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看不見摸不著,孩子的安全感來自於哪裡?

看不見摸不著,孩子的安全感來自於哪裡?

最近的留言,很大一個比例的關鍵詞都是圍繞著「安全感」來說的。

我一離開就大哭,這是我沒給予她足夠安全感嗎?

我一下班回家,就是粘著我,這是安全感不足嗎?

為啥我家孩子出門見到生人就躲,這說明沒安全感嗎?

安全感看不見摸不著,常常讓我們很迷茫,我的孩子安全感強嗎?因為知道它的重要性,也因為並不是完全了解「安全感」,於是我們就走入了這樣的一個模式,孩子出現任何和我們心理預期不一致的行為,我們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安全感出問題了?

安全依附類型

談到這個話題,必須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美國50年代時,有個行為主義學家John Watson提出一個主張,「孩子哭的時候不要抱,不哭才抱,不然會寵壞孩子,無法獨立」。這個大家肯定不陌生吧,現在我還總能聽到一些長輩這麼告誡我的,但要注意這是美國50年代的理論主張,很快就被推翻了。

後來另外兩位心理學家Mary Ainsworth和John Bowlby表示不認同,為了驗證他們的假設,他們進行了一個著名的心理實驗,「陌生情境」。實驗是在一個雙面鏡子的屋子裡進行,媽媽都會和自己一歲多的孩子進行互動,然後媽媽會被告知短暫離開孩子,然後再回來。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被監測心跳和壓力荷爾蒙水平。之後,他們根據實驗結果將孩子分為三類。

看不見摸不著,孩子的安全感來自於哪裡?

1、安全型

這類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在媽媽離開後也會表現出焦慮大哭,而且哭聲和難過程度絲毫沒有減弱。但媽媽一回來後,他們會立馬伸手要求擁抱,會主動接近媽媽,而且很快就能被安撫下來,之後又能如常地進行玩耍。

2、焦慮型

這類孩子和第一類一樣,在媽媽離開後表現焦慮大哭,唯一不同的是,當媽媽回來後,他們的情緒無法立即被安撫,有的甚至會出現更大的反應,比如打挺、踢腿等。

3、迴避型

這類孩子在媽媽離開後並沒有表現出特別大的情緒波動,媽媽回來後,他們也不會表達出很大的興趣。但是,在監測時可以明顯看到,當媽媽離開後,這類孩子的心跳和壓力荷爾蒙都是上升的,可見他們也是在意的。

這三類孩子的分類之後就被叫做了「依附類型」,在孩子早期就形成了,這會影響他們安全感程度,從而影響他們是否願意嘗試探索新事物,是否具備調節情緒的能力,以及能否有良好的人際互動和親密關係。

造成不同依附類型的原因

分享這個實驗不是希望大家也做這樣的測試,或者只針對於實驗里的這個場景來就事論事。我更希望大家可以有一個全局觀來看待「安全感」。

首先,千萬不要再簡單粗暴地把孩子哭鬧粘人就等同於安全感缺乏,學齡前的孩子沒有不哭鬧的,他們捨不得我們的情緒就是真實存在的。而安全感足的孩子的表現就是情緒恢復能力更強。

「焦慮型」的孩子等到媽媽回來還是會繼續生氣不安,無法立即恢復到正常生活中,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在他們成長的過往經歷中發生過一些事情,讓他們感受到被忽視,沒有及時得到回應,讓他們覺得父母是不可靠的依附對象。因此當媽媽回來時,她是矛盾的,想親近媽媽,又怕再次「失望」。

而造成「迴避型」孩子原因很可能是,他們長期習慣了被忽略被拒絕,或者父母一直過度保護、控制孩子,讓他們覺得窒息,於是就選擇了拒絕和父母進行這樣的連接通道。

依附類型代代相傳,但也能改變

當時「陌生情境」實驗結束後,研究人員對於每個參與實驗的媽媽進行了採訪,通過問答了解他們對於孩子的互動模式,以及他們父母曾經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安全型」孩子的父母的確是最能及時回應孩子需求,而且有更高的自我情緒控制能力。而更加有意思的是,這些媽媽的童年時期和自己父母的依附模式,和現在是一摸一樣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意識,依附模式就會代代相傳的。

但這並不意味著依附模式就是固定的,孩子從出生到學齡前,是依附模式形成的階段。這個階段,如果我們可以打破固有的互動習慣,就能建立一個全新的依附模式。

安全依附模式建立的關鍵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從和周圍人的互動來了解這個世界,在一個安全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逐漸就會明白,自己的世界是可以預測的,「當我有需求時,父母會來回應我,幫助我」。就像實驗里,本來還在哭泣的孩子很快被安撫,就是因為過往經驗告訴他們,「媽媽可以滿足我的需求」。

而「焦慮型」的孩子之所以矛盾焦慮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父母之前給予的回應方式總是不一致,有時及時回應,無條件接納;有時直接忽略,甚至大聲呵斥。這讓孩子不確定,下一次父母會怎麼回應他,這就導致了孩子會焦慮矛盾,既想和父母親近,又害怕和父母親近。

可見,持續穩定並且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才能讓孩子真切感受到父母和家是安全的港灣,這樣的孩子才能有足夠的安全感,才能有勇氣去探索嘗試陌生環境,才能邁出獨立的第一步。獨立不是靠直接放手訓練出來的,獨立是內心充盈後自己滋生出來的力量。

這裡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及時回應孩子不僅僅發生在孩子哭鬧時,最關鍵的是日常的高質量陪伴。雖然聽起來是老生常談了,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真正了解這個涵義的。我公號寫過很多關於陪伴的文章,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推薦大家一定要再次看一下,戳->陪著和陪伴千差萬別,這三點才是高質量陪伴的關鍵

依附模式就好比一副眼鏡,它決定了今後孩子會怎麼看待這個世界和自己。大部分情況下,我們父母現在戴的眼鏡就是孩子今後的那副,因為我們從出生就一直戴著而不自知,以為這就是「關係」的本來面目。

當我學完這些後,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看小D的依附模式是什麼,而是在回顧自己的童年。育兒過程,了解過去比審視正在發生的事情更重要,不然我們就只能一直延續著過往的模式,一代又一代。

現在, 我不再會因為一點風吹草動就以為孩子安全感缺失,因為我明白了,父母穩定的情緒才是關鍵,而且只要願意改變永遠都不遲。

我也不會苛求自己成為一個完美母親,因為我明白了,任何關係都會有磕碰和摩擦,只要保持持續溝通,那一兩次的關係破壞不足以變成一輩子的裂痕。

最關鍵的是,我有了一份內察,因為女兒,我把自己的童年和現在連接了起來,我和我的原生家庭握手言和了。

願從我們開始,留給孩子一份「傳家寶」,幫助孩子運用自己的力量,在這個世界任意馳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親寶貝網 的精彩文章: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不會當著孩子面做這4件事!
為什麼孩子在幼兒園和在家,表現完全不一樣?
孩子的成長路上,你的」絕情「是補藥!
這些人渣父母,對孩子來說也是」磨難「!
聽說霧化治療對孩子傷害很大?

TAG:親親寶貝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