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公平與不公平的對決二:「讓他們準備好贖南京的錢」

公平與不公平的對決二:「讓他們準備好贖南京的錢」

原標題:公平與不公平的對決二:「讓他們準備好贖南京的錢」


【題記】1842年7月21日,英軍自吳淞口溯江西上,一支近代化軍團率70多艘各類戰艦7000餘眾直取鎮江,大清朝長江與京杭大運河漕運被切斷,英軍劍指六朝古都——南京。道光皇帝「兜剿英夷」的決心與東南沿海防線一道,瞬間崩塌,清朝圍繞一個「和」字,與英方開始了公平與不公平的談判對決,直到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屈辱條約問世,藏有幾多心酸幾多淚?

1841年10月起,英侵華遠征軍相繼攻陷廈門、鎮海、定海,前線各大員均已由力主攻剿轉變為談判求和,這也並不能說他們都是軟骨頭。


直隸總督博爾濟吉特˙琦善和欽差大臣伊裡布在力主求和談判前,也是雄赳赳的主戰派。1840年7月初,伊裡布遵旨嚴防死守鴉片海上走私,當他得知定海一帶有20餘艘英國商船夾帶鴉片時,他的第一感覺即是廣東福建海防嚴密,英船遂入浙江海,定居心叵測。他當即下令,出兵封港,武力驅逐出境,並在吳淞、上海等地部署1萬兵力,準備應戰。1840年7月下旬,道光皇帝命令各省對「英夷」「加意嚴防」,琦善立即親赴天津督戰,一面加強天津各港口的守備力量,改由立過軍功的將領直接指揮,另一面下令各地方官員「暗備火攻器械」,積極備戰。另外,靖逆大將軍愛新覺羅·奕山和老將軍楊芳,之前也是主戰派,大規模採取火攻偷襲之策試圖驅敵制勝,嘗過英軍實力、吃過敗仗後,主戰立場才在滿口欺君的謊言中戰戰兢兢轉變。相比之下,浙江巡撫劉韻珂來的更為坦蕩直接,在聞訊兩江總督裕謙自盡殉職後,深感戰爭前途無望,遂向皇帝直言「攻剿」必敗,並進言「深可焦慮」十項事宜,對當前敵我態勢進行了全面客觀的分析。


相比這些朝廷大員立場的變化,道光皇帝的轉變就顯得十分不果斷。我們無意去評判在當時情況下,對英軍戰與和之對錯,就貴為九五之尊的天朝主帥,他心態的游移顯然對前方態勢發展極為不利。1842年6月5日,道光皇帝下旨欽差大臣愛新覺羅·耆英專門負責對英軍實施懷柔之策。6月9日,又授命伊裡布署理乍浦副都統,在嘉興「駐紮彈壓」。7月3日,道光皇帝收到耆英準備與英方約定談判的報告後又下令:「不可與之會晤」,並下旨「專意剿辦,無稍游移」。7月中旬,道光皇帝收到耆英編織的英軍「情詞尚屬恭順,無非意在通商」的奏摺後,給耆英下了一道密旨,對英軍做出讓步,並賞香港給英方囤貨,福建浙江允許定時通商。同時,又下旨耆英和兩江總督牛鑒等人,要求「應守則守,應剿則剿,斷不可稍存畏葸……」。


這一回,耆英和伊裡布打算抗旨不尊。7月中旬,伊裡布照會英全權代表璞鼎查,要求停戰和談。7月21日,耆英又以私人名義致函璞鼎查。此時,事關大清漕運安全的戰略要地鎮江失守,羈傲不遜的英軍主力經吳淞上海溯江而上,劍指南京,面對清廷兩份議和函,驕傲的璞鼎查只有一句話:即將進攻南京,讓他們準備好用來贖城的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代史筆記 的精彩文章:

公平與不公平的對決一:清廷如何追趕著英軍求和
他讓英軍付出最慘代價自焚殉職,卻沒留下好名聲
令皇帝嘆息,震撼英軍的守將為何舉家自盡?
鐵血總督縱身一躍,給大清皇朝帶來怎樣的思考
近代化中的奇葩,中英交戰一年多君臣依然如此認識

TAG:近代史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