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釣魚史上四大最》後傳

《釣魚史上四大最》後傳

讓你們久等了,《釣魚史上四大最》後傳今天來了。

釣魚史上第一人

時光如水,我們都是這水邊的垂釣者,守著釣鉤,垂釣一池春秋。釣者之意不在魚,在於人生也。有人臨水釣德,流芳千古;有人臨水釣仕,彪炳千秋;有人臨水釣利,貽笑後人;有人臨水釣心,逍遙一生。因著垂釣,人生各不相同,歷史精彩紛呈。

釣魚第一人,非舜帝莫屬。 《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了他垂釣雷澤湖的故事。那時垂釣可不是為消遣,而是「食為天」的大事,所以「眾所逐之」,流汗、流血在所難免。舜帝卻不,他主動把釣的魚分給大家,還親授釣魚方法,發現好漁場也資源共享。為了讓大家釣到魚,舜帝首創「直鉤」釣魚。

舜帝沒釣到魚,卻意外釣得民心,「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就這樣,他為民不為魚的品德,幫他釣得帝位,千古流芳。與舜帝相反,在自家花園垂釣的袁世凱,奔著帝位下鉤。德不同,命迥然。袁世凱只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還賠了性命,搭上遺臭萬年。

白居易說的妙:況我垂釣意,人魚又兼忘。無機兩不得,但弄秋水光。興盡釣亦罷,歸來飲我觴。原來,釣意在於興,興意在於心。那些坐在心上的垂釣者,最能釣得人生的風景。

釣人也罷,釣魚也罷,我們都是人生的垂釣者。功名利祿太重,容易把人拽下水,濕了人生。這時,不妨給心搬個凳子,就著風景垂釣,釣一個愜意人生。

釣魚史上最大的魚

最重的魚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75歲的退休老人喬·威爾迪斯經常釣3英尺(0.9米)長的鱈魚當晚餐,不過最近他在不列顛群島的水域里釣到一隻12英尺9英寸(約3.9米)長的短鼻6腮鯊魚,這隻鯊魚重達1056磅(約480公斤),是不列顛群島附近迄今為止用釣魚竿釣到的最大的魚。

威爾迪斯自豪地站在他的戰利品旁邊拍照,他把自己用35分鐘時間把這隻鯊魚拖上岸的過程稱作是「我的生命之戰」。他說:「我在把鯊魚拉上岸以前,根本不知道自己釣到了什麼東西。後來把所有人都招過來才對付得了一條這樣的魚。我剛看到它時,還以為自己釣到了大水怪。」

最長的魚

據英國媒體報道,現年39歲的美國生物學家扎布-霍根在柬埔寨Maeklong河中捕獲了一條長達4.27米的巨型黃貂魚,根據測量這個大傢伙竟是已知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類。

最難制服的魚

德國一名75歲的垂釣者日前在冰島西部峽灣附近捕獲一條重約430斤的巨型比目魚。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岡瑟·漢塞爾足足與這條怪物「搏鬥」了兩個小時才將其制服,他在5個人的幫助下,將這條8英尺2英寸(約合2.5米)的比目魚拖上了船。據悉,這條大魚足夠讓1000人分享一頓美味的魚片大餐。已經退休的漢塞爾用30磅(約合26斤)的釣線和一條塑料魚吸引這條比目魚上鉤。這是他一生中所見的最大一條比目魚。此前的記錄是挪威人博斯·卡爾松和尼爾森於2009年7月捕獲的重約420斤的比目魚。

上期有漁友留言問第一個把魚鉤、魚線、魚餌還有魚竿聯繫起來釣魚的古人是誰?小π也覺得這個問題值得探究,翻閱書籍找到了答案!

早在商代以前,我們的遠祖就已經廣泛垂釣了。那時不用竿,將繩或藤條系鉤掛餌後,直接拋入水中。在母系主宰社會的原始部落里,每天日出日落,女子成群蹲在河邊,以垂釣為樂。釣到大魚小蝦,由男子清理,煮熟,然後圍坐一起食之。甲骨文中,多有記載。動物學家將這個時期,稱為無竿釣魚時期。

商代末期,開始用樹的棘荊和鳥的爪子垂釣,後來出現了骨制魚鉤。釣絲為麻和野蠶絲。據傳,商紂王是個釣魚迷。他所用的魚竿選用綠竹製成,稱為「釣絲竹」。

「釣絲竹」頗考究。竿上飾裝綠羽毛,繪有各色各樣圖案。正如《詩經》上所述:「綠竹猗猗,魚兒戀戀。」

隨著人類生活的發展,垂釣活動有了大量的文字記載。《呂氏春秋》中說:「魚有大小,餌有適宜,物有動靜。」《淮南子》中描述了「鉤簇芒鉅,微綸芳餌」的垂釣技術。

西漢時期,釣魚成風。王充在《論衡.亂龍篇》中,也有精闢的垂釣記載:「釣者以木為魚,丹漆其身,近水流而擊之起水動作。魚以為真,並來聚會。」由此可見,漢代的擬餌釣法,已似於我們現代的垂釣了。

到了宋代,漁具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已經包括釣竿、釣線、浮標、墜子、魚鉤、魚餌了。當時著名散文大家邵堯夫在《漁樵問答》中寫道:「漁者有六,竿也,倫也,浮也,沉也,鉤也,餌也。一不具,則魚不可得。」

綜上所述,小編覺得大約商代末朝的古人發明了比較完整的釣具。

最前沿的優惠活動訊息、最全面的餌料小葯信息,漁具配件應有盡有,盡在釣魚世界微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釣魚世界 的精彩文章:

老釣魚人回答「有魚星不上魚」的4個問題

TAG:釣魚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