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改革家(七)—趙武靈王變法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改革家(七)—趙武靈王變法

秦國自孝公變法以來,秦據有關中地區河山之險,諸侯想從東面進攻秦國,但由於地勢的原因。只有從榆中南下襲擊咸陽,這是攻秦的惟一道路。但是卻被戎狄佔據,如果得到這個地方,然後攻打秦國就易如反掌。想要得到榆中,就必須北並中山、雲中、九原,將戎狄驅逐到大漠之北,才可以免除後顧之憂。因此必須學習游牧民族的騎射技術,才能將戎狄驅逐出去。

趙武靈王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即位已19年。在過去的18年中,他借鑒其父肅侯跟自己多次參加合縱聯盟抗秦,而屢次失敗,也讓趙武靈王認清了當前的局勢。要抗禦秦國的入侵中原的企圖,必須讓趙國自己強盛起來,絕不能依賴盟國的聯合來削弱秦國。所以必須變法易服,教民騎射,練成強大的騎兵部隊。武靈王經此一連串的思考,決心變法易服,教民騎射。就在當年正月,武靈王大朝信宮,召大臣肥義共議其事。遂起兵北略中山之地,到達房子。復經代北至無窮。西至河,登黃華山。一年之中,趙國軍民皆已成為矯捷善射的戰士。於是武靈王開始作武功的擴張。武力擴張的步驟有4個時期:

胡服騎射

第一時期:周赧王9年,武靈王就向中山國進攻,占寧葭。然後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獻馬。及歸,又派樓緩等人為使,分別往秦、韓、楚、魏、齊等五國聘問,告諸國以趙驅除胡狄之意。同時又派代相趙固駐軍控制代地。

第二時期:周赧王10年,武靈王再次大舉攻中山, 以趙紹為中軍,許鈞為左,公子章為中軍,武靈王自率之。牛翦領車騎,趙希率領胡、代、趙的軍隊,合軍曲陽,向丹邱、華陽、鴟之塞進攻。武靈王自率三軍向鄗石邑,封龍山、東垣,攻克之。中山在趙軍兩路夾擊之下,請獻四邑以求和,趙王許之。

第三時期:周赧王12年,武靈王第三次攻中山。又過3年,第四次攻中山。遂略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一年之中,擴地廣大,實服胡服教騎射之功!

胡服騎射後的趙軍

第四時期:周赧王16年5月,武靈王既北逐戎狄,乃大朝君臣於東宮,傳位給太子何,肥義為相國。武靈王自號主父,這是主父想讓其子治國,而自己則率胡服將士大夫,再向西北略定胡地,從雲中、九原南趨以襲秦。主父傳國於其子後,就親自偽裝為使者入秦,用來觀察秦國的山川地形及其虛實。公元前296年,主父既擴地至燕代雲中九原,掩有今漠南之地,他又親自觀察秦國的山河形勢,本可作掩襲咸陽之舉。不料,第二年公子章謀反,主父被亂兵圍困,餓死在沙丘宮。於是武靈王十餘年來處心積慮所謀劃的襲秦計劃,成為泡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春秋時期四大名將,第一名當之無愧,無人超越
春秋戰國 秦軍當時不發軍餉,生活何以為計!秦始皇憑什麼統天下
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中名氣最大的荊軻,是個酒色之徒,劍術也差
春秋戰國 秦軍當時不發軍餉,生活何以為計!
都說項羽殘暴,但有一個人比他更牛,直接被視為屠夫

TAG:春秋戰國 |