家們認為在繁衍的季節觀察到的鳥類之間的結合是性一夫一妻制的。但是這樣的想法現在看來是太天真了,基因和行為上的研究揭露了許多鳥類的醜聞,包括出軌的鵐和被戴綠帽子的鶯。

這些不忠行為可以被委婉地稱為「多方交配」。這種行為所產生的後代大概佔據後代總數量的75%。即使以忠實著名的鳥類也出現了這種現象。

每年,遊盪的信天翁從漂泊了數月的海上歸來,重新點燃它們與其終生伴侶之間的愛火。但是它們遠不像表面看起來那樣恩愛。利用基因技術,我們知道大約14—24%的信天翁雛鳥的父親不是它們母親的配偶。

不忠行為如此普遍,為什麼鳥類還要待在一起呢?答案和精靈箭毒蛙一樣:育的責任。幼鳥只不過是一團無助的羽毛,它們需要兩個成年父母來保證它們能夠有足夠的食物。

信天翁的終生伴侶關係其實是很特殊的。在大多數的鳥類中,養育的關係最多只會持續到繁殖季結束。

即使像信天翁這種以忠誠著稱的鳥類,也仍然會「背叛」彼此。

花心的哺乳動物

但是和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相比,鳥類可以說是一夫一妻制中的典範了。

其中一部分是出於生理原因。哺乳動物的養育是由雌性主導的,因為它們通過母乳餵養。這就意味著在鳥類雙親相對平等的分工在哺乳動物中是不存在的。

事實上,包括蝙蝠和狼在內的大約3—5%的哺乳動物實踐過社會一夫一妻制。出於種種不同的原因限制,這些哺乳動物限制了自己的交配行為。

比如,河狸需要在照料它們子女的同時維持它們所築的堤壩,所以它們從共同養育子女中可以受益頗多。然而,犬羚屬卻幾乎不怎麼分擔養育的責任,但是仍然追求專一的夫妻關係。

一項在2013年發表的耗費時力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Tim Clutton-Brock和Dieter Lukas為了弄明白為什麼有的動物會選擇一夫一妻,分析了超過2500個物種。他們最後得出結論,雄性只有在無法主導雌性時才會接受一夫一妻制。

如果雌性生活得很分散,就像犬羚屬或者腸內寄生蟲那樣,雄性就會從一個崇尚自由的單身漢演化成寵愛孩子的丈夫。這樣可以保證他們能夠和至少一位異性配對。

在哺乳動物中,社會化一夫一妻更為普遍。大概27%的靈長類動物,包括猴子,猿類和人類,會實行一夫一妻制。

為了了解其背後的原因,一個由倫敦大學學院的Kit Opie領導的團隊研究了所有的靈長類動物,從有毛絨絨耳朵的侏儒狐猴到黑猩猩。他們記錄了每一個物種常見的交配形式和一些其他行為。

之後他們便將所有特點繪製成了一棵進化樹。這樣他們便能夠了解在靈長類的進化的長河中,不同的行為分別是在什麼時候分化出來的。他們的結果與同時期的Clutton-Broc和Lukas的結果比較起來更為驚人。

雄性殺嬰導致一夫一妻

除了分擔養育責任和雌性的大範圍分布,還有一個因素更是直接導致進化出一夫一妻制:雄性殺嬰。

雄性把不屬於自己的孩子殺死,這是一些物種中常見的現象。這種策略消除了競爭對手的後代,而且可以讓雌性準備下一輪的交配。

現在假設有一個雄性,它的後代還沒有長大。那麼為了阻止它的後代被謀殺,它極有可能會和雌性形成一夫一妻關係。

Opie十分肯定地說道:「我們的分析很明確的顯示,弒嬰行為會引發靈長類動物中的一夫一妻制。」

正是為了規避殺嬰的風險,人類才更偏愛一夫一妻制。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並不太站得住腳,因為人類遠沒有到達嚴格的一夫一妻制,有些研究甚至表明不忠行為的比例表明高達83%。

這表明我們所認為的一夫一妻制更多的來源於文化上而不是生物行為上。人類關係的本質可能並非如此。而我們進化上的近親給我們提供了線索。

長臂猿一生都在一起,要比人類的一夫一妻制更為徹底。

猿類是和我們最為相近的近親。他們的物種少到一個手就能數出來,但是它們的交配形式存在著極大的多樣性。

長臂猿是一夫一妻制,除了偶有出軌,它們一生都在一起。黑猩猩生活在一個由多個雌性和雄性組成的團體中,它們不加限制地和異性交配。大猩猩生活在一夫多妻的群體中,多個雌性受一個雄性統治。

兩性異形和巨大睾丸

這些差異也體現在了雄性和雌性身體上。在一些物種中,雄性和雌性在外形上存在很大差異,這被稱為「兩性異形」,舉例來說,雄性會長有巨大的附屬物,比如雄性駝鹿的角。

兩性在外形上差異越大的物種,越不可能實行一夫一妻制。如果雄性一定要通過競爭來獲得交配權,這就會驅使他們的形體長得更強壯或者是形成十分滑稽的附屬器官,而如果每一個雄性傾向於單一的雌性,競爭就會減少很多。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一夫一妻的雌雄長臂猿看上去十分相似,而大猩猩兩性之前的差異卻很大(比如雄性銀背大猩猩看上去就比雌性強壯的多)。人類的兩性異性則介於二者之間,和黑猩猩類似。

相似的線索在雄性的睾丸里也有所體現。

基因證據表明歐洲河狸之間都十分忠誠

如果雄性發現和自己交配的雌性最近也和別的雄性交配過,他們會射出大量的精子來沖刷掉其他雄性的精子。所以,如果一個雄性有長期的、獨有的伴侶,他沒有理由需要很大的睾丸。

黑猩猩性伴侶很多,睾丸體積也很大,而大猩猩的相對睾丸體積就小得多。我們人類的睾丸則處於二者之間。

通過人類睾丸大小和兩性異形特點,科學家得出的結論,人類最原始的交配策略其實更偏向於自由奔放的的黑猩猩、甚至是放蕩不羈的倭黑猩猩,反倒是一點也不像一夫一妻制的長臂猿。

所以人類為什麼會渴望獨一無二的終身的伴侶呢?

一夫一妻制在哺乳動物中很少見

在動物的世界,嚴格性排他的一夫一妻制仍然是一個謎,它背後的原因往往是冷酷的叢林法則。然而,這我們並不知道參與其中的動物到底是怎麼想的。一夫一妻制的最終演化意義可能是避免弒嬰,但是實行這一制度的動物可能根本沒有想過這一點。

人類很可能並不是天生選擇一夫一妻。但是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我們不斷嘗試那些雖然違反我們本能卻可能正確的事情。

2018年《環球科學》全年訂閱

限時6折優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史前的女性,威武雄壯
獎金最高的科學獎項:2018年科學突破獎揭曉
數學不好,需要治療:如何拯救計算障礙?
《環球科學》新一輪實習生招募啦!
天氣越熱,出生率越低:氣候變暖導致的這些變化,你能想到嗎?

TAG: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