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這些千古名篇,都跟科舉考試有關

這些千古名篇,都跟科舉考試有關

一、考場上所寫的名篇

省試湘靈鼓瑟

唐·錢起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簡析】《省試湘靈鼓瑟》是唐代詩人錢起進京參加省試時的試帖詩。此詩既緊扣題旨,又能馳騁想像,天上人間,幻想現實,無形的樂聲得到有形的表現。全詩生動地表現了二妃對愛情生死不渝的忠貞和對駕崩於蒼梧的舜帝的哀怨和思慕之情。結尾兩句如橫空出世,堪稱「絕唱」,成為廣為傳誦的名句。

終南望餘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簡析】這是一首應試詩。《唐詩紀事》記載,祖詠年輕時去長安應考,文題是「終南望餘雪」,必須寫出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祖詠看完後思考了一下,寫出了四句就擱筆了。他感到這四句已經表達完整。當考官讓他重寫時,他還是堅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興。結果祖詠未被錄取。但祖詠這首詩卻成為千古名篇。

二、落榜後所寫的名篇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簡析】一千二百年過去了,那張長長的榜單上(就是張繼擠不進去的那紙金榜)曾經出現過的狀元是誰?哈!管他是誰。真正被記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張繼」。有人會記得那一屆狀元披紅遊街的盛景嗎?不!我們只記得秋夜的客船上那個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場不朽的失眠。(張曉風)

鶴衝天

宋·柳永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游狂盪。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簡析】此詞是柳永進士科考落第之後的一紙「牢騷言」,在宋元時代有著重大的意義和反響。既表現出作者身世漂零之感,又反映出對妓女們的同情以及蔑視功名、鄙薄卿相的傾向,不僅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而且還帶有消極反抗的情緒。全詞直抒胸臆,語言自然流暢,平白如話,讀來朗朗上口。

留別王維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索寞,還掩故園扉。

【簡析】此詩是孟浩然游京師,應進士試,失意後回襄陽臨行前留給王維的。「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兩句,表明他切身體會到世態炎涼、人情如水的滋味。

三、考中後所寫的名篇

登科後

唐·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簡析】公元796年,46歲的孟郊第三次赴京科考,終於登上了進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勝,當即寫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詩《登科後》。後兩句詩成為人們喜愛的千古名句,並派生出「春風得意」、「走馬觀花」兩個成語流傳後世。

雁塔題詩(節選)

唐·白居易

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簡析】白居易二十七歲時進士及第,在同時考中的十七人中最為年輕,得意之餘揮毫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的名句。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主編微信:shiwen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小僧一首小詩保大廟
他是辛棄疾的朋友,一首詞氣勢磅礴
有一種詩詞叫:一見傾心,各種傾心
七首唯美的現代詩,讓人如此難忘
宋詞里的千古名篇,你喜歡哪首?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