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他是辛棄疾的朋友,一首詞氣勢磅礴

他是辛棄疾的朋友,一首詞氣勢磅礴

熟悉辛棄疾的朋友都知道辛棄疾的名作破陣子的標題是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題目之中的陳同甫就是今天和大家介紹的詞人陳亮。

陳亮,字同甫,號龍川,婺州永康人。他的家族原來是一個豪族,但是等到他出生的時候已經沒落了,他只能藉助祖上的光輝來安慰自己,以此激勵自己重振祖宗的聲威。

他和辛棄疾一樣,遭受再多的打擊,也沒能改變他北伐的志向。

公元1149年,因為長期的憂慮病逝,享年五十二歲。

陳亮的詞風慷慨激昂,直抒胸臆,都是自己的真情實感,讓人讀來感同身受。

今天欣賞這首詞是他的水調歌頭:

不見南師久,漫說北群空。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且復穹廬拜,會向藁街逢!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里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不見南方的軍隊去北伐已經很久,金人就胡說中原的人才已一掃而空。當場伸出手來力挽狂瀾,終究還要歸還我的氣壓萬夫的英雄。自笑身為堂堂的大漢民族的使節,居然像河水一般,向東而流。暫且再向敵人的帳篷走一遭,將來定要征服他們,下次與金主再見就要在我大宋的屬國使節館了。

是唐堯建立的城都,是虞舜開闢的土壤,是夏禹對疆域的分封。在這當中應有一個半個知恥的臣子站出來保衛國家。萬里河山充斥著金人游牧民族的腥膻之氣,千古以來的愛國志士的英靈安在,浩大的抗金正氣什麼時候才能伸張暢通?金人的命運用不著多問,中原氣勢正盛,必將獲得最後勝利。

這是一首送別詞,送大宋的使者前往金國。詞中沒有送別時候的那種傷感,反而有一種意氣風發的豪氣。

陳亮生活的年代是南宋,南宋偏安一隅,只顧享受眼前的生活,而不肯組織北伐。和金國議和之後,更是坐享安逸。作為有志之士的陳亮,對此鬱鬱不平。

公元1185,南宋朝廷讓章德茂出使金國,陳亮作這首水調歌頭就是為章德茂送行所作。這首詞採用通篇議論的寫法,言辭慷慨,充滿激情,表達了不甘屈辱的正氣,與誓雪國恥的豪情。

陳亮的這首詞征服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詞中充滿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抗戰必勝的堅定信念。一首詞能經久不衰,經過時間的歷練仍舊煥發光彩,是詞中的情感超越了時代。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主編微信:shiwen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有一種詩詞叫:一見傾心,各種傾心
七首唯美的現代詩,讓人如此難忘
宋詞里的千古名篇,你喜歡哪首?
行吟歐洲系列(二)
美哉黃鶴樓,垂名青史只因一首詩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