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国第一座悬崖上的美术馆,悬崖绝壁之巅,垂直高差竟有165米

中国第一座悬崖上的美术馆,悬崖绝壁之巅,垂直高差竟有165米











这几天刷朋友圈,小城君愣是被一张照片惊住了。




远方的天空东方既白,四周都是垂直陡立的悬崖峭壁,繁茂的原始植被、光滑的岩壁看得让人心颤,可一栋建筑就直生生嵌入了其中。




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建在悬崖上的建筑,是

中国第一个悬崖美术馆——溶岩美术馆







美术馆惊奇的

“悬浮”在165米高的绝壁上

,深谷的雾气蒸腾而上,让人心头一紧,是否下一秒

整座建筑

就会陷入迷雾,不见踪影。






而就在这时,建筑屋顶常常传来高亮的空谷传音。告诉你,这不是梦境,在现实。




借着晨起的阳光一路小跑,右手边突如陷下去的大岩壁,仿若陨石在这里砸了一个天坑。



远处的人看着上面的人以为是幻境,而置身其中的人却需要依靠“放声”来壮胆,惊呼存在的不可思议。













这样神奇的悬崖美术馆,这次不在国外,而是在贵州省黔西南州的安龙县笃山镇梨树村海尾。





海尾两字倒是有些来头。

每一个奇妙建筑的产生,总和自然有着密不可切的关联。







原本这里是个700亩的山谷,像个口袋。四周群山怀抱,只有山谷的北侧,有一面巨大的岩壁垂直而下。




谷底有一条河流,从远方一直流淌到这里。




可流到这里,出现了两个天坑,河流突然转入地下,从地面消失!这一来就有了“海尾”的名字。




而溶岩美术馆就在海尾山谷北侧的巨大岩壁之上。

165米是大岩壁的垂直高度,也是

溶岩美术馆的高度。






不过这么隐蔽的宝地,却被何崴发现了。




何崴是谁?央美建筑学院教授,别看身份颇高,平日里却一点架子都没有。大多时候,一件白衬衫,一副黑边镜框就出门了。




迎面打招呼都是笑嘻嘻的,一聊到建筑话题,两眉就这样突然紧了起来。






14年的时候,何崴把一栋稀拉的夯土房爆改成“爷爷家青年旅社”。一下子击败了全球540个专业酒店,被美国首屈一指的酒店设计杂志《Hospitality Design Magazine》冠了个2016最佳经济酒店奖。




别小看这土房子,拿下纽约HD Awards的大奖,同时还摘下了意大A’ Design Award银奖。





改造前的农舍外景





改造后的旅社内景




前脚获奖,后脚老朋友找上门了。




这个中国最早一批户外运动员,自称职业看山20年的老聂,一上门就说:“我在贵州发现了一个非常棒的地方。”




“这里还将建成中国最好的户外运动公园。”老聂还在滔滔不绝。




对老聂如此夸张的表述,何崴已经迫不及待想去项目场地溜一圈了。







当车越过一个小山梁,进入山谷,第一眼看到163米高的悬崖峭壁的时候,何崴已经被这里征服。




绕着岩壁小路走了一圈又一圈,包裹着

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心情,

那一刻何崴就知道,他一定要把这个项目拿下。




700亩的口袋形峡谷,百米的垂直悬崖,蜿蜒的河流,天坑,丰富的喀斯特地形……




这里还需要一个能够俯视大峡谷全貌的观景点——溶岩美术馆。







面对一整块巨大的岩壁,

何崴刚开始的设想是能不能让建筑从悬崖中伸展出来?

让它“插”在崖壁上。




但当地的的喀斯特地形以及不稳定的地质条件,大量的浮石又让塌方、滑坡的风险剧增,一切的现实隐患使最初的想法被否定了。







必须重新开始寻找建造的基址。




可就在露天随意走着的时候,偶然一抬头,发现悬崖有一块自然塌陷区:面积不大,地势平坦,进深估摸着有十几米。




经过探测,发现这里竟然是绝佳的建造地点。




一来一回,最终决定在这个嵌进去的地方,造一个美术馆。






就在暗自庆幸着老天还是眷顾大家的时候,忽然接到通知,设计团队需要在1个月内完成所有的设计和施工图。




晚饭后,狭小的屋子里,晕黄的灯光下,桌上摆满了无数张草稿图纸,地基应该怎么构造,几层比较合适,外墙用什么材质.......一个个细节扣过去。



不满意的地方,一遍遍反复修整。笔和纸张凌乱了一地,早上醒来抓了抓头发,睡梦中蹦出来的新想法,一边刷牙,一边在纸上记录。





 在悬崖边上作业,


大型机械无法操作,


很多工程都必须人工完成。


石材的运输需要依靠最原始的牲畜和人力。


一点点的通过土路运到不同高点,


再换成人工搬运上去。





场地的清表、基础的开挖、土方的运输,


在悬崖边沿的基础设施搭建,


所有都需要依靠人工来完成。


工人戴着安全帽在施工场地如履钢丝般往前行走。


脚下就是165米深的悬崖。





场地原先是天然塌陷区,岩壁的浮石容易松动,同时又有大量的巨型浮石,有的石块甚至重达十几吨。




在机械无法使用的条件下,浮石只能保留在原地。




但浮石却给设计带来重大挑战,建筑必须依据浮石进行调整,同时所有的柱基避让浮石,且不能和两侧的崖壁发生连接。







原有建筑设计在现实因素下面临重大调整,最终导致平面不完全对称——

呈现月牙形状的外观。




带着对环境的敬畏之心,整座建筑最终在不破坏原有环境的基础上,完美的和悬崖契合,又有自己的态度和表情。














整体建筑轻、薄、透,嵌入原有的塌陷区中,将原有的缺口补全。




外观呈现弧形,好似半个月牙状,埋在了云雾中。整洁干净的外表,没有过度的凹凸起伏。




一切人工的小趣味,在大峡谷中都彰显的“无力”。整座建筑仿佛在用最简单的言语、谦逊的态度和周围的环境独自对话。







朝向大峡谷一面的建筑采用落地大玻璃,


附近的一切风景都可以尽收眼内,


阴天浮云就在眼前浮动,仿佛伸手就能触到。


晴天足够的阳光通过落地窗铺满屋内。





建筑其他三面采用灰色金属挂板,


开窗也以窄长的小窗为主,


使建筑更容易融入环境。





建筑共4层,室外2层,室内2层。


室外2层分别位于建筑的屋顶和底部,


分别为公共观景平台和内部户外平台,


室内上面一层是美术馆,


下面一层是会议空间。


无论在哪一层面,望向前方峡谷风景尽收眼底。






建筑四处有不同景观栈道,


沿着峡谷散步,走累了,


每个栈道都通向美术馆,


进去随意找一个角落,坐着也可以看云起云涌。


后部还藏着垂直电梯,将下三层空间串联起来。





室内上层是美术馆的展览空间。


白色的天花板,白色自流平地面,


墙面是当地出产的木纹石,空间基底干净纯粹。


而下层空间是会议和接待空间,


    空间氛围相对正式。


简单轻质的色调,和窗外的自然风景自成一脉。


最自然的颜色,也是对自然的敬畏。





深色木头的天花配以弧形的灯带,


木纹石的墙面,木地板和地毯的组合,


方正的沙发和会议家具,


金属、皮革、大理石、木材等原生态材料的搭配,


却使空间气氛放松下来。





朝向峡谷的一面是通高的玻璃幕墙,


阳光可以尽情的撒进这里每个角落,


明亮的气氛更增加了空间的舒适性。


一杯咖啡,踏着柔软的地毯,


沿着玻璃幕墙看向窗外,


大峡谷的壮丽和浮云的温柔结合的天衣无缝,


时间也慢下了步伐。





室内闷闷的空气,逛久了,


拖着略微懒散的步伐,


就到顶层的天台呼吸新鲜清透的空气。


人不多的时候,独自趴在玻璃栏杆上,


静静地眺望远处的山峦,


让思绪放空、沉淀,


和山、河、石川并轨,回到最初的感觉。





夜幕降临,整片峡谷披上一层神秘的蓝紫色面纱。随着晚上的雾气重了起来,云雾缭绕,渐渐漫过山腰,扑向山顶。




美术馆室内的灯光亮起,瞬间穿透了一切迷雾。




像是走进深山老林迷失的路人,看着悬崖峭壁上亮起的黄光,不再害怕,却有了种归家的心安感,告诉你那里还有路。







整个美术馆和悬崖贴服的刚刚好,不突兀,却又有着它独特的存在感。




白天和路人拥抱,夜晚就和自然对话。



它为

整个场地提供一个文化艺术展示的空间,却又成为这里俯视着全局的标志物。



看到悬崖上的它,惊奇了,这座嵌入岩壁的建筑,和自然合二为一。走进室内,文化的丰富和山岩的光秃又自然的协调着。








观摩到最后,蓦然回首,


你却发现,


它镶嵌在这里刚刚好,


多一分太造作,少一分太虚构。


却像自然亲生的孩子。








图片来源:

三文建筑-何崴工作室


?? 

地址:贵州省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安龙县笃山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人一城 的精彩文章:

辭職CEO回家給孩子做甜點!2歲孩子的媽媽:人在做自己喜歡的事的時候,甜蜜而又美好
紅了三年,天天被人追著喊男神!這個日本建築師最想做的,卻是讓年輕人的房子越住越小
他藏在山裡20年,跨越2000多公里,無數個日夜與果園相伴,終於種出了那一口倍兒甜!
從上海到富春江邊,她送給女兒一個365天沒有霧霾的家
回到千里之外的家鄉,他用舌尖上的一抹辣,讓遊子一秒回味起小時候的味道

TAG:一人一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