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權威專家熱議行政體制改革:要體現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

權威專家熱議行政體制改革:要體現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賈國強)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機構和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近日,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改革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司長徐善長,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張思平,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秘書長沈榮華,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張占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晉平等業內權威專家就推進行政體制改革進行深入解讀。

轉變政府職能,明確權責清單

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秘書長沈榮華看來,轉變政府職能就是要求政府該做好的事要做好,不該做的事不要做,「而具體的衡量標準,就是制定明確的權責清單(註: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在清單範圍內的事可以做,清單範圍之外的事是不能做的。」

儘管中央一再強調建立權責清單制度,現在權責清單制度已經取得很大進展了,省市縣政府部門已經全部公布了,但沈榮華認為,「通過調研發現,現在權責清單制度還面臨著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還沒有達到我們要建立權責清單的初衷。」

他所發現的情況有如下三個方面:第一,清單的數量差距過大。按照同樣的法律、同樣的政府部門,權力應該差不多,即使地方有一些特色,也應該差不多。但是對全國31個省市的梳理情況來看,省一級的權力一般是4000項左右,多的到6000項,少的才1700多項。同樣是一個省,差距這麼大,這說明權責清單有不科學、不規範的地方。

第二是標準規範不夠。現在中央已經下髮指導文件,但是在具體編製過程中還是缺乏具體的指導。雖然有些政府部門制定了權責清單,但是邊界模糊,實際上也不好操作。

第三是實用性不強。權責清單寫在紙上、掛在牆上,但還沒有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各級政府部門工作幾個月,層層報,層層審批,制定出來就要真正的用起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晉平則建議,轉變政府職能,也要提供一種制度性的保障。他介紹說,曾調研過山東省的一家服裝企業,這家企業從最初來料加工,到目前在服裝設計、研發等高附加值領域形成一定國際競爭力,年服裝出口額15億美元。

中國目前也正在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這就需要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統計信息系統。因為我們對服務貿易的管理分散在各個職能部門,這不利於了解企業服務貿易的整體概況,以及企業下一步的發展計劃。

這項改革很重要,也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但問題在於,我們在進行這項改革的時候,更應該是利用現有政府機構職能去通過協調和配合的方式解決問題。而現在的試點是重新建立一套統計系統,這就增加了企業的負擔,也是行政管理職能的浪費。這家企業老總就說,「為了適應這項改革創新的需要,不得不把以前一個人就能做到的信息統計,現在需要增加到20個人到30個人。」

深化簡政放權,增強社會和群眾獲得感

轉變政府職能是當前形勢下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和重大舉措,而簡政放權則是轉變政府職能的突破口和先手。

據中國政府網今年8月的一份統計顯示,4年多來,國務院部門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比例超過40%,不少地方超過70%;非行政許可審批徹底終結;各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削減70%以上;2013-2016年累計為企業減輕負擔2萬多億元。。。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張思平也給出了更細緻的統計:2016年,取消了165項國務院部門及其地方實施的審批事項,清理規範192項審批中介服務事項、220項職業資格許可認定事項。

他還以深圳為案例說明深化簡政放權的必要性,「政府服務大廳管理的服務事項,減少了一半,48.16%,每減一條都有依據,都有法律依據。政府和社會投資審批也簡化了,簡化之後7個變成5個,12個變成9個,33個程序變成13個程序,400個工作日變成179個工作日。」

沈志華也認為,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簡政放權方面的改革力度也是很大的,「過去的一些審批大戶,以前是車水馬龍,現在是門可羅雀,這些改革還是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也增強了社會和群眾的獲得感。」

不過,他在調研中也發現有些突出問題亟待解決:第一是企業註冊開業,現在拿證容易開業難;第二是企業施工許可申報費時費力,往往要一年以上;第三是企業生產許可費用和時間成本過高;第四是企業創新激勵方面,政府的扶持支持力度還不夠;第五是企業年檢、年審蓋章審批收費過多。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也表示,「現實生活中,有機構有香火的公權單位,最看重的是審批權、派生的有收費權。企業對收費感受多如牛毛。年初娃哈哈老總宗慶後就對要交500多種稅費表達不滿。」

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曾對此回應稱,「娃哈哈集團提供了所屬131家企業2013年以來曾發生過的繳費項目共533項。經核,2015年有支出數據的實際繳費項目為317項,與企業提供的繳費項目相差216項。」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張占斌也分析說,「政府權力放了不少,但是仍然還有一些釋放的空間,還可以進一步放權,還可以進一步的降低自助性的交易成本,讓更多的企業有更大的積極性,讓微觀市場主體更加有活力。」

創新監管方式,使市場活而不亂

簡政放權,不是無政府主義,也不是放任不管。

十九大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司長徐善長透露,十九大報告新增了「打破行政性壟斷,防止市場壟斷」,這和當前一些領域出現自然壟斷和行政壟斷、市場壟斷交織一起有很大關係,「現在互聯網的出現,互聯網行業的特點是贏者通吃,只能做老大,不能做老二,所以形成了新的市場壟斷,但我們又沒有有效的監管的方式和手段,這一塊改革的任務非常重。」

他還表示,市場監管主要要保證市場公平競爭。競爭性政策成為市場經濟的基礎性政策,公平競爭審查機制是市場監管一個有效的手段,是不是以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為判定標準。這裡面有其他的監管手段,有跨部門的綜合監管,同時還要有審慎監管,保證監管的公平性、簡約性和規範性。

張占斌表示,很多地方在下放權力的時候,責任也跟著下放了,有些地方的能力和技術水平跟不上,接不住下放的權力,「在現有條件下,怎麼能提高政府的監管能力,這是非常大的問題。中央政府有這個問題,地方政府也有這個問題。」

他還分析說,從經濟上將,新業態、新技術、新的商業模式出現以後,政府監管就要與過去不一樣,「如果我們習慣用過去的方式進行監管,就看不懂社會正在發生什麼變化。有些監管部門的幹部可能還不如一些行業的從業者。看不明白這些行業,也許一個很大的漏洞就出現了。怎麼能夠創新監管方式,提高事後監管能力就比較重要。市場入口可以放寬,但是監管一定要加強,標準一定要嚴格。」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曾對媒體表示,服務型政府的核心理念是為公眾服務的意識。但到具體履行政府職能時,服務型政府有時也需要採取嚴格的規制手段。比如一些城市採取的禁止醉駕的措施,雖然以很嚴厲的手段來執行,但本質上說也是一種服務,它可以讓大家交通出行更便捷更安全。

張占斌還介紹說,「行政體制改革一定要體現出我們這個國家走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還有十七年左右的時間,這個要求不低。行政體制改革一定要瞄著這個方向,不能偏離這個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直播改變生活 主播領創新創業風氣之先
四環製藥專利被齊魯製藥質疑「造假」

TAG: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