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北斗煉成記

中國北斗煉成記

國內任何一個厲害的產品都逃不過同發達國家同類產品比較的命運。北斗這樣的重器更是如此。

最新一代導航衛星北斗三號首次發射後人們便將它與國外的GPS作比較。人們好奇飛天衛星有什麼作用?有多厲害?和國外的GPS定位系統相比,在技術層面有什麼創新,比如其背後的線路、技術含量等等。其實北斗和GPS並不屬於同一起跑線。北斗的誕生比GPS晚了將近二十年。無論是技術的精密性還是影響力都略有差距。GPS可以全世界無死角的布站設點,但北斗的輻射範圍只能停留在空中。那麼,北斗是如何煉成的呢?

倘若將衛星看做人的話,其控制系統像人的大腦組織控制著肢體運動,而肌肉部分則由衛星的推進系統構成。能源如同血液,聯結著各個器官,源源不斷的供輸著能量。而原子鐘是衛星的心臟,為其校準時間,維持時間,使其得已平穩運行。

較為重要的是衛星的「大腦阻止」以及「心臟」。先來說說「大腦組織」。控制系統非常自律,知道什麼時候停在什麼位置。控制系統幫助衛星判斷正確的運行軌道,及時搜集以及反映衛星的軌道

在北斗星發展的初期,我國的科學技術不夠完善,不具備製造和生產出原子鐘。因此衛星時間的精密度無法同天地時間同步,誤差也非常的大。北斗二號建立時問題得以被解決,但隨著北斗三號的成功誕生,最新一代的原子鐘「銣原子鐘」更好的優化了研製體系,其功能直接關乎著北斗衛星的導航成敗。

此外,北斗三號的星路鏈接系統也在為衛星提供著精準的定位以及授時,真正像「天地之間萬物互聯」的方向並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知識庫 的精彩文章:

石墨烯高清熱成像技術,輕鬆檢測爆炸物
暗物質粒子探測宇宙的原理
我國第一顆暗物質粒子成功探測悟空號
快速無損解凍,20年前被冷凍的人們即將醒來
一座中世紀古鐘樓,啟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靈感

TAG:科學知識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