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租租藝術聯姻藝術大師 作品還原開闢藝術共享新時代

租租藝術聯姻藝術大師 作品還原開闢藝術共享新時代

前不久,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他6歲的外孫女身穿中國服裝,背中國古詩和《三字經》,唱中國兒歌,大秀中國文化,引發了全社會熱議。其實中國傳統文化一直是國際政要們的最愛,不只是中國古詩詞,國畫作品更是國際友人爭先收藏的對象。國內有位知名畫家,其作品就被美國總統柯林頓收藏,並受到奧巴馬總統在白宮的親自接見,畫展更是蜚聲國際,他就是藝術先生薑學炳,四歲習畫,浙美畢業,師從張仃與黃胄。

姜學炳作品被柯林頓收藏

1972年,尼克松訪華,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美國總統第一次到訪,為了使尼克松在這趟中美關係「破冰之旅」中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中國政府指定姜學炳擔任美術工藝總設計師,為尼克松總統下榻的錦江飯店套房做整體設計,讓尼克松感受中國藝術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好客。而尼克松和周恩來總理簽署《上海公報》的會議廳,姜學炳亦參與了設計布置。讓尼克松一覽中國整體風貌的上海展覽館藝術廳,也是由姜學炳負責藝術設計。

姜學炳作品《狼-銀霧》51cm*67cm

姜學炳的大多數繪畫作品以工筆、水墨為主,筆法細膩力求逼真,特別在動物寫實上有極深造詣。這其中最具代表性以狼為題材的作品《銀霧》是姜學炳歷時三個月完成的,其中狼的皮毛以留白的方式繪製,不僅創作難度大,技巧高超使得整幅作品表現更栩栩如生。在2014年姜學炳應邀到白宮會見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及前總統柯林頓,柯林頓表示對畫冊中以狼為題材的作品《銀霧》特別欣賞,並欣然收藏。從尼克松訪華到會見奧巴馬、柯林頓,可以說姜學炳不僅用作品展現了中國藝術與文化的軟實力,同時也見證了中美交流史。

姜學炳作品《圓夢》97cm*98cm

如今,姜學炳的作品在藝術市場上深受追捧,其對風景描摹漸趨奔放同時不失精細入微的筆法,顯現出了其寬廣的大視野和不忘的初心,受到了國際藝術市場的高度肯定。拍賣機構的數據顯示,2014年姜學炳的作品《西湖民間故事》以189.2萬價格成交,2017年1月其瓷器作品更拍出322萬元高價。如今想要收藏一副姜學炳的真跡已並非易事,因為作品較少市場最高價格已飆漲到100萬美金。

其實姜學炳繪畫作品,市場持續走熱也並不為奇,畢竟連美國總統都將其視為珍品,其中也有不少實力非凡的大企業對其作品進行珍藏。而說到企業購買,近幾年隨著國內經濟形式的大好,不少企業家個人或大財團都熱衷於畫作收藏,不同於西方收藏,在中國市場寓有「鴻運當頭」、「吉祥富貴」類含義的作品,熱度一直很高,對於一些金融家及炒股人士而言,尤其以「牛」為題材的作品深受歡迎。牛在國人眼中代表著勤勞、務實,更有牛氣衝天,股市大吉的說法,是不少企業家辦公室中不可或缺的裝飾。

姜學炳作品《牛市》97cm*98cm

在姜學炳先生的畫作中,也有一張以牛為題材的作品,極具藝術價值,《牛市》目前市場估價在70萬左右,作品雖為傳統國畫,但顏色和筆法的運用讓畫作頗具現代風格,僅僅通過對牛整體的大框架描繪,就凸顯出了動作下的精神靈韻,美好的寓意加上精湛的畫技,《牛市》深受商業人士追捧。但在提倡收藏、購買的藝術品市場,撇開售價不說,不少人士連見一面真跡的機會都很渺茫,尤其對很多中小企業老闆來說,想夠得到這樣一幅作品在渠道和資金上都很困難。

說起購買藝術品,對不具備鑒賞知識的人來說,更像是一場賭博,因此許多藝術品租賃企業應需而生,並且隨著共享經濟的出現,藝術共享的理念也逐漸被認可。就像在京城商圈中流行的「租租藝術(zuzuart)」,通過共享藝術平台,專業的博物館復刻技術、靈活的租賃方式、豐富的裝裱風格,讓廣大藝術愛好者低門檻的接觸藝術品,真正的做到讓藝術觸手可及。

而前文所提的《牛市》,也是租租藝術主打租賃的作品之一,通過高度的還原手段,使得其和原作真假難辨,在裝飾空間的基礎上進行鑒賞也莫為不可。同時姜先生代表性作品「紅樓」系列,及其它在拍場表現優異的作品也在租賃列表中。姜學炳本人對其與租租藝術的合作也表示非常認可,他認為:「 租租藝術的年輕人都非常熱愛藝術,極有生命力,相信以後的合作也會非常愉快而且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租租藝術的租賃列表涵蓋極廣,不僅有現當代藝術大師的作品也有很多新銳藝術家的優秀作品以及中西方博物館收藏的重要藏品並且在不斷在擴充。使得用戶在選擇時有更多的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網 的精彩文章:

美13歲女孩受同學霸凌上吊自殺 霸凌者竟做出更過分的事
英國搗毀自殺式恐襲陰謀 伊斯蘭極端分子欲暗殺首相
印度霧霾嚴重逼停板球比賽 外國隊員戴口罩比賽仍嘔吐
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02組衛星
流浪漢用僅剩的20美元幫她加了油 美國女子籌16萬投桃報李

TAG:中國日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