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昔日厚重歷史文化的懷念,始建於明代的漢陰古城牆

昔日厚重歷史文化的懷念,始建於明代的漢陰古城牆

漢陰古城牆:

人類社會究竟何時開始出現城牆一類的建築,迄今尚未有確鑿的定論。作為防禦性建築的城牆出現,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遺址──西安半坡村,有一種防禦外來人、獸襲擊的壕溝,應屬於城牆的原始雛形,只不過是凹於地面,而城牆是凸於地面。據歷史記載,早在夏代,我國已出現都市城垣這種建築形式。夏王啟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以夏王為首的奴隸主貴族,按照他們的需要,營造了「堂」、「室」等組成的宮殿,並構築了我國最早的「城郭溝池」。

凝視著古斑蒼然的古城牆,我不盡有愴然的慨嘆。20世紀70年代後,如果漢陰古城牆建築能完整的保存下來,它給漢陰人民帶來的益處是難以估量的。遺憾的是現已大半被毀了。一部完整有形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建築的縣城史書殘缺不全了。今天,當人們住厭了水泥森林的枯燥無味的環境,自然會勾起對昔日厚重歷史文化的懷念。但文物遺產是不能再生的,歷史是不能假設的,過去了的就讓它過去吧,但別讓遺產再度變為遺憾,卻是應該吸取的深刻教訓。

漢陰明城牆距今已有540餘年的歷史,和世界最著名的西安古城牆處於同時代。從明成化元年始建土城,至正德七年城牆增高加寬,內外壘砌磚石,歷時47年,奠定了漢陰城牆的基本格局和規模。其城牆周長約四華里,高二丈,厚一丈八尺。之後又開鑿環城河壕、擴寬城內外馬道,構築護城河土郭、城門弔橋,在城門上建城樓、譙樓、敵樓、角樓等。加之數百年來的不斷修葺完善,漢陰古城牆已成為陝西縣城中不可多得的城垣建築工程。作為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作為一種古代建築藝術,古城牆卻體現了當時社會發展的水平,它無聲地訴說著漢陰歷史的演變和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明王朝建立之後,謀士朱升提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突出強調修築城牆的意義。明太祖朱元璋深知江山來之不易。要鞏固江山非深溝高壘、內儲外備不能為安,因而當他統一全國後,立即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大築城堡。漢陰古城牆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而修築和完善的。

新中國成立後的60、70年代,由於多種原因,漢陰古城牆的北面和東面被毀,僅存西門、南門及西城牆和南城牆一段,共計長約800餘米。21世紀之初,因擴南街,南門又被拆除,各界人士強烈呼籲,縣政府擬恢復南門。

漢陰城牆兼有防洪的功能。縣城位於縣境中部、月河上游。縣城的洪水威脅主要來自城西的觀音河、城南的月河和城北龍崗的滾坡水,漢陰城牆的修築,大大提高了城區的防洪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溪故鄉情 的精彩文章:

酒香中飽含的那份情,鎮安甘蔗酒
特色美食金絲臘肉與倒扣酥
秦嶺腹地中段大自然天然盆景園,天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寧陝石佛台,因環境優美,地勢險要,素有蓬萊仙境之稱

TAG:清溪故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