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學青年」悲憤一跳,用生命喚醒麻木的中國人

「文學青年」悲憤一跳,用生命喚醒麻木的中國人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一:震驚中日的一跳

清朝光緒三十一年,即1905年,是悲催挨打的晚清歷史上,悲催到虐心的一年:日俄兩大列強在中國東北狠打一場,作為主人的清政府只敢遠遠躲一邊旁觀。不平等條約更在刷刷簽,英國法國美國紛至沓來,是個金髮碧眼的就能在中國作威作福。大清朝的喪權辱國,已經麻木成了習慣,暴政壓迫下的大清百姓們,更只是默默忍受到得過且過。這是中國近代史上,被欺壓到無比麻木的一年。

然而,1905年12月8日,日本東京大森海灣,一位長發飄飄的三十歲中國青年,向著身後災難深重的祖國的方向最後深一瞥,然後走向白浪滔滔的海面,直至身軀被波濤完全吞沒。這沉默的殉難,彷彿一聲寒冬里的驚雷,不但引發了日本新聞界的熱議,更震驚了麻木中默默忍痛的大清王朝,多少正在為中國未來奔走的志士們,聞訊不禁熱淚拋灑,當第二年他的遺骨歸葬故鄉時,長沙更雲集了數萬悲傷國人,送他最後一路。

這不止是一次普通的自盡,這是一位悲憤於近代中國命運的青年,面對這個集體麻木的國家,以生命為代價做出的最後的吶喊。它的震撼一幕,是那個時代無數仁人志士們,革命歲月里刻骨銘心的一瞬,更叫多少迷茫中的近代青年,在悲痛之後豁然開朗,慨然選擇了一條拋頭顱灑熱血的道路。如果說清末有哪一個人的殉難,改變了太多人的命運,乃至改變了一代人的信仰抉擇,那必然就是他——同盟會革命家,近代詩人陳天華。

右二陳天華

二:我的偶像霍去病

陳天華,原名陳顯宿,1875年出生於湖南新化縣一個塾師家庭。他自幼母親過世,靠父親辛苦拉扯大,為生活所迫也曾外出做過小生意。但無論如何艱辛,天性好學的陳天華,讀書熱情卻從未間斷,甚至沿街叫賣時,閑來也手不釋卷。不止讀四書五經,彈詞小說等文體也常涉獵。也終於感動了家族中有錢的長輩,得以進入資江書院讀書,學問日益精進。

也正是這段艱難求學間,堅韌頑強的陳天華,也在煌煌史冊中,找到了一個終生崇仰的偶像:大漢朝冠軍侯霍去病。這位少年將軍開疆拓土的雄心,封狼居胥的燃情一刻,早早喚起了陳天華胸中沸騰的熱血。在被大清朝落後挨打的世道,刺激過很多遍後,他也終於確立了人生的抉擇。正如他婉拒湖南當地一戶富戶求姻親時的原話:國不安,吾不娶。

從那時起,他就已然立志,要為這災難深重的國家民族浴血奮戰一生,要如霍去病追亡逐北一般,叫所有曾經給中國恥辱的侵略者血債血償。滿懷這般志氣的陳天華,很快從家鄉脫穎而出,先考取了長沙師範館,繼而又以優異成績,在競爭激烈的1903年公派留日考試中名列前茅,踏上了留學日本的道路。

也正是這一年,沙俄正步步為營侵佔東三省,聞訊後的陳天華咬破手指寫下血書,以一篇壯懷激烈的檄文,號召同學們團結拒俄。滿篇激揚文筆,把當時的湖南巡撫趙爾巽都看到淚奔,當場在湖南宣讀陳天華的文字。愛國者陳天華的名號,從此傳遍四方。

這是二十八歲的陳天華,無比熱血的時刻,然後,就被大清朝涼水澆頭:縱是基層官員義憤填膺,但習慣了挨揍的大清朝,面對沙俄的侵略,只是步步退讓,反而為了讓沙俄高興,翻臉就殘酷鎮壓各地的愛國運動。親眼見證同學們慘遭打壓的陳天華終於明白:他渴望浴血報國,可這個對內殘酷對外慫包的清王朝,才是他理想的最大障礙。

就是在短暫的痛苦沉浸後,身在日本的陳天華,卻突然再以兩部驚世神作,昭示了他人生的再度華麗轉身:《猛回頭》,《警示鐘》。

三:令清朝戰慄的神人

在清末風起雲湧的革命年代裡,革命志士們呼號吶喊的作品不少,但論震撼力度之大,甚至叫哪怕不讀書的清朝貴族官員們都氣到抓狂,必須陳天華的這兩部:《猛回頭》,《警示鐘》。

因為這兩部作品最大的風格,就是極致的通俗,通俗易懂的白話,錯落有致的長短句,家國命運興衰的大道理,朗朗上口的就朗讀出來。每一部出爐後,都是迅速在大清朝的大街小巷流傳開來,甚至以不少前清官員的回憶說:自從出了這兩部書,革命黨都不好抓了,滿大街都在傳這詞,連要飯的乞丐都打著竹板唱,抓誰啊?

最重要的是,這兩部書,不但犀利剖析虐心現實,更以激揚情懷,喚起沸騰熱血。深讀二十四史的陳天華,把他讀史時的熱血理想,結合自幼學到的彈詞功夫,簡潔明快的寫進了書中。甚至秦漢時代的風華輝煌,岳飛元帥痛擊敵寇的傲然一刻,盡數生動呈現——我中華,原是個,有名大國,不比那,彈丸地,僻處偏方……只岳飛,打死仗,敵住虎狼,朱仙鎮,殺得金,片甲不返……

這郎朗語句,更似豪氣干雲的質問:中華民族,是一個誕生了無數優秀人物,擁有燦爛文明的民族,為什麼會在一個清政府的治理下,淪落到今天這般,前所未有的慫包模樣?

這通俗易懂的拷問,更像一根鞭子,從此以後每一批來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幾乎都人手一冊,讀到就被拷問一遍,許多人讀到仰天長嘯,憤然就加入了革命的隊伍。至於大清朝這邊,沿海的城市裡更是火熱流傳,廣東福建等地,但凡認識幾個字的,都會哼唱兩句。甚至1911年,那場終結中國兩千年封建專制歷史的武昌戰場上,那麼多的革命戰士,也同樣是高呼著書中的吶喊,迎著炮火前進……

如果說腐朽的清王朝,最終毀於革命的烈火,那麼奮筆疾書的陳天華,就是至關重要的點火人。

四:一死喚眾生

而在寫書之外,其他的事情,這位充滿鬥志的文學青年更沒閑著:和黃興一起創辦了華興會,親手策動了江西革命暴動。1905年,那個後來把清王朝送上滅亡之路的同盟會的成立典禮上,身為秘書的陳天華,更是會章的起草人。從血書抗俄開始,風風火火的陳天華,已然成為這場大變革中的風雲人物。

但是,就是在同盟會成立不到四個月,革命運動風起雲湧的時刻,這位從來積極性十足,被好友黃興等人譽為「鬥士」的熱血人物,卻選擇了一個連戰友們都大跌眼鏡的結局:默默在大森海灣蹈海自盡。為一個凄然卻更加震撼的目標:喚醒更多麻木的國人。

陳天華的死,表面的原因,是日本政府勾結清政府,出台了限制日本留學生的政策,但真正令他心寒齒冷的,卻是那些一道奮戰的戰友們,在這樁事故前的醜陋表現:包括汪精衛在內的某些「革命黨人」拉幫結派,互相攻訐不停。更叫日本人看了個滿眼。鬧哄哄的場面,正如《朝日新聞》里的辛辣嘲諷:放縱卑劣的群體。

這「放縱卑劣」的現實,令苦盼著革命勝利的陳天華,終於再度看清了現實:國人們麻木不仁,甚至革命戰友們也是各懷鬼胎。這樣集體麻木的中國,什麼時候才會有救?也難怪日本人會有這般辛辣的諷刺。那麼,只有一死,以決絕的殉難,表達中國革命家對日本政府的殊死抗議,才能真正為這場轟轟烈烈的事業正名,才能更加喚起,無數各懷鬼胎的「精英」們。於是陳天華,毫不猶豫的踏入冰冷海底!

他的決絕一跳,是同盟會草創歷史上,至為沉痛震撼的一幕,卻也令多少對這個團體滿懷狐疑的青年們,重新正視這場堅決的革命。陳天華蹈海後的六年間,越來越多的青年在他的感召下,踏上了革命的道路,終於促成了1911年冬天,震驚世界的武昌一槍,那個腐朽到極致的清王朝,如陳天華生前所願,終於轟然滅亡!一百年後的這個日子,寫下這篇關於他的文字,告訴後人一位愛國者,短暫一生的激奮探索,也更想作為後人,對陳天華,這位壯志未酬的英雄,說一句虔誠的告慰。

今日中國,如你百年前所願,正在強大的路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76年前的今天,日本的一場偷襲,把美國拉入了戰爭的泥潭
宋朝進士在金朝做官,被尊為「國師」,卻是南宋第一大諜?
古人為了「裝」都拼了命,嘗糞是快捷之路?
有這麼一群人,既能文才垂青史,又有吏才以治世,卻不能左右命運

TAG:歷史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