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衛青的恩人,他長年與匈奴交戰,可悲慘的他卻三次被判死罪!

他是衛青的恩人,他長年與匈奴交戰,可悲慘的他卻三次被判死罪!

他是衛青的恩人,他長年與匈奴交戰,可悲慘的他卻三次被判死罪!

戰爭有時讓人功成名就,有時也讓人身敗名裂,這應驗了一句俗語:「幾家歡喜幾家愁。」

西漢名將李廣的命運讓人唏噓不已,同時代的將軍公孫敖的命運與李廣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個人以為:公孫敖是漢武帝時期命運最慘的將軍,他的命運悲慘卻沒有引起讀史人的足夠重視。

按理說,大樹底下好乘涼,朝廷有人好做官,公孫敖應該有一個錦繡的前程,因為公孫敖一直就在衛青這棵大樹底下。擔任將軍、大將軍的最高軍事統帥衛青是公孫敖的少年好友,公孫敖曾冒著生命危險把衛青從大長公主劉嫖手中搶出來,救了衛青一命。衛青對手下這位過命兄弟關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值得小題大作嚼舌根。從《衛將軍驃騎列傳》中隨手可以找到衛青關照公孫敖的例子:其一、「公孫敖因為救衛青有功,地位也從此越來越高」;其二、公孫敖與李廣同時被贖罪為民,李廣則是平民與灌嬰之孫打獵度日,公孫敖依然在軍中當差,且很快就晉陞為監軍,沒有衛青的提攜能達到嗎?有詔書為證「護軍都尉公孫敖三從大將軍擊匈奴……」公孫敖被贖罪為民後,衛青只有三次出擊匈奴。其三、衛青被封大將軍,三子還在襁褓之中亦沾光封侯,衛青說「這不是我勉勵將士為國效力的意思。」衛青的意思很明顯,就是為部下尋找封侯機會。作為三次隨軍進攻匈奴、擔任監軍職務的公孫敖受封不就在意料之中嗎?其四、最明顯的一次是漠北之戰,前鋒李廣強力要求打先鋒而不得,衛青是想把機會留給公孫敖,讓好友有一個重新立功封侯的機會。事見《李將軍列傳》。

(劇照) 《衛將軍驃騎列傳》里記載公孫敖與匈奴六次作戰,有三次論罪當斬:公元前129年,損兵折將七千論罪當斬,化錢贖罪為民;公元前121年,由於未能按期與大將軍霍去病會師論罪當斬,化錢贖罪為民;公元前112年,公孫敖以將軍身份北伐匈奴,前進到余吾水,由於損失士兵過多,被判死刑。還有二次北伐沒有戰功,一次由校尉晉陞為合騎侯。

公孫敖與匈奴作戰十七年(公元前129年~公元前112年),屢敗屢戰而又屢戰屢敗,身份隨著戰爭的結局不斷變化:由將軍贖罪為民;由平民晉陞為列侯;再由列侯變成平民,他與匈奴作戰的決心和意志卻從未動搖過,這是最為難能可貴的。

或許,三次都被判為死罪的將軍,在漢武帝時期唯有公孫敖一人而已。就是這位長期與匈奴作戰的將軍,不顧個人得失寵侮、始終無怨無悔地為國出力,「奮勇殺敵豈顧身」是他一生最好的寫照。

為西漢王朝奮鬥了一輩子的公孫敖結局是悲慘的,最後一次送交軍事法庭被判為死罪,可能是再也無力交納足夠的贖金,只有裝作病死,躲在民間五六年後被發覺,再次入獄。由於其妻子搞巫蠱活動,觸動了漢武帝的敏感神經,全族被誅滅。

「一將功成萬骨枯」,漢武帝這個被後世人譽為「雄才大略、文武兼資」的帝皇,不知是用了多少個像公孫敖這樣赤膽忠心的屍骨堆積而成的。武帝好大喜功,勝則喜,敗則罰。不從實際出發,只以成敗論英雄,這是造成公孫敖之類人物悲慘命運的根本原因。(劉新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婉如清揚 的精彩文章:

三傑之首的張良:一生用計為何能少有失誤?
天下動物那麼多,為什麼十二生肖才選這幾種?
他們是曹植鐵杆,出的力更多,死得比楊修更慘!
關二爺為什麼會和孔子齊名?
魯智深為何沒在大相國寺掛單設位

TAG:婉如清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