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人工智慧加持下,網易雲如何贏得40萬企業客戶?

人工智慧加持下,網易雲如何贏得40萬企業客戶?

12月3日,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第二次出現在世界互聯網大會的網易雲發布兩款新技術產品——超級容器、網易有料。

這裡耳朵君重述一下:這裡說的網易雲不是網易雲音樂,儘管耳朵君也是網易雲音樂的粉絲(喜歡論壇和八卦)。對於這種困擾,網易雲的同學,也深有感觸。

會後,耳朵君採訪了網易雲公關總監宋濤,通過這次專訪,我們對雲服務平台和網易雲有了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網易雲自2015年對外開放,經過2年多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目前網易雲服務的企業客戶已經超過40萬,覆蓋金融、電商、社交、教育、遊戲、文化娛樂、醫療生物等互聯網企業以及傳統企業。在近期eNet聯合Ciweek發布的《2017雲計算企業百強榜》中,網易雲的綜合實力位居互聯網系雲計算第四位。

雲服務的崛起及應用場景

一般企業要實現互聯網化,需要從三大架構考慮。

第一個是IT架構,如何降低CAPEX(Capital Expenditure,即資本性支出,一般是指資金或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的投入)和OPEX(Operating Expense,指的是企業的管理支出、辦公室支出、員工工資支出和廣告支出等日常開支),如何減輕運維的負擔。IT架構越來越複雜,能夠把一個IT架構玩的很好,團隊需要越來越大,招聘的人會越來越貴,如果你不是一個搞IT行業的,而是一個做金融的,製造的,醫療的,你會發現這一塊成本越來越大。雲化就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所謂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情。

第二個是應用架構,如何實現快速迭代,如何抗住互聯網化後的高並發的流量。服務化是必須的趨勢。每個小團隊負責一個獨立的服務,迭代速度就快了。每個模塊一個獨立的服務,可以獨立擴展,就能夠抗住來自互聯網上的高並發。例如傳統的金融支付遇到互聯網支付,頻率突然高了N倍,不服務化就搞不定。

第三個是數據架構,如何形成統一的數據平台,並給予數據進行數字化運營。服務化另一個有利的方面是可以將類似的數據集中,而有了數據後,如何進行運營,向客戶提供精準的推薦,實現大數據化,進一步實現智慧化,是必須要考慮的。

從互聯網化的角度來看企業應用ABC(AI、big data、Cloud)的邏輯:雲服務不只是提供資源彈性,而是一個統一、靈活的業務加速平台,並且能夠把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輸送給業務部門;業務上雲產生的大數據,不僅可以轉化為企業決策科學化和業務運營智能化所需要的信息,還能指導雲計算服務的創新和優化;而人工智慧可以為挖掘大數據蘊藏的知識和規律加速,並自動化、智能化地轉化為商業價值。所以說,這三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

說完這個邏輯,我們再回頭看看網易雲平台的應用場景主要有哪些?

宋濤跟我們介紹,網易雲主要解決企業在研發、運營等具體業務場景下的雲計算需求,應用場景包括:通信與視頻(幫助企業或產品搭建即時通訊、音視頻、直播、點播等功能)、雲安全(包括反垃圾等內容安全、營銷反作弊等業務安全、應用加固等移動安全、DDoS高防等網路安全)、雲客服(智能客服、多渠道諮詢、客服工作台等)、雲計算基礎服務(雲主機、容器服務、對象存儲、CDN等等)、大數據服務(大數據管理和應用開發平台和大數據可視化分析平台),以及專屬雲、互聯網金融場景化解決方案、教育場景化解決方案、醫療場景化解決方案等。

宋濤重點介紹了網易雲專屬雲。專屬雲是網易雲在業界首推的一種雲計算形式,主要是為了解決公有雲和私有雲存在的不足。網易雲專屬雲是部署在網易雲公有雲內的用戶獨佔資源,可以為企業或組織內多個用戶提供與公有雲同等的 IaaS、PaaS、CaaS 服務。專屬雲管理員擁有組織管理和資源管控能力,包括設置資源復用比例,管理組織用戶、配額、許可權。網易雲通過這種創新性的模式,在安全、功能、成本、彈性、運維方面全面優於私有雲,在安全、性能、成本方面則優於公有雲,為企業帶來了各方面的平衡,被業界認為是目前最適合中大型企業應用場景的雲計算形態。

截至本月,網易雲已經服務40萬企業客戶,覆蓋金融、電商、社交、教育、遊戲、文化娛樂、醫療生物等互聯網企業以及傳統企業。

網易雲的優勢在哪裡

未來雲計算的競爭不應也不會集中在IaaS,客戶的需求會從比較基礎的「水電煤」往PaaS、SaaS業務層面、往整個行業發展,雲服務應該更加細分。

所以,宋濤說,網易雲業務上有很多差異化,通過在通信與視頻、雲安全、雲客服、雲計算基礎服務等多個細分領域布局,搶佔市場,超越了IaaS公有雲的發展思路。網易雲稱這套雲計算為「場景化雲服務」,解決的是企業在具體業務場景下的需求。

此外,網易雲對雲計算的理解更為針對企業用戶的業務痛點、和商業實現,我們認為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應該跳出傳統的思維框架,分享技術的應用經驗,幫助客戶實現商業與技術之間的有效對接,而不再僅僅是售賣機房、伺服器、計算能力這樣的技術名詞。

比如,網易雲計算可以保障遊戲的安全穩定運行,不受外掛的困擾和宕機的損失。這是最基礎的需求。

但是,對於遊戲的成功來說,更重要、更直接的是渠道。那麼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怎麼才能幫助遊戲廠商獲得大量精準的渠道?

對此,網易雲針對性地發布了「遊戲智能分發平台」和「電商精準分銷平台」,以及遊戲、直播、金融、電商、教育等行業解決方案,致力於從商業需求層面解決技術實現問題。

再說回本次互聯網大會期間發布的超級容器和網易有料兩個產品。

超級容器是部署在物理機節點並基於Docker容器技術、消除虛擬化性能損耗、縮短IO路徑的一項技術。超級容器能帶來的好處在於,能夠解決直播、遊戲、電商、大數據分析等領域對計算、存儲、網路分發等高性能需求。超級容器節點使用英特爾至強E5 2680 v4,計算性能提升20%;存儲使用自研NBS高性能塊存儲,存儲性能提升15%;網路使用SRIOV技術,包轉發率提升可達200萬。

網易有料則是在大數據的基礎上,以智能推薦為核心,提供內容和變現手段的ToB信息流產品。該產品整合了網易各產品優質內容資源,集成已經實踐多年的個性化推薦技術,將海量的內容以信息流的形式輸出。開發者可以用極簡單的方式接入,並可開啟廣告功能,快速變現。網易內容一向以高質量著稱,網易有料可以幫助其服務的產品達到日活提升、用戶留存、流量變現等目標。

雲平台的智能化技術應用

網易雲如何集成最新AI技術,提升智能化服務?

宋濤說,網易雲的很多產品都採用了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比網易雲安全中的人工智慧反垃圾,網易雲客服中的智能客服。

以智能客服為例。

傳統的客服領域其實是需要大量人工的行業,而目前客服機器人已經有四個階段的發展。第三代機器人在引入了人工智慧NLP(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之後,首次讓客服機器人可以處理句子,而不是孤立的詞。這個變化讓人機交互變得自然了。然而單一的NLP技術給機器人帶來的智能化水準非常有限,它仍舊是依靠人工設定的規則(分詞、詞性標註、句法、文法等)在工作,還是早期人工智慧解決問題的思路。所以第三代客服機器人在實際業務場景中表現出來的處理問題的能力,雖然有很大提升,但還不夠理想。

第四代智能客服機器人主要就是基於深度學習技術打造的,他打破了過去所有技術都依賴人工規則的束縛,讓機器暴露在數據中去學習、訓練,自主的發現規律,學術上稱之為「特徵」。然後依據學習到的特徵去做分類或者預測。放到客服領域,深度學習帶來的好處是,機器可以更好地適應用戶口語化、而且多變的問法。與此同時,我們也不必去維護大量的相似問法。這種人工規則已經不需要了,機器可以處理絕大多數的問題。

客服機器人從第一代到第四代發展的過程,是一個非常自然的過程:業務不斷發展;人力壓力不斷增大;我們對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促使新技術不斷地來解決更多的問題。這就是典型的商業化的進程。

網易七魚正是提供了第四代智能客服機器人,幫助需要客服的企業解決86%以上的簡單重複的問題。

顯然,網易七魚就是一個通過人工智慧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創造價值的例子。

此外,網易雲還針對一些物聯網,布局基於PaaS、SaaS方面的服務。

網易雲的通信與視頻有服務於一些樓宇智能監控設備,比如去年網易雲和林鹿科技聯手推出樓宇雲對講服務:將單元門口孩子的音視頻信號轉移到手機上,你可隨時隨地與他通話並為他開鎖。

林鹿科技研發總監李軍輝介紹說,「我們與網易雲信合作,針對可視對講領域獨特的應用場景,對網易雲信的IM功能進行了參數調優,封裝了呼叫、監視、開鎖介面,綁定了門口機與雲信SDK賬號,為可視對講廠家的高效調用提供了成熟標準的對接方案。」

如何保證雲平台的安全問題

之前有些平台曾傳出數據外泄的新聞,那麼網易雲安全如何網路保障?

宋濤說,網易在信息安全方面一直都是走在互聯網前列的,這方面的探索從早期郵箱發展時就開始了。雲計算也是如此,安全對客戶來說是最重要的。在網易雲看來,公有雲的數據安全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防止數據外泄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雲平台需要通盤保障數據的完整性、可用性和私密性,從網路、資料庫、存儲、運維等方面。

以運維安全方面,網易雲採用了很多管理手段,比如系統的許可權,包括系統的加密用的都是分散式的多層加密,這些多層加密的密鑰由不同的團隊掌控,保證沒有任何人能夠獲取到客戶的數據。同時,網易雲還會對所有的管理數據進行審計。通過技術和流程機制,集中保證客戶數據安全。此外,網易雲還不斷更新的虛擬機和容器鏡像建設漏洞,以及病毒庫。

「專屬雲」產品也是網易雲致力於解決安全問題而研發的。在「專屬雲」模式下,網易雲通過物理資源隔離確保了客戶數據的安全可控,同時擁有更高效的防護 DDoS 攻擊能力。

最後,宋濤說,網易雲將會不斷豐富場景化雲服務,推出更多更針對企業業務痛點的雲服務產品,同時繼續在全國範圍內拓展網易聯合創新中心。2017年,網易雲在成都、合肥、嘉興、淮南、長春等多個城市建立了聯合創新中心,通過提供雲計算、大數據技術資源,以及輸出網易20年積累的互聯網研發、運營等經驗,扶持各地的創新創業。

由此,網易雲也在不斷建立自己的生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耳朵 的精彩文章:

51VR獲2.1億元B輪融資,地球克隆計劃「51World」正式發布
艾葵斯發布「沉浸世界」VR影廳 百平米可8人同時體驗
摩拜單車入駐聯合國內羅畢總部 法拉第未來「到了生命最後一刻」
三星Bixby和蘋果Siri大比拼 這兩個東西真的有用嗎?
AI風口前的「大佬」眾生相

TAG:IT耳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